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特定一種性別(一):敵意社會下,單一性別空間有其必要性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成為特定一種性別(一):敵意社會下,單一性別空間有其必要性〉2025-10-30

 

  大約兩年前,我寫過一些關於性別框架的討論文章。在那個系列文章中,我著重在討論二元性別與多元性別的視角轉換,以及常見的跨性別者權益與女性權益間的張力與相關說法。

 

  在當時的主題與語境裡,我更希望去解開一些人們對各種多元性別的常見誤解或歧視。並希望重點指出:性器官的差異不應該作為判定性別的唯一標準。也認為強制他人為了性別認同而需要自我揭露身體資訊,並進行侵入性的手術是對人權的侵犯。

 

  然而,在看到近幾年持續發生的一些社會事件,閱讀更多性別學相關論述之後,雖然我大體上還是認同上述的想法,但也愈來愈認為,在性別的公共實踐上,這種從「多元性別」出發的關照,在缺乏充足政策技術與社會安全性的條件下,可能會是一種操之過急的冒進。

 

  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中,我希望能涵蓋到幾個部分的問題:首先是最常被提出來討論的,關於公共廁所等空間的具體空間問題。接著,從生命經驗與社會互動的角度,重新梳理一種有別於本質論與建構論的性別觀,並區分出不同意義下的「接納」與實際女性處境和社會條件的關係。說明為什麼「只讓(排除了部分跨性別者的)女性進入女性專屬空間」這一理念本身不必然涉及對跨性別者的歧視、不等於「反多元」,且在當前社會中有其必要性。

 

  最後,我們會討論「反跨的暴力」與「厭女的暴力」間的經常關聯,指出那種需要堤防的極端反跨,說明它們如何以「保護女性」為名,反過來變成增加女性壓迫的性別審查。

 

性犯罪事件打擊我們對社會的基本信心,必須重思性別發展進程

   之所以說一些社會事件對我的觀念造成了改變,並不是說種種事件增加了我對跨性別者的不信任。而是,在種種如創意私房那樣,對女性、甚至未成年女性的性犯罪事件,正在嚴重打擊我們給予(與應該給予)社會的一般信心。

 

  當然,在這些事件中,多數的性犯罪者不是跨性別者,而是順性別異性戀男性。但在這些涉及到公共安全的社會政策實踐中,關鍵並不是防範特定群體中的個人,而是「什麼在這些政策變化中被重視,什麼在過程中被犧牲」。

 

  因此,在這些惡性犯罪事件頻傳,偷拍、外流影片仍被許多男性認為「沒那麼嚴重」的當下,我認為我們的社會距離那個「一致地對待所有性別」的要求實在太遠。

 

  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我認為其中一個需要放在最前面來關注的問題是:我們的社會願不願意表態與承諾一種「致力於讓女性免於受到攻擊」的努力方向。即便,基於所有政策推行上的困難性,正面改善女性處境的任務推進得再慢,也絕對不能容許它們倒退。

 

  因此,如果某項宣稱提升跨性別者權益的行為,在缺乏相關配套的情況下,實質地壓縮了女性的空間,提高了普遍的社會不安感,那它就不能被認為是一種真正「促進社會進步」的推動,不應該貿然去做。

 

  也就是說,這裡的核心問題並不是「讓不讓跨性別者的權益得到提升」,而是「不能讓女性的權益進一步下降」。若要以一個具體的空間政策方向來說,我會認同「多設立性別友善廁所」(及其他性別友善空間)的想法,但不可以以此為理由,壓縮女廁或減少女性專屬空間的數量。也不應該以進步為名,強迫女性在依然危險的處境中,接受一種「所有性別都可以安全地共處」的觀念。

 

保有充足的單一性別公共空間,是女性的基本需求與權利

   「如家中浴廁般的安全自在公共空間」或許可以是一個社會理想與願景,但我們當前看到的是:到處仍充滿著對女性不利,甚至有敵意的行為。不只是男性對女性的暴力攻擊與性犯罪,也包括了媒體對這些事件的報導方式,還有無處不在的性騷擾玩笑(甚至性犯罪玩笑)。

 

  在這種環境之下,女性希望保有單一性別的公共空間(尤其像浴廁這樣的地方),涉及了很根本的情感與安全性,是非常核心的基本需求,社會不應該以任何理由剝奪它們。

 

  在這樣的架構之中,雖然理想上我們當然希望跨性別者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不必被勉強進入自己不想要進入的場域--譬如說被規定只能進入男廁。

 

  但透過性別友善廁所,或者更廣泛已經存在的無障礙廁所,任何人都已經可以不被強制進入單一性別的空間了。相對的,有單一性別空間需求的人,他的需求也不應該在這個時候被剝奪。

