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看醫生,我相信是讓許多家長感到焦慮與煎熬的過程。

慶祝國慶的多多
雙十國慶連假開始的前一天晚上,樂樂與多多放學後,我們趕緊回家吃完晚餐,簡單整理一下,便帶著孩子們到醫院回診,並且施打肺炎鏈球菌的疫苗。
自從打完水痘疫苗後,孩子們開始出現感冒的症狀並引發中耳炎。病程期間孩子們已經吃了十天的抗生素,也已經連續三個星期四的晚上都回到診間報導。
平日晚上的小兒科其實還不少人,再加上進入施打流感疫苗的季節,每次掛診都已經排到三十幾號。前兩個星期到醫院時是七點半左右,結果報到時都剛剛好過號。這一次我們特地趕在七點前就出門,路上老婆還說,有預感今天人不會很多。結果,一進到診所看到叫號機的號碼,發現已經來到了四十二號。
環顧四周,現場確實如老婆說的沒有太多候診的人,我想可能連假前大家都會忙比較晚,應該也不會等太久才對。這時的樂樂多多還安安穩穩地坐在推車上,直到護理師叫他們的名字。因為要打疫苗前,護理師都會在看診前先到檢查室為他們量體溫以及身高體重。也是這個時候,可以明顯感受到樂樂與多多焦慮與緊張的情緒,正在逐漸上揚。
一樣的流程,這三個星期每週都重複著。量左耳、量右耳,把他們抱上體重機,這時他們就會開始放聲大哭。接著放在量板上,雙手扶著他們的頭量身高,亟欲掙脫的他們眼淚都被逼了出來。但是抱起來後,他們又馬上停止哭鬧,但尚未平息的呼吸跟我說著他們不想繼續待在這邊,或許他們已經知道,等一下,又會有一個帶著口罩與頭罩,只露出眼睛的阿姨,拿著奇怪的東西要板開他們的嘴巴,或是搓進他們的耳朵和鼻子裡面。甚至還會被抓到另外一個小房間,被很痛的東西刺進大腿裡面。
於是檢查完身高體重後,樂樂與多多就再也不肯坐回推車,而也就由我抱著樂樂,老婆陪著多多,回到大廳坐著等待看診。這時大概才七點半左右,但我們出來後發現,大廳的人潮開始變多了,而裡頭的候診室更已經有三組家庭在等待著,我的內心的焦慮感也慢慢地上升。我開始想著如果等一下又超過九點回家,過了他們的睡覺時間,他們通常都會很排斥洗澡,又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安撫他們。想著想著,那股莫名的煩躁感就這樣慢慢加上去。
樂樂與多多開始在我們身上待不住,開始掙脫著我們想要下來四處爬,樂樂用強烈的肢體語言表示想要到地上走,但眼看環境條件不適合,於是我們便抱著他們起來在診所四處走動。診所還有一個兒童遊戲區,但裡面已經塞滿了會跑跳的孩子們,我們只能不斷地尋找可以轉移他們注意力的目標。
隨著時間來到了八點左右,叫號機的號碼呈現著五十五號,有一位爸爸抱著一個正在放聲大哭的女童,來到櫃檯詢問大概還要等多久,孩子已經撐不下去。雖然他們是五十六號,但工作人員表示因為還有一些過號需要消化,可能還要十幾分左右。爸爸看著孩童的狀況顯然是撐不了這十幾分鐘,於是便要求退掛離開了。
可能是受到女童哭聲的影響,樂樂與多多又開始躁動起來,我們趕緊拿出奶嘴給他們安撫,但我心中的情緒也因此來到了邊界。我開始跟老婆抱怨,說我覺得他們的過號機制是不是有問題,怎麼都已經要六十號了還沒輪到我們;怎麼有其他的人明明就才剛來,怎麼比我們先進去看診。負面的情緒開始透過責怪別人找一個出口,但好像一點用處都沒有,無法宣洩的不耐不斷地迴旋著,準備形成一場風暴。跳動緩慢的叫號燈,護理師每次呼喊其他人的名字,都為這場風暴添加著柴火,燃燒著不耐的情緒。
老婆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我的情緒,想要趕緊做點什麼。於是她就抱著多多走進了診所裡的哺乳室,不到一秒突然和多多探出頭來,跟在廊道上的我跟樂樂打招呼。媽媽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樂樂多多覺得很有趣,馬上就笑出聲來。於是我們就開始在廊道上玩起來躲貓貓的遊戲,樂樂多多笑得不亦樂乎,還引起其他小朋友跑過來看發生了什麼事。他們的笑聲,也瞬間緩解了我即將引爆的情緒。
而我,終於意識到,有時候需要被安撫的常常不是孩子,而是行程被打亂而內心失序的自己。

歡慶國慶的樂樂
最後,雖然仍是到九點多才回到家,但是老婆溫柔的舉動,再加上醫生檢查孩子們的病況有康復許多,都讓我可以帶著更正面的心情,迎接這個一打二的國慶連假。而樂樂在這個連假又開始咳嗽流鼻水,又是另外一個挑戰的開始了。
如果你也在人生的旅程中探索自我,也在育兒的過程裡學習成長,歡迎你加入我的《養樂多之旅》,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我會持續記錄下這段路途,留下每一份啟發與思維,也寫給每一位在混亂中,依然努力學習穩定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