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還記得上一次穿上運動鞋,是多久前的事?
那時候的你,有許多精力去追趕(揮霍)時間;而現在,你更想做的是留住(最好可以倒轉)時間。
日復一日地滑手機,看到認識及不認識的人在路跑,甚至參加馬拉松,真是好生羨慕。
某一天,你突然想著:
是不是該讓身體重新動起來? 不是為了減重,也不是為了誰,而是為了~看看自己是否還有前進的欲望?
慢跑,從「踏出家門」開始
很多人以為「開始跑步」一定要先買裝備、先有體力、先準備好...。
其實,如果你有心,第一步只要先「走出去」就已經開始了。
第一天,你完全不需要跑
就先穿上一雙好走的鞋,挑一條安靜好走的路,慢慢走個 15 分鐘。
靜靜感受每一步踏在地面的觸感、聽聽自己的呼吸,看看身邊路過的人群...。
第二次,可以加一點點速度
可以嘗試「慢慢走 60 秒、快步走 60 秒」的穿插,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變化。如果習慣了,可以加長快走的比例,甚至全程快走 15-30 分鐘,讓自己開始微微出汗。
你不必跟別人比,也不必證明什麼。
只要能感覺到風、陽光和呼吸,就是一場美好的運動。
等你習慣快走時的呼吸頻率,可以開始加入小跑步,並在過程中聽聽身體的回應~
有沒有哪裡比較緊繃? 慢跑的起點,不是公里數,而是一個念頭:「我願意試著動起來」。

我自己會在晚上到有開放的 中崙高中 操場,跟許多做各式運動的人一起,一點都不孤單!
剛開始就是在操場快走,一圈又一圈...
慢跑,是一種生活練習
五十歲以後的身體,開始學會「誠實」。
睡眠變輕、膝蓋有點酸、心跳比年輕時更明顯。 但也正因如此,每一次出門走/跑的勇氣,變得更珍貴。
慢跑,讓你重新學會溫柔地對待自己。
有時候跑得比上次慢,也沒關係; 有時候天氣不好、工作太忙,只能走兩圈,也沒關係。 像我因為前幾天剛跑完 10K 路跑,雙腿超疲累,除了周一固定的有氧課,其他就讓自己休息了好幾天。
規律運動,不是逼迫自己,而是提醒自己~我依然在照顧自己的身體。
你會發現,當腳步穩定下來,心也開始穩了。而那種穩,不是外人看得見的速度,而是一種自己能掌控自己的安心。
和自己比賽
年輕時,我們總喜歡比成績、比距離、比誰更快。
但在人生的下半場,最值得贏過的對手,其實是~「昨天那個偷懶不太想動的自己」。
如果今天的你願意出門、願意再多跑一分鐘、願意在疲倦中微笑,你就贏了。
慢跑不是追求完美,而是每天更接近「想成為的自己」。
只要你願意再開始,就已經贏了。
行動呼籲
- 這一週,找一個早晨或黃昏,穿上鞋,走出門。
不必設定距離,只要告訴自己:「今天,我想和身體聊聊天。 試著用腳步聽自己的節奏,用呼吸陪伴思緒。 - 走/跑得多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正往想去的方向前進。

願你的這一雙跑鞋,用最溫柔的速度,陪你迎接活力滿滿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