EP77:《拖延不是懶惰,而是多巴胺的陰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專注成為一種奢侈

在這個時代,專心似乎變得比黃金還稀有。手機一震動,注意力就像一隻受驚的小鳥,撲棱棱飛走,再也難以回籠。許多人帶著滿腔的決心打開電腦,準備處理重要的工作,卻在下一秒沉迷於社群的無止盡滑動,直到時間被切成無數碎片,才驚覺任務尚未動工。

這並不是一個人的困擾。心理師周慕姿也曾身陷其中。她坦言,自己在準備國考時,那種與「專注」拔河的痛苦,至今仍記憶猶新。


raw-image

她的國考戰場

那是一段如戰場般的日子。桌上堆滿厚重的講義,筆記本被翻得皺巴巴,螢光筆的顏色像士兵的旗幟,一頁頁插在關鍵段落裡。

然而,真正的敵人不是難懂的法條或艱澀的理論,而是那一支小小的黑色手機。只要念書不到十分鐘,她就會下意識地伸手,打開螢幕,給自己一點「獎勵」──一段影片、一場遊戲,甚至只是無意義的滑動。每一次的「暫停」,像是偷嚐了一口糖果,甜蜜卻空洞。

她笑說,那時候的自己像個成癮者,明明知道這樣下去只會浪費時間,但大腦卻像渴求多巴胺的孩童,怎麼樣都無法被勸退。


與大腦的拉鋸戰

她開始意識到,自己必須與大腦「談判」。

於是,她規劃出一個嚴格卻實用的方法:50分鐘專注,10分鐘休息。

這10分鐘,她允許自己徹底放鬆,該滑就滑、該玩就玩。因為她知道,若不給大腦任何糖果,它會哭鬧不止,直到整個人徹底潰敗。

但她也設下底線──休息時間絕不碰遊戲。因為遊戲的設計本身就是一場多巴胺的陷阱,一旦掉進去,很難爬得出來。她選擇散步、沖一杯熱茶、或是簡單做些伸展,讓自己真正休息,而不是被「娛樂」綁架。

幾週後,她發現奇妙的轉變:專注時間真的被拉長了。原本只能靜下來10分鐘,後來竟能不知不覺完成一個小時的任務。


跑步與珍奶的選擇

除了時間管理,她還找到另一個祕密武器:跑步

那段研究所實習的日子,壓力龐大到令人窒息。每天下課後,她都得逼自己再坐下來,硬生生撐滿五個小時的論文寫作。

有一次,她正要拿起手搖杯時,心底突然響起一個聲音:「如果去跑步呢?」

於是,她換上運動鞋,跑了一圈回來。氣喘吁吁間,腦子卻意外地清醒,身體裡似乎多了一股能量。從那天起,她養成了習慣:當壓力襲來,不再是珍奶,而是跑步。

有趣的是,這個故事後來被她分享在節目中。有聽眾留言說,原本想買珍奶,卻因她的一句話轉身跑去運動。那天晚上,他第一次感受到「神清氣爽」的滋味。


把巨山變階梯

拖延的另一個原因,是任務太過龐大。

當腦海中浮現「要完成一門完整的課程」時,這四個字像是一座巨山,讓人望而卻步。

周慕姿回憶自己開設《停止內耗》的課程時,第一反應是:「太大了,我做不到。」

但她很快發現,問題不在於能力,而在於結構。於是,她將課程拆解:今天只要完成幾張投影片、明天錄製一小節,後天檢查一段文字。一步步寫下清單,完成就劃勾。

就像遊戲裡的「過關」聲效,每一次劃掉任務,她都感到一陣成就感。這些微小的獎勵,逐漸堆積成動力。

社群時代的「糖果陷阱」

她常提醒來諮詢的人:別責怪自己懶惰

因為這個時代,本就充滿太多「比工作更有趣的東西」。

社群網站、短影音、手遊,每一個都是精心設計的糖果罐,專門勾住我們的注意力。

拖延並不是懶,而是一種被「外部刺激」奪走專注的結果。
真正的解方,不是責罵自己,而是重新分配大腦的多巴胺來源

當我們學會把任務切小、設定時間規律、並且在過程中給自己「正當的獎勵」,我們就能逐漸奪回對注意力的掌控。


拖延的再定義

文章最後,她給了讀者一個新的觀點:

「拖延不一定是壞事。真正的關鍵在於,你是否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完成事情。」
當任務已被妥善拆解、時間也有明確規劃時,哪怕此刻選擇「放空」或「休息」,那都不再是拖延,而是一種安心的調節。

