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包裝,沒有框框,這是那群自學生想要呈現的樣貌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最近的專欄寫了許多關於自學的事。這篇,想要繼續上一篇還來不及寫進去的。我想說說遇到他們的那一天,我感受到的一些小小的事。可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就是一些細微的感覺,但在當下都是一點一點的,小小的刺激。
以下是「自學生日常展」的一些小小的片段。為了避免寫成流水帳,我不按時間序來寫,而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你可以將這視為從我的視角出發的文字紀錄片(沒照著時間軸走的紀錄片);當然,所謂的紀錄,也包含了我的想法。
C說,可以寫一下對日常展總的觀察與感覺嗎?我說好喔,我也想寫。說的時候,我當下就浮現了日常展的聲音與氣氛。第一個感覺是嗡嗡嗡,像個市集;第二個感覺是探索,去到那裡的人得自己去看去聽去互動,才會有所獲得。
(照片來源:上學好日子)

自學生的「真人圖書館」

自學生日常展是C邀請我去的。嚴格來說C是邀請我去他們的讀書會。在還沒有去到那裡之前,我對這個日常展究竟是什麼樣子,很難想像。我本來想,是像我高中時候,我們在川堂辦的那些類似像成果發表之類的展覽嗎?有板子、有海報,有人在現場說明……?去到現場,才發現跟我想得一點都不一樣(唉其實我也不是真的以為像是我想的那樣)。
沒有什麼東西被展出來。展覽的就是自學生本身。這樣聽起來好像是自學生站在那邊給人家看?不是那樣。進到會場,一樓是一個空曠的大廳,這裡充滿了人,許多人在那兒走來走去,或坐在桌邊講話,或坐在地上講話,或坐在地上彈吉他唱歌,或坐在地上陪小孩子玩,或小孩子坐在地上自己玩……同時有好多聲音在嗡,有好多活動在進行,有讀書會在進行,有人在表演,有人在唱歌,有人熱心的談話,有人在玩……整個會場有一種嗡──的背景音,因為好多聲音同時出現。
「自學生日常展」有幼兒席地而坐席地而趴,聊天畫畫?(照片來源:上學好日子)
在會場裡的人,如果不去注意他們身上是否有名牌,你無法分清哪些人是來參加活動的,哪些是自學生。
岔題說個好笑的。我跟C碰面後,我們在C的小桌子聊天。這是我跟C第一次碰面。雖然是第一次碰面,但我們彼此的話都很多,我們有很多話想問彼此。聊天途中C離開位子,剩我一個人在C的桌子。有人經過,看看我,拿了桌上的卡片,準備要問我問題。
我在那人開口前就先說,「我不是自學生喔。」「這桌的自學生剛剛離開,等一下就回來了。」第二次又有人停下,看起來又是想要問我問題,同樣的話我又重複了一次。第三次的時候我想,我乾脆假裝成C來回答問題好了。
說到C。C比我想像中的高。嗯,這不是重點。我想說的是,在還未見過某人之前,就先透過他的文字認識他,我實在很難不先想像這個人的樣子。文字讀起來是這樣感覺的人,會長什麼樣子呢?其實我也沒有明確的想像。只是見到的當下有一種,啊,見到了,是這個樣子呀。
那時候C在寫白板,她正在寫「桌子上的自學生卡片,都可以拿。」其實,她在寫的時候,我還不知道她是C。我看到一個女生在寫白板,然後這個女生寫完轉過來,看到我,臉上的表情大閃過0.0001秒的變化,隨即她說:「你是廖瞇嗎?」
我說是。
C看起來很穩。當然,我不知道她其他時候的其他樣子。C的個子比我高,如果從背後來看,我站在她旁邊可能像個小孩。之前跟C訊息時曾聊到,其實年齡大到某個程度後,就不會感覺到什麼年齡的差距,有的反而是心靈的差距。我的年齡是C的兩倍,還有剩。但我們卻可以一直說話。
那天聊的東西,許多我都寫在前一篇裡了。但C不太喜歡被認出來,所以即使我提到她時用的是代號,但代號還是在一直變來變去。但我覺得無所謂,因為重點不是代號,不是這個人叫什麼名字,而是那些故事。
你看得出來哪一個是參展的自學生嗎?(照片來源:上學好日子)

什麼樣的人適合自學?

