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是孩子時沒有自己面對行政作業的經歷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前圖紙2024(施工中)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我還是孩子時沒有自己面對行政作業的經歷〉2024-06-11


  在一個辦文件的場所,看見兩個國中生,一個穿著簽滿名字的學校運動服,另一個則是便服打扮。我擅自假定她們是同學,這件事情事後得到驗證,另一名看起來年紀相仿的男孩跟媽媽一起進門,在媽媽抽取號碼牌時,兒子與已經在辦事的兩人對到眼,互相打了招呼。「遇到同學喔?這麼巧?」那名媽媽問兒子,他點頭稱是。



  以簽滿名字的制服來說,應該是國三(其實也可能是小六,我無法確切看出來)畢業典禮之後的意思。我當時思考的事情是,在我十幾歲的時候,我應該沒有自己一個人踏進過那樣的地方,無論是區公所、戶政事務所、甚至郵局,就算不是家裡長輩幫我去辦,也會是帶著我一起弄。既然有大人在處理,我大概也不會去注意細節,可能印章身分證或其他東西在我口袋,櫃台裡的人說要什麼,我再把它拿出來。


  但那兩個孩子一個坐著一個站著,她們已經在和社會體系互動了。什麼情況下那個年紀的人需要自己來辦文件呢?櫃台人員的嗓門很大,他問「父親那邊的文件也要嗎?」國中生想了一會之後說也要(也或許她不是在想,是在手機上查了一下或用訊息問了一下)。我很幸運沒有在童年時候需要面對父親和母親不同戶的情況,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幸運,讓我一直都少面對了很多事情。



  那個和媽媽一起來的孩子應該也是如此。他是以一個小孩的身分進來的,與他巧遇的兩位同學不一樣。他也會有他需要煩惱的事情,譬如說球賽、譬如說電玩的積分和階級、又或者說不定這兩名同學裡面有他暗戀的對象,「與媽媽一起出現」或許因此讓他感到困窘尷尬。


  這些事情並非不重要,也不全然「只是小事」,但當有些人被環境督促著提早長大時,這樣的幸運,有時使得我們太晚才意識到那些理所當然不是理所當然。我們需要面對社會、面對自己與政治實體之間的關係,但我們在孩提時期習慣相信這些事情沒有那麼重要。我們不知道「那些大人」為什麼總是為了那些「沒什麼意義的事情」煩惱,我們覺得自己在乎的事情才是事情。在我們的世界裡確實是那樣,但那是有人幫我們把事情做了、幫我們承接了那樣的煩惱。



  行政體系當然還是過於繁瑣,且一定有許多細節可以簡化與調整的地方,因為時代和人的迂腐與「差不多就好了」的性格而積重難返。但那是現狀、是無法全然忽視的既成事實。在它被修正得更好之前它必須被以這種不夠理想的模樣運行,緩慢讓社會推進。有些人更早接到接力棒,所以她們在那些你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已經長大。有些人或許一輩子都無須真正去面對,但那是因為有人替你做了。