換句話說,當你能夠信任自己會把事情完成,那麼休息就不再伴隨罪惡感。


🌟 精選金句

  1. 「奪回專注,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策略。」
  2. 「拖延不等於懶惰,它是被多巴胺奪走注意力的自然結果。」
  3. 「當你把巨山切成階梯,攀登就不再可怕。」
  4. 「跑步能取代珍奶,因為真正的快樂來自身體的清醒,而不是糖分的安慰。」
  5. 「一次小小的成功,足以改變你對自己的定義。」
  6. 「專注不是天賦,而是一種可以訓練的肌肉。」
  7. 「休息不是偷懶,而是有意識的能量重整。」
  8. 「我們不是被拖延打敗,而是被未分解的任務嚇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7會員
177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08/24
在這個快速而浮躁的時代,他卻選擇放下訪綱,讓每場訪談都如同即興演奏。從「成長、成就、成為」的三層,到「有趣、有料、有用」的三有,他用舒服而真誠的方式,把訪談變成一段段生命交流。這篇專欄,帶你走進郝哥的訪問哲學,看見訪談背後最溫柔的底色。
Thumbnail
2025/08/24
在這個快速而浮躁的時代,他卻選擇放下訪綱,讓每場訪談都如同即興演奏。從「成長、成就、成為」的三層,到「有趣、有料、有用」的三有,他用舒服而真誠的方式,把訪談變成一段段生命交流。這篇專欄,帶你走進郝哥的訪問哲學,看見訪談背後最溫柔的底色。
Thumbnail
2025/08/24
她不是名校高材生,也沒有華麗的履歷,卻用跑步、瑜伽和Podcast,拼湊出屬於自己的「不費力努力法」。這是一位職場新鮮人最真實的告白:當我們不再執著於「完美」與「目標多高」,而是學會在微小裡找到快樂,人生,才真正展開。
Thumbnail
2025/08/24
她不是名校高材生,也沒有華麗的履歷,卻用跑步、瑜伽和Podcast,拼湊出屬於自己的「不費力努力法」。這是一位職場新鮮人最真實的告白:當我們不再執著於「完美」與「目標多高」,而是學會在微小裡找到快樂,人生,才真正展開。
Thumbnail
2025/08/24
一位音樂老師,因為愛女兒,踏上了Podcast之路。她把母女的爭執寫成故事,把孩子的焦慮化成溫柔的聲音。《孩子的愛語故事》不是完美的作品,卻是真實的愛之流動。這篇專欄帶你看見,一個媽媽如何在眼淚與笑聲中修煉,用聲音陪伴更多孩子。
Thumbnail
2025/08/24
一位音樂老師,因為愛女兒,踏上了Podcast之路。她把母女的爭執寫成故事,把孩子的焦慮化成溫柔的聲音。《孩子的愛語故事》不是完美的作品,卻是真實的愛之流動。這篇專欄帶你看見,一個媽媽如何在眼淚與笑聲中修煉,用聲音陪伴更多孩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科技主導的現代社會,過度的多巴胺刺激使我們的心理健康遭受影響。本文探討多巴胺的作用及其斷食的概念,介紹有效的三種方法,如閱讀、散步和伸展,來減少對電子設備的依賴,增進自控能力,恢復心理健康。最終,這些方法能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平衡,改善專注力與情緒。
Thumbnail
在科技主導的現代社會,過度的多巴胺刺激使我們的心理健康遭受影響。本文探討多巴胺的作用及其斷食的概念,介紹有效的三種方法,如閱讀、散步和伸展,來減少對電子設備的依賴,增進自控能力,恢復心理健康。最終,這些方法能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平衡,改善專注力與情緒。
Thumbnail
躺在床上確怎樣也不肯放下手機;儘管不餓,仍想要點個外送;知道傳訊息給對方,換來的可能是不讀不回,看到好笑好玩的仍想跟他分享。 - 除了以上這些,你有對什麼成癮嗎?
Thumbnail
躺在床上確怎樣也不肯放下手機;儘管不餓,仍想要點個外送;知道傳訊息給對方,換來的可能是不讀不回,看到好笑好玩的仍想跟他分享。 - 除了以上這些,你有對什麼成癮嗎?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在這個僅僅看最後成果的時代,所有的任務和責任都在嘗試佔用每一分鐘、奪取每一絲關注。若我們不知不覺被工作或生活責任掠奪走所有時間和精力,毫無其他社交和活動,讓其佔比過高,自然難以忽視抵禦傳來的任何波浪衝擊,更甚者還會放大擴散焦躁。
Thumbnail
在這個僅僅看最後成果的時代,所有的任務和責任都在嘗試佔用每一分鐘、奪取每一絲關注。若我們不知不覺被工作或生活責任掠奪走所有時間和精力,毫無其他社交和活動,讓其佔比過高,自然難以忽視抵禦傳來的任何波浪衝擊,更甚者還會放大擴散焦躁。
Thumbnail
利用正向情緒和積極行為來改善拖延習慣對心理狀態的影響。評論包括負向情緒與拖延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適時中斷專注力以及內建行為更接近成功的方法。
Thumbnail
利用正向情緒和積極行為來改善拖延習慣對心理狀態的影響。評論包括負向情緒與拖延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適時中斷專注力以及內建行為更接近成功的方法。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受到各種分心的因素影響,這使得我們的心靈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專注。 透過靜坐和冥想等方式,我們可以讓自己脫離外界的干擾,專注於內在的寧靜和平衡。這不僅有助於訓練我們的心靈,還能夠啟發我們大腦神經的新迴路,促進心智的放鬆和成長。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之旅,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受到各種分心的因素影響,這使得我們的心靈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專注。 透過靜坐和冥想等方式,我們可以讓自己脫離外界的干擾,專注於內在的寧靜和平衡。這不僅有助於訓練我們的心靈,還能夠啟發我們大腦神經的新迴路,促進心智的放鬆和成長。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之旅,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
Thumbnail
腦與心智期末;關於我對多巴胺跟成癮的想法
Thumbnail
腦與心智期末;關於我對多巴胺跟成癮的想法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心裡充滿了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焦慮。 因為這樣的顧慮,我們常常忽視了身邊的美好時刻,遺忘了它們與自己連結的能力。 正是這樣,這裡要奉勸不要讓浪費時間於未知的憂慮成為我們生活的枷鎖,我們應學會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每一刻。 想像一下,當我們過度將注意力集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心裡充滿了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焦慮。 因為這樣的顧慮,我們常常忽視了身邊的美好時刻,遺忘了它們與自己連結的能力。 正是這樣,這裡要奉勸不要讓浪費時間於未知的憂慮成為我們生活的枷鎖,我們應學會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每一刻。 想像一下,當我們過度將注意力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