那天除了跟C聊,聊的第二多的其實是軒。我一走近軒的桌子,軒就說坐啊,接著就拉開椅子。現在回想,感覺好像擺攤算命的,很能說,很會說。但軒卻說她是個內向者。
今天我翻出自學生的卡片,軒是13歲。之前我一直記錯,以為是12歲。印象中那天軒說到一個比喻,我覺得很厲害──她形容一個人的內向特質和外向特質,她用白色和深藍色來比喻。她說,如果內向是白色,外向是深藍色,那麼每個人其實都是藍色,只是深淺不一而已,沒有人會是絕對的白色,或絕對的深藍色。
因為這個比喻太厲害了,我忍不住問:「這是你想到的嗎?」天啊我怎麼會問這麼冒犯的問題?但我當下就是問了,我想著這麼厲害的比喻該不會是看書看來的吧?但軒說對呀是我想到的,跟媽媽聊天的時候想到的。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是──我問軒,你覺得什麼樣的人適合自學?
唉,這個問題現在想來也是很不高明。但我當時問的脈絡是,因為軒說自己是個在體制內學校可以表現得好的學生,我就想要聽她再多說一點……那麼,她覺得有些人比較適合自學,而有些人沒那麼適合嗎?
一開始軒說,嗯,她覺得有些人比較適合,比如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人,「比如我妹,她喜歡手作,所以自學的時候,她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聽到她這樣說,我在心裡想的是,我可以理解某些人遇到自學就像如魚得水,但像你這樣摸索之後知道自己的特質,找到自己想要繼續關心與投入的面向(軒說她自學後發現自己對「人」很感興趣,她喜歡觀察人與思考人),這樣也很好啊,並沒有不適合。我心裡是這樣想,但我忘了當時說了什麼。後來軒講一講,講一講,講到後來,她說,「其實每個人都適合,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自學生日常展」想呈現的就是自己的「日常」(照片來源:上學好日子)
跟C和軒聊天的時候,還有後來跟昱聊天的時候,我覺得他們都不是在回答問題,而是在思考,對話。有些人對展覽的印象就是成果展現,但這些自學生並不是在展現成果,他們是在跟大家對話。或許也可以這麼想──他們展覽的「成果」就是──他們有能力與人「對話」(不管是用什麼對話)。
對話,真實的對話,不是包裝過的對話,不是表現得很厲害的對話。「沒有包裝」就是這個「自學生日常展」最想要呈現的樣貌,他們想呈現的就是自己的「日常」──平常喜歡彈琴唱歌的人就彈琴唱歌,喜歡與人聊天的人就與人聊天,喜歡裸著上半身赤腳走來走去的人就這樣走來走去。沒有分數、沒有成績,沒有考上什麼什麼學校,也沒有那種因為自學就變得更出類拔萃的故事(就算在旁人眼裡那樣的表現算是出類拔萃)。每一個故事都是自己的故事,都是自己思考自己人生的故事,思考我想要什麼的故事。

我們想要的教育是什麼?

我本來想要再寫一點,關於我與C一起對談的那場讀書會。讀書會本身雖然與我預期的不太一樣,卻也讓我觀察到一些之前沒發現的事。
我本來想要再多寫一點,關於這場自學生日常展,包括為什麼他們想要籌辦這個展覽(這是由幾個自學生自主發起,然後對外串連各縣市自學生後所辦的展覽);包括他們對這個展覽的構想──他們為什麼要策劃托育區?為什麼要堅持親子友善?還有我也很好奇在過程中他們是「如何」討論出這樣一個展覽?他們如何達成共識(他們有共識這樣的東西嗎)?遇到意見不合的時候,他們怎麼處理(畢竟他們人也不少不可能只有同一種意見吧)?
