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特定一種性別(二):行為與生命經歷,構成性別身分的核心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成為特定一種性別(二):行為與生命經歷,構成性別身分的核心〉2025-10-31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談論了在這個對女性依舊不平等的社會下,單一性別空間存在的必要性。並指出,強調單一性別空間的重要性,並非反對跨性別權益,而是為了保障女性的安全空間不被進一步剝奪、侵占。

 

  因為無論我們是否重視跨性別者權益,直接讓過去未被認定為女性的人可以進入女性空間的這種標準置換,實質上都是將女性的空間瓜分出去的行為。尤其,如果這項決定並未得到女性群體的認同,就是一種「國家不尊重女性意願」的宣告。

 

尊重跨性別者自我認同的同時,也需要尊重女性群體的權利

   不過,這裡我們會碰到的一個問題是:「誰是女性?」或者說「誰可以是女性?」。以跨性別女性的自我認同與期待的生活方式來說,他們會希望自己可以被當作女性。在這個意義上,他們可能就不會同意前述「瓜分」的說法。

 

  一種想法可能會認為,如果我們接納跨性別女性的自我認同,那麼,作為女性的他們,本就擁有使用女性專屬空間的權利。讓他們不能進入這些空間,是在剝奪、排除他們。

 

  就像在前一篇文章中說的,我認同跨性別女性不願意被當作男性、不願意被強制規定只能進入男性空間的希望。也認為社會應該要有更多支持所有性別使用的性別友善廁所。

 

  然而,當跨性別女性希望踏進女性專屬空間時,這就不只關於他希望怎樣的生活方式、他的權益是否受到重視;也關乎其他女性的權益、其他女性對於單一性別空間的想像與要求。

 

  所以,在實務上,我們除了應當尊重跨性別者的自我認同之外,也需要尊重女性群體劃定身分界線的權利,而不是要求女性無條件地接受想成為女性的人的意志對女性空間造成的影響。為此,我們需要有某種能讓人安心的、但不會落入「性別審查」的判斷方法,來確保女性的權益不會因此受害。

 

截然不同的成長經歷,是性別身分的核心

   如果我們想要避免以「符合社會期待的外貌」或「先天的器官與激素差異」當作唯一或核心標準(在後續的文章裡面,我會回頭討論為什麼依賴這類判斷標準是有問題的,會如何加劇性別刻板印象、對所有人造成負面影響),另一類在思考「一個人是什麼性別」時,扮演最核心角色的,應當是這個人的行為,以及他的成長過程中,在與社會中其他人互動時,都經歷了什麼?

 

  譬如說,我們可以明白許多跨性別女性在成長過程中都遭遇過令人不適的對待,他們被期待表現得像男性、被用對待男性的方式養大。雖然他們並不樂意,但事實上,他們的成長經歷就是與女性的成長經歷相當不同。

 

  這些行為與成長經歷,並不完全與性器官或激素對應,但有時仍然與某些生物學因素相關。譬如說,一個渴望被當作女性的跨性別者,他沒有經歷以月經為例的一系列多數女性需要經歷的痛苦,因此也很難真的對女性經驗感同身受。

 

  我這裡談的痛苦並不單單指生理上的疼痛(個別女性的疼痛與不適也有所不同),還包含了一系列社會造成的痛苦,譬如月經汙名、在衛生用品上的花費與麻煩,還有大量因為他人的不理解而在家庭、校園、職場上遭遇的不平等……

 

  我們看過太多無知男性對生理期與生理假的荒謬言論,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不願意花心力去理解,另一方面也因為,女性需要親身經歷,男性卻一輩子都不必經歷。即便一名「跨性別女性」無限溫柔地去嘗試理解女性處境,社會也沒有資格要求所有女性無條件地接納這名各方個面都缺乏實際女性經驗的人成為她們的一份子。

 

差異存在,不同性別的經驗與處境都需要被看見

   這裡,我們需要補充強調兩件事情:首先,「接納他的性別氣質」與「接納他成為一份子」是兩件不同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不陽剛的男性」在社會上遭遇到的不平等,也完全認同社會不該強迫每個男性都有陽剛的模樣。但這依然不代表女性必須無條件地把他當作一份子。我們要為他們創造空間,但不是從女性的空間中切分出去。