 

  在後續的文章中,我希望能夠做到的事情是:重新釐清一種在本質論與建構論之外,從具體生命經驗與社會互動出發的性別理解方式,並透過這種梳理,說明女性群體有權也有充分理由主張與捍衛自身群體的身分界線,而不是只能被動地同意一切希望被納入的要求,指出「認為有必要為女性保留出一個專屬空間,但並非恐跨或反跨」的立場明確存在且應當被重視。



延伸閱讀:
〈跨越「性別」--對二元性別框架的超越(一):性別變更登記的法源邏輯〉
〈「權力不對等」,以及從中誕生的性犯罪者〉
〈性騷防治便衣行動:將不該成為日常的騷擾凸顯並解決〉
〈關於子宮的事,請去聽有子宮的人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20會員
1.1K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3
  事實上,所謂「沒有真實人類受到傷害」是一個虛假的宣稱,因為當我們的文化准許有人以「模擬對女性的強暴」作為一個娛樂內容時,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再一次地對所有女性的真實攻擊。然而,這些讓色情內容大量充斥在流行文化的「始作俑者」,正在讓人類對這些具體的不道德行為愈來愈失去敏感。
2025/10/03
  事實上,所謂「沒有真實人類受到傷害」是一個虛假的宣稱,因為當我們的文化准許有人以「模擬對女性的強暴」作為一個娛樂內容時,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再一次地對所有女性的真實攻擊。然而,這些讓色情內容大量充斥在流行文化的「始作俑者」,正在讓人類對這些具體的不道德行為愈來愈失去敏感。
2025/08/25
  日前,英國薩里郡警方試行了一項計畫,讓便衣女警在被標記為「騷擾熱點」的路段進行慢跑,結果在短短一個月的試行期間內,就逮捕了18名犯下騷擾、性侵、竊盜等罪行的男子。這個「臥底行為」的成效令人瞠目結舌。因為它並不真的是什麼釣魚執法,女警們就只是跑步,那些騷擾成習的犯罪者或準犯罪者便自己聚集過來。
Thumbnail
2025/08/25
  日前,英國薩里郡警方試行了一項計畫,讓便衣女警在被標記為「騷擾熱點」的路段進行慢跑,結果在短短一個月的試行期間內,就逮捕了18名犯下騷擾、性侵、竊盜等罪行的男子。這個「臥底行為」的成效令人瞠目結舌。因為它並不真的是什麼釣魚執法,女警們就只是跑步,那些騷擾成習的犯罪者或準犯罪者便自己聚集過來。
Thumbnail
2025/07/20
  在實際的做法上面,我非常認同作者關於「男性也應該有育嬰假」、應當被給予更多陪伴家人機會的提議。這不是因為每個人都需要一種獨特的「父親角色」,而是因為,不分性別,每個人都有權利和自己的親人生活在一起,也都需要承擔同等的教育與陪伴責任。
Thumbnail
2025/07/20
  在實際的做法上面,我非常認同作者關於「男性也應該有育嬰假」、應當被給予更多陪伴家人機會的提議。這不是因為每個人都需要一種獨特的「父親角色」,而是因為,不分性別,每個人都有權利和自己的親人生活在一起,也都需要承擔同等的教育與陪伴責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來韓國前早已耳聞韓國男女對立嚴重,可以說是所有事情結尾都可以是在為男女性別平等在吵架,實際交了韓國男友,再加上本人大多是韓國女生朋友居多,非常明顯感受到韓國男女對立的情況。
Thumbnail
來韓國前早已耳聞韓國男女對立嚴重,可以說是所有事情結尾都可以是在為男女性別平等在吵架,實際交了韓國男友,再加上本人大多是韓國女生朋友居多,非常明顯感受到韓國男女對立的情況。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婦女節旨在紀念百年前婦女們為反抗男性霸凌與歧視所作出的抗爭和犧牲。當今女權運動被扭曲到以情慾解放為首要的方向,例如各大媒體常見到描述女體新聞標題,用詞包括如事業線、胸器、車頭燈、UU奶、馬甲線、屁股蛋等,極盡吸睛煽情之能事。本文從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及媒體宣傳等角度檢視「女性解放」陷入的情色誤區。
Thumbnail
婦女節旨在紀念百年前婦女們為反抗男性霸凌與歧視所作出的抗爭和犧牲。當今女權運動被扭曲到以情慾解放為首要的方向,例如各大媒體常見到描述女體新聞標題,用詞包括如事業線、胸器、車頭燈、UU奶、馬甲線、屁股蛋等,極盡吸睛煽情之能事。本文從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及媒體宣傳等角度檢視「女性解放」陷入的情色誤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