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魚的印象是,小時候爸爸常常外出釣魚,回家時總有些收穫,不管多或少。把一天辛苦釣來的魚貨交給媽媽後,媽媽就必須進行刮鱗片、殺魚取肉臟等等工作,整個廚房作業下來,猶如是一場熱鬧的慶典。
所以,小時候不缺魚可吃,餐桌上的魚變化很多,像是乾煎、紅燒、清蒸、煮湯等等,而我都愛吃。印象中我還很會挑魚刺吃,雖然曾有過喉嚨卡到魚刺的經驗,但沒有影響到我現今對吃魚的觀感。
兒時的條件無法複製,我更不如媽媽可以殺魚、刮鱗片、取內臟,對魚的親近度不如以往,成家後自然也不可能把魚帶進生活中。我就像一般消費者一樣,買魚吃魚,其中不認識的不買、不會煮的不買、太麻煩處理的更不買。
我在想,一般婦人還像媽媽那般擁有殺魚、肢解魚技巧的人很少了吧,除非是做生意的。放眼超市冷凍庫擺放愈來愈多的魚片真空包,我就知道現代人很需要方便。想想這幾年的餐桌確實也是這樣,我家很少出現一整條有頭、有眼睛、有尾巴的魚,通常都是魚片或魚塊,而且烹飪方式還多為電鍋蒸熟。
方便煮也方便吃的魚,最受歡迎
最常出現的魚料理像是:電鍋蒸虱目魚肚、鱈魚塊、吳郭魚片,水煮石斑魚塊、清蒸鱸魚等。這些魚之所以雀屏中選來到我家餐桌,最大的條件就是方便料理,然後魚刺少且魚刺大根清楚辨識。把魚肉夾到孩子碗中,只希望他吃到魚肉營養,但不要魚刺風險,不太介意孩子是否辨識得出,來到他碗中的是什麼魚?以及全魚的模樣?甚至是魚的生態為何?
身為一名媽媽,我只希望簡單簡單再簡單,然而最近在閱讀過宜蘭岳明國小與湧升海洋合作的校園食魚教育計畫後,就覺得自己在食魚教育方面給孩子的知識及體驗實在太少。如果我們在乎食材的產地來源、種植方式,那麼海洋的知識不也應該隨著海鮮料理的來到被一併在乎嗎?
海洋城市是最佳的教育場域
想想,我們住在高雄,是一個有港口的城市,海離我們很近,著名的魚市場也在數分鐘至數小時之內即可到達,像是蚵仔寮、興達港、前鎮、東港、旗津、紅毛港等,如果想更接近魚從大船捕撈進港到市場販賣的整個過程,走一趟這些市場,都可以略窺一二。近年來,蚵仔寮魚市場就打破許多的傳統印象,努力打造一個可親近的作業環境,讓非漁業作業相關人員可以藉由觀看了解漁業生態。像是首創全國俯瞰平台,讓遊客在二樓觀看拍賣過程。這是一個相當特別的體驗,若不藉由這樣特別打造的環境,海洋生態要進入我們一般人的生活,其實是有點難的。
吃什麼魚?不吃什麼魚?我們都需要食魚教育
有一回聽到作家廖鴻基的演講,他建議我們不要再吃吻仔魚了,他說吻仔魚是各種魚類的魚苗集合,吃下肚的結果就是快速消耗海洋資源,所以不要再吃了。我聽了之後,就沒再買過吻仔魚,連外面販賣的吻仔魚粥也沒買過,只要有機會跟別人聊起這個話題,我也會告訴別人不要吃不要買了。
現在國際間發起的「海鮮指南」運動,就是企圖透過教育,來挽救海洋生態。像是我最喜歡的鮪魚生魚片,也是瀕臨絕種的魚種之一。屏東黑鮪魚季每年被媒體炒作的沸沸揚揚,但我知道再吃下去,以後只能望著黑鮪魚照片,告訴後代子孫說這種魚曾經出現過,但你無福消受,為了永續海洋發展,所以我也不吃了。
原則上食物鏈頂端的,體積大型的魚類盡量少吃,像是鮭魚、旗魚、鮪魚等;而食物鏈底端的魚類,草食性的、中小體型的、族群量較多的是比較好的選擇,像是秋刀魚、台灣鯛(吳郭魚)、竹筴魚等。從餐桌挽救海洋,這是末端消費者的我們唯一能做的事。
全魚料理上桌囉
為了讓魚有頭有尾的呈現於餐桌,(相對來說,有頭有尾也就表示魚的體型不會太大)我們可以思索什麼魚適合購買?烹飪方式又是什麼?
在我們家的餐桌,有乾煎吳郭魚、清蒸檸檬魚、蔥油淋清蒸魚、西式烤魚、紙包烤魚、鹽烤香魚……等,不同的魚、不同的烹飪方式輪流上桌,孩子每回看著魚眼睛、魚嘴巴、魚尾巴,好似魚也在看著她,讓我們的吃飯過程憑添了幾分樂趣。
每週至少都該吃魚,讓身體獲得比較優質的蛋白質。還是要吃魚,只是要聰明選擇的吃、要愛護海洋永續發展的吃,這樣才能年年有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