  「在一個會以任何不正義方式監禁人的政府之下,正義之人真正的棲身之地正是監獄。」梭羅因為不願意對允許奴隸制並對鄰國發動帝國主義戰爭的美國政府支付稅金,因此被捕入獄,並寫下了著名的作品〈論公民的不服從〉。那是一篇包含了重要洞見的文章,而在梭羅入獄的隔天,一名被認為是他親戚的人幫他支付了積欠的稅金,他便獲得釋放,於是他無後顧之憂地「堅持理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9會員
976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早上去游泳時,遇到了高中同學。 說是同學卻不是同一班的,在學校也不認識,還好有臉書,隨著接觸日多,慢慢地也在臉書上熟了起來。 雖然臉書上熟,可是卻沒見過面,結果在游泳池認出我來,可見我的「照片」還不算「照騙」! 聊天中當然會談到學校的種種,包括老師、同學或教官,一些陳年事蹟也紛紛湧上心頭,我發
Thumbnail
早上去游泳時,遇到了高中同學。 說是同學卻不是同一班的,在學校也不認識,還好有臉書,隨著接觸日多,慢慢地也在臉書上熟了起來。 雖然臉書上熟,可是卻沒見過面,結果在游泳池認出我來,可見我的「照片」還不算「照騙」! 聊天中當然會談到學校的種種,包括老師、同學或教官,一些陳年事蹟也紛紛湧上心頭,我發
Thumbnail
今天開始上韓文課了,一踏進教室我傻住了,放眼望去通通都是青少年,我覺得自己顯得格格不入,每個人自我介紹,從國中生到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最後才是零星幾位社會人士,只有一位已經退休的阿伯比我年長,我是班上第二年長的,我覺得好尷尬喔!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我沒有料到班上會是這樣的同學組成,我覺得好難為情
Thumbnail
今天開始上韓文課了,一踏進教室我傻住了,放眼望去通通都是青少年,我覺得自己顯得格格不入,每個人自我介紹,從國中生到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最後才是零星幾位社會人士,只有一位已經退休的阿伯比我年長,我是班上第二年長的,我覺得好尷尬喔!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我沒有料到班上會是這樣的同學組成,我覺得好難為情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在我國小即將畢業前, 我們家發生了一件看似不大, 卻影響深遠的事。
Thumbnail
在我國小即將畢業前, 我們家發生了一件看似不大, 卻影響深遠的事。
Thumbnail
前兩週去接小女孩放學時,有一個高高瘦瘦的男孩就站在校門口,一個人。 因為小女孩這學期選的課比其他同學少一些,所以我接她的時間不是多數人的放學時間,有時候我就會錯開堂與堂之間人多的時候,直接停在校門口接她。 第一段描述的,就是這樣的課堂間時段。
Thumbnail
前兩週去接小女孩放學時,有一個高高瘦瘦的男孩就站在校門口,一個人。 因為小女孩這學期選的課比其他同學少一些,所以我接她的時間不是多數人的放學時間,有時候我就會錯開堂與堂之間人多的時候,直接停在校門口接她。 第一段描述的,就是這樣的課堂間時段。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Thumbnail
我小學的運動服左邊胸口有一個小口袋 三四年級的時候班上有一個女生 她因為講話比較直接性格又很剽悍 大部分班上的同學都有點怕她甚至會變相地排擠她 幫她取了一些不太好聽的綽號或直接叫她恰雜某 我這種沒脊椎沒肩膀的隨波逐流仔當然也加入了嘲笑她的行列 就這樣時間默默的推移了兩年
Thumbnail
我小學的運動服左邊胸口有一個小口袋 三四年級的時候班上有一個女生 她因為講話比較直接性格又很剽悍 大部分班上的同學都有點怕她甚至會變相地排擠她 幫她取了一些不太好聽的綽號或直接叫她恰雜某 我這種沒脊椎沒肩膀的隨波逐流仔當然也加入了嘲笑她的行列 就這樣時間默默的推移了兩年
Thumbnail
他,還記不記得當年那些小事,於我無所謂,可能我們並無緣分當朋友吧。
Thumbnail
他,還記不記得當年那些小事,於我無所謂,可能我們並無緣分當朋友吧。
Thumbnail
春節結束,也迎來學校開學潮。 前幾天看到臉書有網紅和孩子表示,“體恤沒能力出國的同學必須刻意保密”一事,我當時看到超不以為意,剛好今天臉書又餵養我一篇來自於另一臉書網紅的反駁文,讓我深有同感,不經想起了前同事外甥的小故事。 大約十年前,也是出身很平凡家庭的同事說,他有個外甥在小學二年級時,剛
Thumbnail
春節結束,也迎來學校開學潮。 前幾天看到臉書有網紅和孩子表示,“體恤沒能力出國的同學必須刻意保密”一事,我當時看到超不以為意,剛好今天臉書又餵養我一篇來自於另一臉書網紅的反駁文,讓我深有同感,不經想起了前同事外甥的小故事。 大約十年前,也是出身很平凡家庭的同事說,他有個外甥在小學二年級時,剛
Thumbnail
孩子國三畢業, 一個暑假,兩個月後, 變身「高中生」。 但高中學制及學習的複雜度, 也是會讓「新手高中生」及「新手高中生家長」一起顛覆的! 新手高中生身邊有許多新手高中生可陪伴一起闖關, 還有學長、學姐引導, 反正就是大家一起新,然後一起適應,然後一起變成學長姐,繼續帶領學弟妹!
Thumbnail
孩子國三畢業, 一個暑假,兩個月後, 變身「高中生」。 但高中學制及學習的複雜度, 也是會讓「新手高中生」及「新手高中生家長」一起顛覆的! 新手高中生身邊有許多新手高中生可陪伴一起闖關, 還有學長、學姐引導, 反正就是大家一起新,然後一起適應,然後一起變成學長姐,繼續帶領學弟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