但能說的東西太多了,想要再了解的東西也太多了。最後我想用C的卡片上的一段話,做為這篇文章的結束──
跟C聊天的時候,我沒有特別去讀她擺在桌上的卡片。我一直等到回家的時候,才把卡片拿出來慢慢讀。卡片的其中一面寫著自學故事,而另一面則寫著一段像是對自己期許的話,也像是對教育期許的話。
「找到願意讓你去愛的人,比找到願意愛你的人重要。而教育也是如此。」
我第一次讀的時候不是很懂。我又讀了一次。我在想,是這樣嗎?找到我願意去愛的人,真的比願意愛我的人還重要嗎?我是什麼話都會拿來想的人。後來我想,這段話的重點應該是「教育」吧,或許可以這麼翻譯過來──
「教育該讓人能找到自己所愛,而不是把人變成他人所愛。」
但我們現在的教育似乎剛好在做著相反的事?跟學生說讀什麼才有用,成為什麼才會有用?而不是自己想要讀什麼,想要成為什麼?許多大人反覆的告訴他們的孩子,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在想說這樣話的人,是不是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被灌輸不可能,所以沒想到要這麼去做──然後因為沒這麼去做過,所以更加覺得不可能──於是如此無限循環?
我不排除某些現實條件下,我們不一定都有機會成為自己想做的那個自己。可是,教育最大的魔術,不就是幫助我們實現自己嗎?
教育究竟是讓我們找到自己?還是找不到自己?


延伸閱讀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72會員
140內容數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完〈茉莉的最後一天〉,茉莉的母親透過讀取記憶與死去的女兒對話。而我最近也在與母親對話。對話很痛苦。那些希望對方知道的,卻又不希望對方知道的事。
什麼是自學呢?從我聽到這個名詞,到接觸到不同的自學生,到跟他們聊天,「什麼是自學」這個問題,在我腦海裡翻了好幾翻。這個自學,指的不只是實驗教育法裡的自學,不只是不去學校上課,而是,一個人自己如何去學。
我在想,讀完小荳荳,我要跟C討論什麼?跟大家討論什麼?最近覺得自己最在意的是「自學」。我在想「什麼是自學」?我在想,自學應該是不分體制內學校、體制外學校,或所謂的自學、或共學;我在想,不論在什麼樣的教育環境中,學生應該都要有能夠「自學」的能力。
我期待沒有「寫作課」這樣的東西,寫作是因為「需要」而去寫。他因為需要而開始寫日記,因為需要開始寫卡片,因為需要開始編報紙,因為需要開始寫小說,因為需要開始寫詩……
<p>《國文開外掛》這本「課本」在今年出現,其實並不意外,我想應該有許多人都想要重新喚起人們對古文的興趣,而且那個興趣可能不只是文字上的興趣,還可能引起社會學或哲學層面的討論。</p>
<p>發現或接近答案的過程,那才是作業之所以有趣的地方。但是,我們從小的作業和考試,重視的不是過程,要求的是正確答案。</p>
看完〈茉莉的最後一天〉,茉莉的母親透過讀取記憶與死去的女兒對話。而我最近也在與母親對話。對話很痛苦。那些希望對方知道的,卻又不希望對方知道的事。
什麼是自學呢?從我聽到這個名詞,到接觸到不同的自學生,到跟他們聊天,「什麼是自學」這個問題,在我腦海裡翻了好幾翻。這個自學,指的不只是實驗教育法裡的自學,不只是不去學校上課,而是,一個人自己如何去學。
我在想,讀完小荳荳,我要跟C討論什麼?跟大家討論什麼?最近覺得自己最在意的是「自學」。我在想「什麼是自學」?我在想,自學應該是不分體制內學校、體制外學校,或所謂的自學、或共學;我在想,不論在什麼樣的教育環境中,學生應該都要有能夠「自學」的能力。