 

  第二,雖然前面我以月經相關的生命經驗為例,但我並不是在說人們應當以「有無月經」作為判斷一個人是否為女性的單一標準。而是,一個人能否與其他人相互理解、產生一種共同體的情誼,關連到他的生命經歷。

 

  這些生命經歷是細微的、長期的、身體性與社會性交織的,不是充滿善意、真心嚮往或多讀幾本書就能真的感同身受。社會上實際存在著一些真的有需求,且對某些性別有認同、希望成為其一份子的人,但其他人也有其他人的實際需求與處境,這些都是在社會實務中需要考慮進去的。

 

  在後續的文章中,我會回頭談談在這種「從實際行為與成長經歷出發」的性別思考方式之前,那些「常識的判斷方式」有什麼問題。以此說明為什麼當前常見的「極端反跨」聲浪是個嚴重的問題,它不只關連到跨性別者的生存,也密切地關連到女性、乃至於所有人的權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7會員
1.0K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30
  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我認為其中一個特別需要放在最前面來關注的問題是:我們的社會願不願意表態與承諾一種「致力於讓女性免於受到攻擊」的努力方向。即便,基於所有政策推行上的困難性,正面改善女性處境的任務推進得再慢,也絕對不能容許它們倒退。
2025/10/30
  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我認為其中一個特別需要放在最前面來關注的問題是:我們的社會願不願意表態與承諾一種「致力於讓女性免於受到攻擊」的努力方向。即便,基於所有政策推行上的困難性,正面改善女性處境的任務推進得再慢,也絕對不能容許它們倒退。
2025/10/03
  事實上,所謂「沒有真實人類受到傷害」是一個虛假的宣稱,因為當我們的文化准許有人以「模擬對女性的強暴」作為一個娛樂內容時,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再一次地對所有女性的真實攻擊。然而,這些讓色情內容大量充斥在流行文化的「始作俑者」,正在讓人類對這些具體的不道德行為愈來愈失去敏感。
2025/10/03
  事實上,所謂「沒有真實人類受到傷害」是一個虛假的宣稱,因為當我們的文化准許有人以「模擬對女性的強暴」作為一個娛樂內容時,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再一次地對所有女性的真實攻擊。然而,這些讓色情內容大量充斥在流行文化的「始作俑者」,正在讓人類對這些具體的不道德行為愈來愈失去敏感。
2025/08/25
  日前,英國薩里郡警方試行了一項計畫,讓便衣女警在被標記為「騷擾熱點」的路段進行慢跑,結果在短短一個月的試行期間內,就逮捕了18名犯下騷擾、性侵、竊盜等罪行的男子。這個「臥底行為」的成效令人瞠目結舌。因為它並不真的是什麼釣魚執法,女警們就只是跑步,那些騷擾成習的犯罪者或準犯罪者便自己聚集過來。
Thumbnail
2025/08/25
  日前,英國薩里郡警方試行了一項計畫,讓便衣女警在被標記為「騷擾熱點」的路段進行慢跑,結果在短短一個月的試行期間內,就逮捕了18名犯下騷擾、性侵、竊盜等罪行的男子。這個「臥底行為」的成效令人瞠目結舌。因為它並不真的是什麼釣魚執法,女警們就只是跑步,那些騷擾成習的犯罪者或準犯罪者便自己聚集過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發現,許多機構,原來是「兩性XX(如:平等)委員會」,不知從哪一年開始,紛紛改成「性別XX委員會」。 有同事跟我說:「就是兩性啊!」 我說:「不只兩性,除了男性和女性外,還有男同志、女同性、雙性戀、跨性別、無性戀、性別流動者、情慾流動者……等等。」 ▓通常,我們如何區分「男性」和「女性」呢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發現,許多機構,原來是「兩性XX(如:平等)委員會」,不知從哪一年開始,紛紛改成「性別XX委員會」。 有同事跟我說:「就是兩性啊!」 我說:「不只兩性,除了男性和女性外,還有男同志、女同性、雙性戀、跨性別、無性戀、性別流動者、情慾流動者……等等。」 ▓通常,我們如何區分「男性」和「女性」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