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業績做不起來,
是因為客戶難搞、價格太貴、老闆不挺?
其實,問題可能出在「新手業務心態」。
我見過許多原本「眼神中還有光」的 junior sales,
最後被現實磨到「黯然離場」。
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不聰明,
而是「努力的方向錯了」。
這 5 個新手業務錯誤,我自己當年也全犯過,
直到吃過幾次大虧、被客戶洗臉、被主管電到懷疑人生,
才真的學會。

▋ 1. 把自己當成小咖
回想起自己剛出道時,真的慘不忍睹。
講話畏畏縮縮,只會在旁邊陪笑、買咖啡。
如果可以坐時光機回去見到當年的自己,
我會一拳揍醒她!
開會時永遠坐牆邊,把「主位」讓給售前顧問。
幫開門、拉椅子、開燈,搞得自己像個小妹似的。
幫忙不是不可以,但禮貌有到位就好,
不用每件事都搶著做。
有個前輩教我:
進會議室要選坐「主視角位」——
面向門口、能第一時間迎人、交換名片。
這個動作會無聲的告訴全場:「我就是負責人。」
遇到客戶問問題時,只會說:
「這個我回去請示一下。」
拜託~這是總機,不是專業的業務!
你可以先給方向,再補一句「我回去幫您確認一下」。
這樣就不會烙賽,又不會顯得沒自信。
真的不懂也不用硬講,
但拜託不要一臉「完蛋了」的表情。
業務的氣場,九成是靠演出來的,
請演出你的「從從容容、游刃有餘」!
心理學有個「權威偏誤理論」(Authority Bias):
人們更容易相信「看起來有權威的人」。
所以當你散發出自信、從容的非語言訊號,
客戶自然會把你當「專家」而非「打雜的」。
業務不該是被動的小咖,
而是場上有存在感的關鍵角色。
氣場對了,客戶才會記得你。
▋ 2. 過度迎合客戶,失去專業立場
新手業務常犯的另一個錯誤:
把客戶當神拜🙏
他說什麼都對、他要什麼都有,
彷彿客戶的話就是聖旨,使命必達。
當客戶問:「你們系統有沒有××功能?」
就算沒有,也不要一副「完了我死定了」的表情。
其實,多數要求只是「隨口問問」,
你如果全都答應,對方反而覺得你沒原則。
專業的業務會先問:
「為什麼需要這功能?」「使用情境是什麼?」「有沒有替代方案?」
很多需求根本只是 Nice to have,而不是 deal breaker。
還有那種要求「降價+功能+送教育訓練」三連技的客戶,
你以為照單全收就是建立好的「顧客關係」?
錯了!
你只是成功讓對方知道——
你很好拗。
而且拗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拗不到還來跟你生氣氣😡
等一下,這是不是一種「商場上的 PUA」?
他情緒勒索你、你還覺得是自己的錯!
你追另一半時也會這樣凡事跪舔嗎?
通常不會。因為那樣只會顯得自己「沒價值」。
商場如情場。
客戶最終會跟誰在一起?
往往是那個懂自己、有主見、講話自信、
但又願意傾聽的業務。
所以,別當「跪舔型業務」。
要當那個「氣場穩、條件好、懂得拿捏」的專業對象。
「有原則的業務」比「什麼都答應的業務」更讓人信任。
拒絕,往往才是關係的開始。
▋ 3. 分不清「重要」和「緊急」
剛入行的時候,最容易亂成一團的,
不是產品功能、也不是報價流程,
而是「到底該先做哪一件事」。
艾森豪矩陣(Eisenhower Matrix)這個時間管理理論把任務分成四個象限:
1️⃣ 重要且緊急:立刻做。
2️⃣ 重要不緊急:安排時間。
3️⃣ 不重要但緊急:授權他人。
4️⃣ 不重要不緊急:直接忽略。
我自己的分類則是這樣:
- 「重要的事」=能為你帶來業績的事。不管短期還是長期。
- 「緊急的事」=現在不做你會死掉的事。記得,主詞是「你」,而不是「客戶」。
打 cold call 「很重要」,但不緊急。
今天不打,你也不會馬上死。
所以它常常被拖到明天,最後變成什麼都沒做。
客戶系統當機「很緊急」,
他在電話那頭大吼、生氣,
你嚇到趕快幫他開案、找技術支援,
忙完一輪,整個早上就沒了。
結果呢?
