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8/1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讀《費德羅篇》(Phaidros)

之前,我開始思考「愛」是什麼,而把費德羅篇放最後來看,就像我吃便當會把排骨或雞腿最後吃的習慣一樣。閱讀完後,除了內容之外,孫有蓉教授的詳細註解,不只幫助我理解了這本書,也解答了我之前看《理想國篇》一些疑問,也就是對於柏拉圖思想的說明。
《費德羅篇》始於費德羅自呂西亞斯聽取有關慾愛並轉述於蘇格拉底,呂西亞斯是個演說作家,而他給費德羅的則是一篇讓想要吸引少男者,說服對象臣服於自己的作品,開頭為:「關於我的所思所為,我的意圖你全然知曉。我思如我所言,列舉出這個問題的利弊對你我都有利。你不會拒絕我,正因為我並不愛你。對於那些有愛戀之情者,一旦慾望止息,他們便後悔沒做些本來能做且對自己有利的事情。相對來說,那些無愛無慾的人,就不存在這種時間前後的差別,來作為省悟的緣由。」,就此可見得呂西亞斯不僅可稱作是功利主義者(當然功利主義也是19世紀後才有的定位,只不過於此可以借用),因此會認為愛因為是非理性的,會對於理性產生影響,他認為:愛者的行為是他律的,因此行為並非出於選擇與意願,而是受到他人眼光與慾望影響;無愛者則是自律的基於理性而行動。由此可知,他對於愛的評斷是負面的。結論而言,呂西亞斯認為愛者會憂慮地認為會受到所有事物的傷害,因此說服愛的對象婉拒跟他人的交往,擔心任何在不同方面優於自己的人會奪走愛的對象,結果將使得愛的對象低下;相反的,無愛者正因無愛,所為全憑德行,故將不會產生前述愛者將生的惡果。也就是應與無愛者交往而非與愛者交往。
在對話錄中,蘇格拉底先發表的第一言論是把呂西亞斯的作品重新組織成具有推論邏輯的關係,第二言論才是對於呂西亞斯(或說蘇格拉底第一言論)內容上的批駁。第二言論中,蘇格拉底認為「...神並不是為了讓人們得到利益,而將愛給了愛戀者與戀人。反之,我們應該說,神是為了人們的最大幸福,而給了愛戀者與戀人這樣的瘋狂之愛。」在蘇格拉底對於愛的理解中,愛當然可能是非理性的,但是理性即便如同我們當日所理解的是那樣的明智樣或說能說理的,但不代表愛是不好的,甚至慾望正是愛的動力源,固然慾望可能會導致瘋狂與毀滅,但是問題則非慾愛,而是智能的控制不足。
在此必須先說明「靈魂」於柏拉圖思想的定位,靈魂對柏拉圖而言,並非如同我們所想像的那半透明具有人格性的非實體存在,而是一股能量、勢力,作為啟動萬物與自身之勢,孫有蓉教授的註解精簡地提出了說明:「所有永生之物,都由於他們自我引動的能力,而靈魂正是擁有此能力的自動者。」,這就是靈魂永生論。而人類靈魂有三個驅動力:智能與理性—馬車夫;良馬—意志力;劣馬—追尋歡愉。而人並不神聖,在人的靈魂中的三個驅動力並非處於均勢,因此,靈魂的移動方向就是三股力量制衡的結果,更甚者,智能(車夫)不僅要進行判斷,也必須馴服劣馬,每個靈魂的行動都是一場鬥爭。而且靈魂都具有獲得真知的潛能,方法並非向外探索,而是對內進行「回憶」,所謂回憶並非只是回想,而是靈魂與自我辯證的過程,就獲取知識而言,因為靈魂都曾冥思過「智性之域」(理型所張出的網域)的實在而擁有真知(真知的對象則是「理型」,亦即,「理型」是知識的對象),故在獲取真知的方法上,即為與自我的對話。在蘇格拉底前的哲學家思索的是整個宇宙,從蘇格拉底開始則是開始討論起幸福,也讓哲學開始不只向外看,也是去進行內省,如同對話錄中的神諭一般:「認識你自己」。
而每個人會被不同的東西所吸引,有些人被正義所吸引,有些人被領導氣質所吸引,各有不同,但吸引靈魂的,是靈魂對於自身的探索,吸引我們的對象也是我們追求的對象,而愛就是追隨的動力,愛的對象也體現了追隨對象的氣質,而我們愛那個對象,因為他身上有我們想追求的特質,而有這些特質是因為這個對象也正在追隨這些特質,進而使得這種愛的關係會變成雙方對於共同目標的追尋,進而是一種對等的愛(而不是如呂西亞斯所言是種不對等的主/被動關係)。在這個愛的過程中,我們愛對方,進而我們也愛了自己,也因此,我們能認識自己。
p.s
這篇對話錄還有不少柏拉圖思想內容,我只就愛的部分予以淺述而已,尤其孫有蓉教授的註解真的非常豐富,使我對於柏拉圖思想的了解能有不小的進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