我期待沒有「寫作課」這樣的東西,寫作是因為「需要」而去寫。他因為需要而開始寫日記,因為需要開始寫卡片,因為需要開始編報紙,因為需要開始寫小說,因為需要開始寫詩……
<p>《國文開外掛》這本「課本」在今年出現,其實並不意外,我想應該有許多人都想要重新喚起人們對古文的興趣,而且那個興趣可能不只是文字上的興趣,還可能引起社會學或哲學層面的討論。</p>
<p>發現或接近答案的過程,那才是作業之所以有趣的地方。但是,我們從小的作業和考試,重視的不是過程,要求的是正確答案。</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活動邀請曾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及家長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透過分享個人故事,讓大家瞭解自學與實驗教育的真實面貌,並激發對自學的興趣。參與者可自由設定標題,探討為何選擇實驗教育、學習資源的尋找、當前學習內容及未來規劃。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自學人的經歷透過文章與他人分享,並提升對自學的認識。
Thumbnail
砸學校?雜學校。 本週就是雜學校參展了,看見孩子們不慌不忙地與夥伴們討論如何向參訪人員介紹主題課程,就知道他們心裡有一定的底,畢竟這不是他們第一次的挑戰~ 一點也不害怕與陌生人交談,甚至可以真心的掏心掏肺。 遇到奧客的時候:反問他問題,將他問倒!讓他看看誰比較厲害!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那個和媽媽一起來的孩子應該也是如此。他是以一個小孩的身分進來的,與他巧遇的兩位同學不一樣。他也會有他需要煩惱的事情,譬如說球賽、譬如說電玩的積分和階級、又或者說不定這兩名同學裡面有他暗戀的對象,「與媽媽一起出現」或許因此讓他感到困窘尷尬。
Thumbnail
如果學習是一場單純的化學反應,那孩子和書本(學習資源)是反應物,成功吸收內化知識的孩子是產物,而老師是影響反應速率的變因,是溫度、是壓力、是催化劑……。最終孩子會走向自己的路,老師會參與下一場化學反應。我正在準備越過活化能。
Thumbnail
亮師走進教室,靜靜掃視孩子們。 沉默不語所散發出來的凝重,佈滿整間教室, 孩子們在幾句相互提醒之後,紛紛靜下來,轉身看著亮師。 連坐在教室後方不知所以的我,也感受到壓力。 「你們進到實人以來,改變了好多,積極自學、自律、自動自發。經過了無政府觀察,很多人也意識到自己的進步,更不用說你
記得剛成為國小新鮮人的孩子,下課時總喜歡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探險,尋找屬於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孩子只要想獨處,就會去他自己專屬的秘密基地看看花草,發呆放空;同學邀約時,也會一起去玩學校的遊樂器材,在那裡有更多的同學,也認識了不少中高年級的學生。現在想想,真的很感謝低年級的班導,讓學生們在下課時間能充分的玩
Thumbnail
新夥伴? 今天遇見三位年輕新夥伴,最年輕的是一位國三生,因為想知道阿亮老師創辦的學校跟自己學校上課的差別,特別前來一探究竟,看看實人,是不是如此真實? 議課時,三位夥伴躍躍欲試將自己的問題提出,等待老師回答,一如往常的,老師將問題反問回去:你看見了什麼?你覺得差別在哪裡?