那半天,你的業績貢獻是0。
新手業務最容易掉進的陷阱是:「緊急而不重要」的坑。
每天都在救火,卻忘了自己該賺錢。
別忘了:你是業務、不是打火英雄!
這時候要懂得分辨:
哪些是「你該親自做」的,
哪些是「該交出去」的。
會被緊急事牽著走的業務,永遠在忙。
懂得區分、懂得取捨的業務,才會有績效。
忙不等於業績好。
真正厲害的業務,
不是救火王,而是時間管理大師。
▋ 4. 害怕開口談錢、報價太保守
客戶測試、POC 搞了好幾個月,
技術團隊被拖下水、天天加班幫忙 debug。
終於客戶說:「幫我報個價吧!」
結果你縮了。
怕報高了,客戶會跑。
怕報低了,老闆會罵。
怕被看穿、怕被拒絕,怕這案子飛了。
最後只能拿出 price book,
報個公司授權折扣,再加 10%,
Email 後面還不忘加一句:「價格可以談 🙂」
這業務做得也太卑微了吧!
我在香港老闆身上學到一句話:
「我們不是來交朋友的,我們是來做生意的。」
做生意就是要談錢。
談錢不是見不得人,也不是俗氣,
是雙方都該正視的交易核心。
當客戶說要測試,記得先問三件事:
1️⃣ 有沒有預算?
2️⃣ 預算大概多少?
3️⃣ 預計什麼時候要買?
這三個問題,才是真正的「試探誠意」。
條件談好了再投入資源,
這樣主動權才在你,不在客戶。
不然你就會掉進「損失趨避理論」的地獄,
前面投入太多,所以害怕「失去」這個案子,
到最後就算案子歪掉,也不敢放手。
談錢不是俗氣,是專業。
當你能平靜的開口談價錢,
客戶才會相信你值得被付錢。
▋ 5. 害怕開口要東西
有些客戶聊久了變成朋友,
一起吃飯、喝咖啡、分享八卦,關係超好。
但愈熟,反而愈不敢開口。
怕人家覺得:「原來你請我吃飯,是為了要東西?」
怕被看穿、怕被說「現實」。
但業務怕的從來不是「被拒絕」,
而是「從沒開口問」。
你不問,機會就永遠沒有。
有時只要一句:「能不能幫我引薦一下你們老總?」
對方能幫就幫,不行也沒關係。
重點是——你要「問」!
還有那種比較熟的客戶,
會來拗:「讓我多試用幾個月啦~」
這時你又開始糾結,
怕開口提錢會讓對方不開心。
但拜託,這本來就是要收錢的啊!
你可以笑著說:
「這其實超過試用期是要收費的,
不過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可以幫你多爭取一點折扣。」
這樣說既有底線,又不傷情份。
對方也會知道——你有原則,但不死板。
友情歸友情,生意歸生意。
好朋友不會因為你談錢就翻臉,
會翻臉的,從頭就不是朋友。
不開口,才是真正的失禮。
真正成熟的業務,懂得在關係裡保有原則、在談判裡保有人情。
▋ 結語:現在,換我開口要東西了
如果你看到這裡,代表你也在努力升級自己的業務腦。
我只想要一件事——
訂閱我的《愛咪愛工話》電子報:
如果你已經訂閱了,也請幫我分享給身邊需要的朋友:
因為我希望你不要再花三年,去學這篇文章就能教你的事。
這裡沒有花拳繡腿,只有真實戰場上踩過的坑、流過的汗。
📌 想從小業務變千萬年薪的 B2B Sales?
追蹤我、訂閱電子報,
讓我們一起把「業務」變成一門可以自由生活的事業。
👉 也別忘了追蹤我的 Facebook、Threads、Podcast,
昨天上傳的第8集愛咪愛工話 Podcast :
讓我陪你一起在業務路上越走越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