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用「管閒事」文化,解決端對端的使用者體驗問題:軟體開發見聞錄#5/葉光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工作內容彼此高度相依的環境中,培養「管別人閒事」的文化是重要的解決方法之一;然而這在文化層面會成為一種挑戰:幫人與被幫的兩方,如果沒有一致的願景、以及正面善意看待,就很容易發生衝突。

葉光釗
曾任台灣微軟研究開發部副總經理、公共事業群技術長,是 IT 業界經歷長達二十年的老兵。對微軟全球技術的開發實務有深入了解,並有獨到見解。tuna.toa
接續前一篇的觀念,本文繼續討論如何完成「端對端的使用者體驗」(end-to-end experience)。
這件事情最難的地方,在於「功能小組的責任區分」與「體驗的完成」並不在同一軸線上,也沒有一個特定單位能對整體的體驗負責;然而如果缺了一個單位,總體驗又連不起來。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並經本站重新編輯,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本站文章提供付費授權轉載或出版,請參閱授權說明、或來信 ask@tuna.to 洽詢。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喜愛」圖像、也歡迎分享到社群網站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9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吐納商業評論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剛剛接觸Scrum時,對ScrumMaster(SM,一般不翻譯成中文)誤解最深的就是,不過是個「僕人式」的團隊領導者而已嘛。後來才知道大錯特錯:ScrumMaster跟本是個神一般的存在。
在離開Apple之後,筆者花了幾個月時間思考何去何從。意外的是,一個研發TrueType格式字型的專案,不僅幫我找到了資金、也為我的未來鋪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網路新創團隊可以跟傳產老闆學習的,是「商業」的那一面:不僅要有理想性,也要有把握把錢賺回來;而傳產老闆要網路新創學習的,則是勇往直前、長線回收的冒險精神。
創業者心中都有夢想,但失敗的主要原因都在於執行手段太理想化,容易走入「務虛不務實」的陷阱。他們往往從商業計劃書開始,就建構了一個沒有門檻、沒有對手、也不需要考慮客戶需求的「完美世界」;但傳統產業的困境,卻大部分是來自「過時的理想」。
如果有一天Apple覺得「賣手機很難做」(原因可能是大家不買iPhone了、生態系利潤太爛了、或是必須撤回美國做成本太高了等等),想要再轉型做更厲害的東西來賺錢,你覺得他們會做什麼?
將使用者需求轉換成功能的步驟與方法,我們稱之為「product planning」(產品規劃)或「feature planning」(功能規劃);這可是個大學問,即使我自己經驗再豐富,也很難用三言兩語講得清楚。在本文中,先來談談將「大量而片段的資訊」收斂成「系統與概念」的步驟。
剛剛接觸Scrum時,對ScrumMaster(SM,一般不翻譯成中文)誤解最深的就是,不過是個「僕人式」的團隊領導者而已嘛。後來才知道大錯特錯:ScrumMaster跟本是個神一般的存在。
在離開Apple之後,筆者花了幾個月時間思考何去何從。意外的是,一個研發TrueType格式字型的專案,不僅幫我找到了資金、也為我的未來鋪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網路新創團隊可以跟傳產老闆學習的,是「商業」的那一面:不僅要有理想性,也要有把握把錢賺回來;而傳產老闆要網路新創學習的,則是勇往直前、長線回收的冒險精神。
創業者心中都有夢想,但失敗的主要原因都在於執行手段太理想化,容易走入「務虛不務實」的陷阱。他們往往從商業計劃書開始,就建構了一個沒有門檻、沒有對手、也不需要考慮客戶需求的「完美世界」;但傳統產業的困境,卻大部分是來自「過時的理想」。
如果有一天Apple覺得「賣手機很難做」(原因可能是大家不買iPhone了、生態系利潤太爛了、或是必須撤回美國做成本太高了等等),想要再轉型做更厲害的東西來賺錢,你覺得他們會做什麼?
將使用者需求轉換成功能的步驟與方法,我們稱之為「product planning」(產品規劃)或「feature planning」(功能規劃);這可是個大學問,即使我自己經驗再豐富,也很難用三言兩語講得清楚。在本文中,先來談談將「大量而片段的資訊」收斂成「系統與概念」的步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在專案管理中,如何有效經營利害關係人是確保專案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技巧,包括識別利害關係人、設定期望、保持良好溝通及找到共同利益等策略,幫助讀者在專案中建立良好的關係,減少誤解和不必要的驚喜,最終達成專案目標。
Thumbnail
業務與研發之間的溝通是職場一大挑戰,常因認知差異產生誤解,影響工作氣氛與專案進度。 透過本文提出的三點提醒,設定對應方案來打破專業壁壘,就能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門合作關係。
需要精準的語言,不斷的來回溝通確認,才能確保每一個人都在正確的道路上 但每個人心裡想的都不一樣,每個人也都想要保護自己...
