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堅強,是願意在脆弱裡呼吸
我們被誤解的「堅強」
從小我們被教導:「要堅強、不要哭」、「要忍耐、不要讓別人看到你的軟弱」。
於是我們長成了懂得撐住、懂得微笑、懂得把痛藏起來的大人。但在那些夜裡的失眠、心裡的疲倦、與無聲的眼淚中,我們其實早就明白——那樣的「堅強」只是偽裝,不是力量。
真正的堅強,不是壓抑,而是能承認:「我也有不行的時候。」
心理學觀點:情緒壓抑的代價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過一句話:
「被壓抑的東西,不會消失,只會以更糟的形式回來。」
當我們長期忽視悲傷、憤怒或孤單,它們不會自動消失。
反而會以焦慮、倦怠、甚至身體症狀的方式浮現出來。
情緒不是敵人,而是一種訊號。它提醒我們:「某個地方需要被看見、被理解。」
真正的成熟,是願意停下來聽聽自己的心在說什麼。
接納脆弱:讓心重新呼吸
當你願意面對脆弱,你就不再被它掌控。
試著對自己說:「我現在很難過,沒關係,這很人性。」
不再壓抑、不再假裝、也不再用微笑掩蓋痛。
因為能夠感受,就是活著的證明。
而能在情緒裡找到呼吸的空間,那就是力量的開端。
練習:三步驟擁抱你的脆弱
🌿 第一步:覺察 — 每當你感到焦慮或低落時,不要逃避,先說出來:「我現在在難過。」
🌿 第二步:命名情緒 — 給它一個名字,例如:「我感到害怕」或「我覺得被忽略」。
🌿 第三步:允許存在 — 告訴自己:「這種情緒有存在的權利,我不需要立刻修好它。」
當你給情緒一個容身之處,它反而會慢慢平息。
堅強,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哭過後仍能溫柔地走下去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跌倒、迷失、懷疑自己。
但每一次在脆弱裡找回力量的時候,我們都在成為更真實、更柔軟也更有力量的自己。
你不需要成為「不哭的人」,你只需要成為「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人」。
真正的堅強,不是刀槍不入,而是即使流著淚,也仍然選擇溫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