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是失眠害你掉髮,其實是手機在掏空你的大腦——從根本上抗老化的兩個練習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圖:有一棵備受居民稱讚的樹。日本雪松。京都長樂館

圖:有一棵備受居民稱讚的樹。日本雪松。京都長樂館


身心老化、失去健康的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有失眠與掉髮。掉髮的原因有很多,失眠只是其一;而失眠本身也是有很多可能原因。

有的人只要聽說廣告產品有效,就會一試再試。若嚴重到需要吃藥動刀,那也是毫不猶豫的。

本文雖只提供其中一種可能性,但因為解法是從「根本」——生活習慣出發,所以是從根本上去化解問題的。

生活的習慣包括:早睡早起,良好的飲食與運動。⁠而其中最關鍵的一件事是

#睡前要練習攤屍式;若能確實執行這個瑜伽體式,也有助於做到⁠「睡前不滑短影音」。

#睡前不滑短影音

「睡前一定要滑短影音」或許才是真相,這不早已經是全球浪潮了嗎!而且,可說是勢不可擋。古時帝王將相才能得到的享受,現在幾乎人人都能一手掌握;無需正襟危坐,隨意躺臥都能滑。

在一切看似沒問題的當中就恰恰好會有一個致命性的問題;以手機來說,那就是會演變成一種「停不了」 non-stop 的強制行為,讓你失控,讓你不知不覺變成一個久坐、久躺的低頭族。

#久坐傷腰椎,久躺傷筋骨,低頭傷頸椎。

除了禍害全身的肌肉骨骼,滑手機這件事對本時代的人還有「更嚴重、卻看不見」的傷害。簡單說來,就是會造成「大腦疲勞」。

#大腦累積的疲勞可能無法消除

表面上看起來很悠閒,只動動手指頭就遍覽天下事;但是,你看不見你的大腦也還是要運轉喔。Non-stop 不斷接受影音與文字衝擊,好像有吸收到一點新知,也可以轉移注意力,放鬆心情,但實際上你的大腦可能已被刺激而興奮到「神經系統紊亂」、自律神經失調。

更何況,即使只是發呆,人的大腦也是在怠速運轉,仍一直在消耗身體非常多的能量。

大腦天生已經要時刻勞動的了,你現在又額外添火加柴,讓他一直累,都沒有歸納整理、清除垃圾的機會,那接下來會怎樣呢?

一般而言,你就會經歷到無論怎麼休息、按摩、整天睡,還是有很深的倦怠感,揮之不去。為了滑手機的快感,卻不知道必須把大腦拿去當祭品,結果是得到更多永不消失的疲勞感,甚至掉進失眠的惡性循環,不得正常生活。

如果明知有害還不停,那麼,大腦的疲勞愈積愈深,個人在生活與工作能力的表現上都會愈來愈差,同時也引發更為棘手的心理疾病。

所以,就像「定期斷食」有其必要性;同理,滑手機這件事也需要定期戒斷。

#定期戒斷手機的練習

一、做完一件事,才去看一下手機。同理,走路時不看手機;亦即,查看手機時就停下腳步。

二、時間一到,就把手機關機,等到隔天早上再打開。

這有助於做到「早睡早起」,能維持睡眠品質也就可以解決一大半健康問題了。

三、每週一日,全天斷手機。如果度假時還是手機滑不停,那就是持續在讓大腦累。

大腦的疲勞、老化可不是醫美救得回來的⋯⋯


#睡前要練習攤屍式

愛自己,就要愛惜自己的身體;這樣的人睡覺前會做什麼呢?回想一下,你平常是怎麼上床的?是怎麼擺放身體各部分才躺下的?

有意識地做好這件事,有如擺放一件瓷器精品般,在床鋪上安放自己的身體,這便是攤屍式。這個體式是你對自己身體的誠心誠意,是入眠的第一步。

「攤屍式」把身體當作死去的屍體,正是一個人「愛自己」最真實的展現。有點恐怖吔,為什麼要當身體死了,才是愛自己呢?嗯,這就是攤屍式的秘密了。

那就是:身體有他自己的運作系統,你只要做你該做的,不做你不該做的,也就是不去干擾他,這就是健康的第一步。

打個比方來說,這很像是一個強勢的媽媽(大腦),與一個相形之下顯得懦弱的孩子(身體)之間的關係。

世人多歌頌父母之愛的偉大,卻不看孩子對媽媽的愛,可能遠比母愛更多。君不見,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常常都還是願意回頭去照顧他們?