Thumbnail
擁有豐富的團隊溝通與協作經驗的矽谷阿雅,分享了如何識別和解決合作中的常見障礙,以及建立有效溝通流程的具體方法。在本次專訪中,矽谷阿雅探討了跨部門合作時的挑戰,如何提高溝通效率,以及如何優化團隊溝通與協作。
Thumbnail
怪獸科技公司專訪矽谷阿雅,探討了在科技業快速迭代和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尤其是在跨部門的合作中,如何有效溝通,並分享了跨部門溝通中的挑戰和解決策略。這篇文章與你分享了矽谷阿雅的經驗和提供了實用的溝通技巧,同時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和參與公司政治。
Thumbnail
當用戶回饋 App 操作不直覺的問題時,是否應該聽取他的建議或調整界面呢?本篇文章探討當用戶反映 App 非直覺使用時,應該怎麼處理,以及專業人士如何被知識所限制。同時,也討論了日本企業為何要求說五遍的文化背景,以及老闆和員工間常見的溝通問題。最終提出瞭如何有效提升執行力的問題。
Thumbnail
在上一篇討論中,我們從心態的四個方向出發,探討了科技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接下來,我們進入實戰篇,請矽谷新創工程師職涯與創業教練 Yi 姐分享她從新創到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經歷,以及在產品開發的各種經驗是如何影響了她的生活,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策略。 技術與非技術、團隊內外部的有效溝通 「策略」在科技
Thumbnail
追求乾淨的程式碼是好的開始,但不要陷入過度設計的陷阱,導致程式難以維護。實際上,考慮團隊狀況和專注於解決真正的問題更為重要。了解公司的規模和現實情況,適時調整工作重心。技術不斷進步,使得寫程式變得更加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工程師的角色會消失。在選擇技術時,也要考慮隱形成本有時簡單的解決方案反而更有效。
Thumbnail
學會如何建立合作關係和協作完成任務,是在現實職場中很重要的能力。 書本提到了一些觀點,協作對象不該一視同仁,一個偏好獨立工作的軟體工程師,要如何與一位合作型的產品經理一起協作開發一個新功能?一個協調型的培訓人員,如何和一個獨立型的老師協作改善教學品質?書中的案例或許能幫你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
Thumbnail
對理工出身的我而言,「人的感受」真的很難處理,因為你控制不了對方的感覺。 你想嘛!工程師寫程式,寫錯了,改一改重新編譯,我們沒有必要去對程式碼噓寒問暖呀~
在專案管理中,如何有效經營利害關係人是確保專案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技巧,包括識別利害關係人、設定期望、保持良好溝通及找到共同利益等策略,幫助讀者在專案中建立良好的關係,減少誤解和不必要的驚喜,最終達成專案目標。
Thumbnail
業務與研發之間的溝通是職場一大挑戰,常因認知差異產生誤解,影響工作氣氛與專案進度。 透過本文提出的三點提醒,設定對應方案來打破專業壁壘,就能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門合作關係。
需要精準的語言,不斷的來回溝通確認,才能確保每一個人都在正確的道路上 但每個人心裡想的都不一樣,每個人也都想要保護自己...
Thumbnail
擁有豐富的團隊溝通與協作經驗的矽谷阿雅,分享了如何識別和解決合作中的常見障礙,以及建立有效溝通流程的具體方法。在本次專訪中,矽谷阿雅探討了跨部門合作時的挑戰,如何提高溝通效率,以及如何優化團隊溝通與協作。
Thumbnail
怪獸科技公司專訪矽谷阿雅,探討了在科技業快速迭代和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尤其是在跨部門的合作中,如何有效溝通,並分享了跨部門溝通中的挑戰和解決策略。這篇文章與你分享了矽谷阿雅的經驗和提供了實用的溝通技巧,同時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和參與公司政治。
Thumbnail
當用戶回饋 App 操作不直覺的問題時,是否應該聽取他的建議或調整界面呢?本篇文章探討當用戶反映 App 非直覺使用時,應該怎麼處理,以及專業人士如何被知識所限制。同時,也討論了日本企業為何要求說五遍的文化背景,以及老闆和員工間常見的溝通問題。最終提出瞭如何有效提升執行力的問題。
Thumbnail
在上一篇討論中,我們從心態的四個方向出發,探討了科技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接下來,我們進入實戰篇,請矽谷新創工程師職涯與創業教練 Yi 姐分享她從新創到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經歷,以及在產品開發的各種經驗是如何影響了她的生活,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策略。 技術與非技術、團隊內外部的有效溝通 「策略」在科技
Thumbnail
追求乾淨的程式碼是好的開始,但不要陷入過度設計的陷阱,導致程式難以維護。實際上,考慮團隊狀況和專注於解決真正的問題更為重要。了解公司的規模和現實情況,適時調整工作重心。技術不斷進步,使得寫程式變得更加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工程師的角色會消失。在選擇技術時,也要考慮隱形成本有時簡單的解決方案反而更有效。
Thumbnail
學會如何建立合作關係和協作完成任務,是在現實職場中很重要的能力。 書本提到了一些觀點,協作對象不該一視同仁,一個偏好獨立工作的軟體工程師,要如何與一位合作型的產品經理一起協作開發一個新功能?一個協調型的培訓人員,如何和一個獨立型的老師協作改善教學品質?書中的案例或許能幫你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
Thumbnail
對理工出身的我而言,「人的感受」真的很難處理,因為你控制不了對方的感覺。 你想嘛!工程師寫程式,寫錯了,改一改重新編譯,我們沒有必要去對程式碼噓寒問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