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識屬於人,了解了人,無論你學到什麼新的知識,都能結合在一起,不會有斷裂的感覺。因為任何知識都要回歸到人的本分。永遠以人為本,教育本身就是人的關心。 -----蔣勳:生活10講
平時不覺得自己老,但看著學生們一直長大時,才驚覺十五年也過去了~
想起瑜珈老師曾說過一段話:「停下來不是要折磨妳,是讓妳好好觀察自己。」在迎接2019時,稍作停歇靜下來回頭看,才發現自己原來也走了這麼遠。將自己這些年的教學歷程做了場回顧,有所整理才能更明白前進的方向。回頭看時深感自己的幸運,感謝一路在職場上有過那麼多前輩以身作則不吝分享。站在這些巨人們的肩膀上,我們這些後輩怎能不加速進步呢?
剛出道時,總是抬頭望著那些資深老師們,期待哪天也能和他們一樣有能力。看著他們永遠氣定神閒一派輕鬆,伸手一揮彷彿任何大小事都在他們掌控中,他們所說的話所做的事總是內含智慧與巧勁,相對之下我們這些過度用力的資淺老師似乎永遠都在揮汗含淚瞎忙著…
講台即舞台,教學即藝術。教學這件事真的是一邊教一邊學,永遠有新的狀況需要學習。我們面對的是人,有相同之處,卻更多相異之處。歸零,永遠是老師得記住的,因為我們常常在自以為一招可以行天下時被打臉。身為一個老師,永遠得想著:如何巧妙地使用教材讓學生真正學習?如何一步一步地經營班級氣氛把全班拉上來?又該什麼時間說什麼話做什麼事佈什麼局才得以讓學生成長?這一切一切都是學問,也是藝術。老師的價值就是控場及領導,即使在許多知識都已經能在網路找到的時代,一個強大的老師站到講台上,就是能營造出一個空間或氣氛讓下面的學生跟自己同時在教跟學之間心滿意足。何時我也能在我的講台上成為這樣的藝術大師呢?
如今我已成為了中生代,我想和新進老師們分享自己教學過程所經歷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備課,備課,再備課!
專業能力永遠是能讓學生服老師的重要原因。當初我跟著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們,學習他們用心認真在備課,不斷地重整講義,將上課內容跟流程優化,並將歷屆考題分析解構替學生補充相關觀念。剛開始這些過程極花時間,有時甚至占用了自己的私人時間,但新老師們永遠就是要備課。一旦打好基本功熟悉三個年級的教材後才可能融會貫通,甚至進階到創意教學。備課時也需要時時思考如何深入淺出用學生能聽懂的方式教學,知道哪些東西要放一年級教而那些又要在三年級教。備課不能偷懶,因為教書正是身為老師最基本的工作。
第二階段:拉高看教學規劃的眼界
擔任行政職時跟當導師時完全不一樣,當導師時只考慮自己的班,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自己的班帶好。但是擔任行政職時看的是整個科甚至是全校,這必須讓自己拉高看教學規劃的眼界以便更完整地看教學過程,思考的角度會更細密周延,包括排課,排進度,寫計畫,辦比賽辦活動等等。工作安排也不再是以一週為單位,而變成是一學期甚至是一學年。當導師時往往只需要針對學生,基本上老師們大多能自己做決定,加上導師大多因為雜務多又有時效性,往往追求快狠準。但擔任行政職時對的不只是學生,還有老師們,甚至是長官們,所以對人際的處理更加需要智慧,而且很多事情也急不得。我很幸運在擔任行政職因事情永遠做不完而煩躁時,許多前輩在旁安撫我指導我並帶領著我如何一步一步完成工作,很多老師們也都熱心幫忙跟配合。對我來說,擔任行政職過後再回來帶班,變得比以前更加有耐心,因為更加明白種子播下並不是馬上就能開花結果。
第三階段:學會更細膩地處理學生跟…自己
當教書這件事變得稍微容易時,就會發現教人才是真正藝術所在。如何細膩地去對待學生跟家長,是永遠學不完的功夫。我目前在的環境中,有著許多手法高超精緻的資深老師們,而我也剛好有某程度的經歷才能夠從中看出學問得以學習。「永遠以人為本,教育本身就是人的關心。」除了關心學生,老師們千萬也別忘了關心自己。教書多年後,我認為,師生互動要好,老師們首先要記得先照顧好自己,唯有如此當自己開心時才有可能帶著喜悅去關心跟教導學生,說的話跟做的事才能真正有品質。老師跟學生的頻率其實是會互相影響的,唯有自己思緒穩定安定時,才有可能產生深度的對談以洞悉學生們(有時是家長)的需求或害怕進而協助他們。(可參考李崇建老師的心教/對話的力量等更加了解薩提爾的冰山理論)
講台即舞台,教學即藝術。度過以上三個階段,教學路必然還得繼續下去。在邁向第二十年或第二十五年時,我期待自己在教學內容跟技巧上都能更豐富精彩充實多元,也期許自己更發自內心地關心我遇到的所有學生們,即使被他們不成熟的行為氣得半死時也能如此。相信有那麼一天,當我每節課站在講台上時,都能跟自己說:是的,這是屬於我的舞台,我又完成了一場精采的表演,我成就了教學藝術,而藝術也正是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