你的身體也常被你的頭腦虐待,可是,頭腦都會說他是為了身體好⋯⋯或許是因為不被彰顯,所以「身體」這份默默包容大腦的深情一旦被覺知,就顯得更加深長。

父母真正能為孩子做的,除了養育之外,在孩子有自主意識後,就是不要去干擾他,不企圖改變他。一如晚上該睡覺了,頭腦就不該去干擾身體一樣。睡前不去滑手機,就是不去干預身體的自主性,就是你選擇去愛自己了。

攤屍式,表面上看是身體死掉,但其實,這只是個「藥引」。真正要「死一下」的是你思緒萬千,還不斷多方攝入的大腦。

做攤屍式時,人像屍體一樣一動也不動地躺著,心法是「全身都不用力」。簡單嗎?其實,不論難易,你都只能一點一滴、實實在在去累積「你與身體」的協作。身體上、心理上有意識的放鬆,可以消除所有的緊張;把自主權還給身體,身體才能自主去修復、充電。

攤屍式也是連結身體和心靈之間的橋樑,配合呼吸法去練習能引你開發出更深更廣的「覺」。

攤屍式的心法,老師在《Discover Yoga 探索瑜伽》(註一)從印度神話、靈性省思兩方面介紹過。

在此,則是從日新月異的「腦科學」切入,期盼經典體位法能深入你的生活。


#攤屍式的細緻做法

一、軀幹的調整

1. 坐在床上,兩腳伸直。兩手掌輕撫兩腰後側,順勢而下,來回撫觸臀部,旨在放鬆。

2. 腹部內凹,手肘和前臂倚在床面,慢慢往後躺下,過程中盡量慢速,不要移動臀部或腿部,將脊柱一節一節安放好。(每個人身體條件不同,實際狀況因人而異。)