Thumbnail
第一次的書寫聚會沒發公開的通知,我們3人先聚一次。   B來了,後面跟著上午跟B上課,剛下課的學員C,2個人都抱著好長的畫軸。我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B坐下來,問A:「你的朋友要來嗎?」 A:「她不來。」 B:「上週她說她要來。」 A:「那是她的客氣。」 B:「喔!那我誤會了。」
Thumbnail
與其說是同學會~不如講同窗好友敘舊。因為見面的都是平常臉書或是賴上面可以聯絡得到的同學,真的有需要的時候會在上面聊天,但是高中群組這個功能相對少,即便聯繫過年見面這件事情也都沒有在群組提到~反而是同學私訊我,一方面比較熟的就我們幾個,再來就是時間也有點趕,很難馬上約了就成行! 同學見面聊了很多近況
Thumbnail
本活動邀請曾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及家長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透過分享個人故事,讓大家瞭解自學與實驗教育的真實面貌,並激發對自學的興趣。參與者可自由設定標題,探討為何選擇實驗教育、學習資源的尋找、當前學習內容及未來規劃。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自學人的經歷透過文章與他人分享,並提升對自學的認識。
Thumbnail
砸學校?雜學校。 本週就是雜學校參展了,看見孩子們不慌不忙地與夥伴們討論如何向參訪人員介紹主題課程,就知道他們心裡有一定的底,畢竟這不是他們第一次的挑戰~ 一點也不害怕與陌生人交談,甚至可以真心的掏心掏肺。 遇到奧客的時候:反問他問題,將他問倒!讓他看看誰比較厲害!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那個和媽媽一起來的孩子應該也是如此。他是以一個小孩的身分進來的,與他巧遇的兩位同學不一樣。他也會有他需要煩惱的事情,譬如說球賽、譬如說電玩的積分和階級、又或者說不定這兩名同學裡面有他暗戀的對象,「與媽媽一起出現」或許因此讓他感到困窘尷尬。
Thumbnail
如果學習是一場單純的化學反應,那孩子和書本(學習資源)是反應物,成功吸收內化知識的孩子是產物,而老師是影響反應速率的變因,是溫度、是壓力、是催化劑……。最終孩子會走向自己的路,老師會參與下一場化學反應。我正在準備越過活化能。
Thumbnail
亮師走進教室,靜靜掃視孩子們。 沉默不語所散發出來的凝重,佈滿整間教室, 孩子們在幾句相互提醒之後,紛紛靜下來,轉身看著亮師。 連坐在教室後方不知所以的我,也感受到壓力。 「你們進到實人以來,改變了好多,積極自學、自律、自動自發。經過了無政府觀察,很多人也意識到自己的進步,更不用說你
記得剛成為國小新鮮人的孩子,下課時總喜歡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探險,尋找屬於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孩子只要想獨處,就會去他自己專屬的秘密基地看看花草,發呆放空;同學邀約時,也會一起去玩學校的遊樂器材,在那裡有更多的同學,也認識了不少中高年級的學生。現在想想,真的很感謝低年級的班導,讓學生們在下課時間能充分的玩
Thumbnail
新夥伴? 今天遇見三位年輕新夥伴,最年輕的是一位國三生,因為想知道阿亮老師創辦的學校跟自己學校上課的差別,特別前來一探究竟,看看實人,是不是如此真實? 議課時,三位夥伴躍躍欲試將自己的問題提出,等待老師回答,一如往常的,老師將問題反問回去:你看見了什麼?你覺得差別在哪裡?
Thumbnail
第一次的書寫聚會沒發公開的通知,我們3人先聚一次。   B來了,後面跟著上午跟B上課,剛下課的學員C,2個人都抱著好長的畫軸。我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B坐下來,問A:「你的朋友要來嗎?」 A:「她不來。」 B:「上週她說她要來。」 A:「那是她的客氣。」 B:「喔!那我誤會了。」
Thumbnail
與其說是同學會~不如講同窗好友敘舊。因為見面的都是平常臉書或是賴上面可以聯絡得到的同學,真的有需要的時候會在上面聊天,但是高中群組這個功能相對少,即便聯繫過年見面這件事情也都沒有在群組提到~反而是同學私訊我,一方面比較熟的就我們幾個,再來就是時間也有點趕,很難馬上約了就成行! 同學見面聊了很多近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