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8/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承認你的不願原諒】原諒,該建立在自身決定上

Photo By Maranatha Pizarras on Unsplash
人生中難免會遇到遭人捅刀的時候,無論是工作、愛情、朋友、家庭。
最近在網路上讀到個人意見的文章,有段生命記憶浮上心頭:
在2015年時我在背包旅行時面臨一個情況,當時我的室友因為不知什麼因素想談戀愛,從幫彼此傳話的角色介入了我與對方之間。
那時的我痛苦不已,不斷批判與自責自己怎麼沒有提防,覺得自己太天真、走眼,但同時又壓抑自己不可隨意發怒,不想變成一個抓狂的瘋婆子,不敢向對方表達我的失望、失落、被背叛感。

特別是那背後潛藏的憤怒!


殊不知這股力量並沒有因為我的壓抑而消失,它轉化成了另一股力量—自我否定、自卑,對自己生氣,自我懷疑,潛藏埋伏在夜深人靜時,跳出來折磨著每夜準備就寢的我,同時腦中不時有想逼對方認錯、幻想如果再次見面要如何狠狠折磨對方的發洩性畫面想法。
Photo By Eric Ward on Unsplash
但當時的我仍被一種自小教導的觀念給束縛住了,認為自己有這些可怕的想法是不應該的,不願意原諒他人是一種小氣的行為。
我們的文化不鼓勵外在性採取報復行為,卻又沒有教導如何化解內心衝突,因此產生的內外不合諧狀態讓我們無所適從。只教導凡事忍讓,退一步海闊天空,卻沒引導問說:為什麼要原諒?為什麼不原諒?
我試了很多辦法,接觸了宗教、靈性書籍,強迫自己去很少人敢去的澳洲外海離島探險打工、強迫自己努力賺錢、遊玩轉移注意力,開始跟新對象約會,自以為強迫自己的生命向前走,用知識引導,大器地提醒自己要放過自己,原諒對方。


這段時間裡。我發現且承認了一件事:
  • 原來自己忽略了自己的內心感受,卻沒有去體察自己為什麼憤怒的原因。
  • 自己不允許自己有生氣的舉動,但自己也沒有給時間讓自己好好的復原。
  • 我只記得要逼自己原諒對方,卻忘記問自己為何要原諒。
有得時候,我們生氣的最大原因:

那個當下的我,沒有替自己好好發聲、辯護、介入事件的變化,表達自己的立場。
卻先遵循團體文化講究的"和諧",來要求壓抑自己的脾氣、情緒,不願承認自己是有情緒的人。覺得有情緒的人都是有問題、不理性、很難講理的。
同時,周遭有些"道德高端者",會以過來人的姿態、自以為大器地要你參與原諒這事兒。
但是對方忘了,他沒有你的生命經驗啊!他不知道每個人的原生家庭、價值觀、交友因素等等的影響,心理的免疫力和受了傷的復原時間都不一樣。
更何況,用一種「你不原諒就是不夠大器!」的邏輯來要求別人,難道不是一種強求齊頭式標準地,自以為的平等嗎?
我不打算原諒對方,因為對方在知道有可能傷害你的時候,依然做出這種選擇,無形之中已經在表達立場,把他自己的利益凌駕於"可能傷害你"的狀態之上。

這類的人不值得得到我的原諒。
我選擇不原諒,不再代表我是小氣的人。
我選擇不原諒,也不代表我走不出舊生命,迎接不了新生命。
Photo By Oscar Keys on Unsplash

因為不原諒,也是表達立場的一種方式。

而且這是你的自由。

選擇原諒,應該是自己的自由選擇,

而不是不懂你體驗的人,自以為大器的叫你接受。
文末,引用個人意見的文摘:
《往事浮光》我有很多感觸,其實第一任先生外遇的篇幅不多,因為那是她的人生,在人生的長河裡,那個險阻也許令人難忘,畢竟只是人生的一段而已,她擁有過、創造過很珍貴的東西,她在接下來的人生裡,還有新的機會,開展新的生活。
年少時的我們,覺得愛情必然轟烈至死萬休,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衝盪、沉穩之後,才知道曾經在枝頭上新長的樹葉,飄落在地化為腐泥滋養樹木,才是無聲的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林佳儀 Lin ChiaY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