3.躺好後,感受脊椎,想像脊椎向身體兩側延伸開來,脊柱兩側平均接觸床面。

4.感覺後腰是否拱起?若一直在出力拱著,要找一塊軟墊托住。

5. 放鬆雙腿,將雙腳腳尖自然側向。


二、頭部、眼睛和牙齒的調整

6. 把後腦勺安放在枕頭中央。後腦勺下方的枕骨處有倚靠。

7. 輕輕閉上雙眼,放鬆。

8. 整個口腔都不用力。不緊咬牙根。


三、手臂的調整

9. 肩胛骨向兩側延伸,兩肩不緊縮。

10.手肘微微彎曲,兩手臂自然安放在床面,手臂與軀幹兩側的角度在45度以內。

11.注意兩手是否高舉過頭?如此會刺激大腦。

12. 放鬆手指頭,手掌全部不用力。


四、鼻子的調整

13.眼睛輕輕往下,看向鼻尖方向,連到胸部中央,要在一條直線上,不偏斜。

14.自然呼吸。多觀察,不控制。

15.收攝眼睛、耳朵;可往內在聽呼吸。


註一《Discover Yoga 探索瑜伽》,江信慧、楊逢財著,文經社出版,2008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信慧的沙龍
6會員
73內容數
如果你正為飲食所苦;如果你正為體質所苦;如果你正為疾病所苦;請試試這套瑜伽飲食療法。不管你是不是正在練瑜伽,這套來自古文明印度的飲食,均適用於任何人。 運用印度韋達養生飲食,你可以調整體質,免受不平衡之苦。認識自己的體型,你會知道如何預防疾病,對付疾病,甚至可以預知自己容易得什麼疾病。   
江信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7
佛,是覺者;學佛,是學覺。覺的練習,不在經文裡,而在日常。 為什麼明明知道,卻總是做不到呢? 因為「知道」只是開了一個小孔,它需要後續的行動 否則,有在練「覺」的人也會像沒有在練的人那樣,一生的行動都是基於情緒、念頭、自我不斷重複因因果果 變成一直在處理創傷,把時光都用來一直吃籃子裡快壞掉的蘋果。
Thumbnail
2025/10/07
佛,是覺者;學佛,是學覺。覺的練習,不在經文裡,而在日常。 為什麼明明知道,卻總是做不到呢? 因為「知道」只是開了一個小孔,它需要後續的行動 否則,有在練「覺」的人也會像沒有在練的人那樣,一生的行動都是基於情緒、念頭、自我不斷重複因因果果 變成一直在處理創傷,把時光都用來一直吃籃子裡快壞掉的蘋果。
Thumbnail
2025/09/23
這世上總有人為了私利、理想或所謂「正義」,用話術操弄別人,以達到他⁠煽動或詐騙的目的。 這屬於人生太極中「黑」的那一邊。更是常住在「白」裡面的人急需面對的人生功課。 有覺,才能「聽得懂」話或話術;是主動的破解與清楚, 不是被動地聽表面的話,卻淪落成被牽著走。
Thumbnail
2025/09/23
這世上總有人為了私利、理想或所謂「正義」,用話術操弄別人,以達到他⁠煽動或詐騙的目的。 這屬於人生太極中「黑」的那一邊。更是常住在「白」裡面的人急需面對的人生功課。 有覺,才能「聽得懂」話或話術;是主動的破解與清楚, 不是被動地聽表面的話,卻淪落成被牽著走。
Thumbnail
2025/09/09
遇到差異或受挫時、遇到新制時,滿口的「我不知道」就是一個警訊。 一直說「我不知道」,這句話會變成一個曼陀羅(Mantra)會有它的力量。 一直說「我不知道」會把自己內在系統中高階⁠的「分辨」、「覺」都關閉掉, 同時卻開啟了人體系統中那個下行漩渦——更多的情緒、雜念、腦補、玻璃心⋯⋯
Thumbnail
2025/09/09
遇到差異或受挫時、遇到新制時,滿口的「我不知道」就是一個警訊。 一直說「我不知道」,這句話會變成一個曼陀羅(Mantra)會有它的力量。 一直說「我不知道」會把自己內在系統中高階⁠的「分辨」、「覺」都關閉掉, 同時卻開啟了人體系統中那個下行漩渦——更多的情緒、雜念、腦補、玻璃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面試時的緊張情緒常常讓人倍感壓力。本文分享如何透過正念練習和呼吸法來放鬆心情,克服面試焦慮。
Thumbnail
面試時的緊張情緒常常讓人倍感壓力。本文分享如何透過正念練習和呼吸法來放鬆心情,克服面試焦慮。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成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源自於大腦神經,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我們對大腦的所知有限,治療方法也相當受限,神經的損傷也常常是不可逆的,所以睡眠障礙常常無法根治,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與之共存。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成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源自於大腦神經,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我們對大腦的所知有限,治療方法也相當受限,神經的損傷也常常是不可逆的,所以睡眠障礙常常無法根治,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與之共存。
Thumbnail
睡眠對工作效率有著極大的影響,其中5大壞習慣包括藍光和強光、喝酒、容易興奮的娛樂升活動、吃東西和吸煙,現行了這5大壞習慣的影響。此外,本文也提到了最糟糕的三種休息方式,包括滑手機、久坐不動和累了才休息。
Thumbnail
睡眠對工作效率有著極大的影響,其中5大壞習慣包括藍光和強光、喝酒、容易興奮的娛樂升活動、吃東西和吸煙,現行了這5大壞習慣的影響。此外,本文也提到了最糟糕的三種休息方式,包括滑手機、久坐不動和累了才休息。
Thumbnail
從早上擺脫鬧鐘起床,到白天專注工作,再到晚上就寢睡覺,你有想過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嗎? 《大腦先生的一天》用時間點切割各個章節,闡述大腦在這些時間點扮演的角色,以及會受到的影響。從早上六點半醒來,該不該按下貪睡鍵開始,到晚上九點告訴你應該上床睡覺,不要再閱讀。 書中有兩點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事,第
Thumbnail
從早上擺脫鬧鐘起床,到白天專注工作,再到晚上就寢睡覺,你有想過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嗎? 《大腦先生的一天》用時間點切割各個章節,闡述大腦在這些時間點扮演的角色,以及會受到的影響。從早上六點半醒來,該不該按下貪睡鍵開始,到晚上九點告訴你應該上床睡覺,不要再閱讀。 書中有兩點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事,第
Thumbnail
直視精神萎靡、身體乏力的狀態,清洗身心靈的乏力感受。
Thumbnail
直視精神萎靡、身體乏力的狀態,清洗身心靈的乏力感受。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勞心過度,用腦過度,旁邊的人就會提醒他,小心腦神經衰弱,腦細胞死光光。這是關心的話卻不是事實,因為每個人的腦細胞不知多少兆數,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到下輩子還有剩,因為腦細胞老舊淘汰會再新增,源源不絕。相反的,如果長時間不用腦,缺少刺激,腦神經接到「類退休」的命令逐漸鬆弛下來,反應就鈍了,智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勞心過度,用腦過度,旁邊的人就會提醒他,小心腦神經衰弱,腦細胞死光光。這是關心的話卻不是事實,因為每個人的腦細胞不知多少兆數,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到下輩子還有剩,因為腦細胞老舊淘汰會再新增,源源不絕。相反的,如果長時間不用腦,缺少刺激,腦神經接到「類退休」的命令逐漸鬆弛下來,反應就鈍了,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