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篇:林奕含的殞落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精神病汙名化、鍵盤法官模糊焦點

另一起引起社會關注的自殺事件則是約莫一年前,從這個世界上殞落的一顆文壇新星 ─ 林奕含。從奕含學姊的文中,大致能瞧出社會對精神疾病汙名化的端倪。雖然大家都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往往最惡毒的也莫過於人的言論了!在語言使用上,很多網民以「尼x」或「x鬼」等極為惡劣的字眼來稱呼黑人,用「ㄈㄈ尺」甚至是更難聽的「哈xx」來形容跨國戀情,或者用「精神病」、「瘋婆子」等言語作為謾罵、嘲諷他人的方式。或許他們覺得這只是開玩笑而已、不會招來嚴重的後果,但這些用語卻往往不知不覺中加深了大眾對某一族群或事情的錯誤認知與刻板印象,無形的污名化了相關對象。同樣地,新聞媒體未經查證就對少數個案過度的渲染以及誇張的玩笑用語也常常讓精神疾病被汙名化,不僅讓許多勇敢面對相關疾病的個案飽受更多的誤解與異樣眼光,更易使得淺在有需要的患者不敢就醫、甚至讓社會避談而不願正視這個議題。
另一方面,社會輿論在自殺等憾事發生後過於激動卻粗糙的處理方式,也往往容易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例如,在這位作家去世後,引發許多網友(甚至還有議員帶頭)以「正義 」之名肉搜罪魁禍首、亂槍打鳥地揪出了好幾位「狼師」,最後卻常常發現是抹黑一場、草率結束。或許,大家總以為,透過拚命的找出禍首、行使正義,就是對逝者最好的交代了。但,在缺乏後續配套措施的情況下,事件往往在一陣熱潮後即被遺忘,更易過於莽撞行事卻缺少對當事人與其家屬的尊重。憾事的發生總是令人難過,但單純的指責與怪罪往往只造成事件相關人的傷害; 或許更長遠的計劃、更細緻的對待,並引進社會資源與配套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下一個悲劇的發生。
文壇新星林奕含唯一作品《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圖片來源
從上述提到精神疾病容易遭污名化的例子中,我們或許可以用幾個理論來解釋。
其一,從In-group & Out-group (Olsson, Ebert et al) 的理論來看,大眾因為所處的社會當中發生了令人錯愕的憾事而震驚不已,便選擇為他人貼上了精神疾病/異類的標籤,因此劃分出自身與他者的區隔,透過標籤化、將他人排除在自己的生活圈外來得到自身的安全感 (即 " 有精神病標籤的人才會發生這些事情、而不用擔心發生在自己周圍“)。
其二,從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的理論來看,社群媒體因缺乏外在規範的約束,個體常會表現出更加強烈的社會正義感,以非理性地譴責、聲討異己來追求「正義」的假象;經過網路的快速傳播與信息繭房效應(Information cocoons, 類似我們現在講的「同溫層」),趨同觀點不斷被放大且認同,產生整個群體的認知偏差。然而,這樣的認知容易過於偏頗、極端,其實無助於實際「正義」的彰顯。
責任編輯:徐亞呈 核稿編輯:謝承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0會員
573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殺/自傷」,一個聽來好似沈重的名詞。或許正是因為它背後所背負的沈重與複雜,讓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常常對它避之唯恐不及。然而,閉口不談真的就能降低其發生的機率嗎?
用IG這樣的平台,達到利於大眾有更多接觸訊息的管道,也有助於素人網紅將自己的興趣轉會為在戶頭裡的金錢,這樣的雙贏局面,更是Partipost所預期的。 將產品,透過上述的方式,在年輕人的生活,添加了些許的色彩,重新進入年輕世代的目光,可以說是潛力無能的新興產業!
心理健康問題就像生病一樣,自己無法承受時還是要尋求專業,學校可宣導衛教資訊,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畢竟求助的前提是「信任」。讓青少年知道「我能講出來嗎」「跟誰講是安全的」「在我接受療程後,我還是同樣那個有活力的人嗎」並非疑問句,心理疾病是可以治癒的,並且專業機構在各地皆有設點。
性別歧視和不平等是什麼?先進的21世紀,怎麼會還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一個小小的惡作劇,背後到底隱藏著甚麼樣的寓意?難道,非要致人於死命,才能學到教訓嗎?
Partipost設想,是否能創造一個平台,讓廣告商與創作者相互利用社群平台,同時廣告商能創造新的廣告流量,創作者也獲得應有的回饋。因此Tony開始與朋友討論創業的可能性,最終決定回台發展,與新加坡、印尼的好友,分別於三國,以國際化的運作模式,共同創立了Partipost。
我是陳千惠, 「我們都正在用自己的步伐前進, 別小看自己的一無所有。」 渴望用文字做點什麼的我, 帶著一些初生之犢不怕虎的勇氣, 踏上了半年編輯之路......
「自殺/自傷」,一個聽來好似沈重的名詞。或許正是因為它背後所背負的沈重與複雜,讓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常常對它避之唯恐不及。然而,閉口不談真的就能降低其發生的機率嗎?
用IG這樣的平台,達到利於大眾有更多接觸訊息的管道,也有助於素人網紅將自己的興趣轉會為在戶頭裡的金錢,這樣的雙贏局面,更是Partipost所預期的。 將產品,透過上述的方式,在年輕人的生活,添加了些許的色彩,重新進入年輕世代的目光,可以說是潛力無能的新興產業!
心理健康問題就像生病一樣,自己無法承受時還是要尋求專業,學校可宣導衛教資訊,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畢竟求助的前提是「信任」。讓青少年知道「我能講出來嗎」「跟誰講是安全的」「在我接受療程後,我還是同樣那個有活力的人嗎」並非疑問句,心理疾病是可以治癒的,並且專業機構在各地皆有設點。
性別歧視和不平等是什麼?先進的21世紀,怎麼會還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一個小小的惡作劇,背後到底隱藏著甚麼樣的寓意?難道,非要致人於死命,才能學到教訓嗎?
Partipost設想,是否能創造一個平台,讓廣告商與創作者相互利用社群平台,同時廣告商能創造新的廣告流量,創作者也獲得應有的回饋。因此Tony開始與朋友討論創業的可能性,最終決定回台發展,與新加坡、印尼的好友,分別於三國,以國際化的運作模式,共同創立了Partipost。
我是陳千惠, 「我們都正在用自己的步伐前進, 別小看自己的一無所有。」 渴望用文字做點什麼的我, 帶著一些初生之犢不怕虎的勇氣, 踏上了半年編輯之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林漠安隨著王瑜欣的自殺後,也追其而去。 男配無法接受她的離去,成為精神病患者 最終章,完結!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關注精神疾病的社會汙名化對病患與照顧者的影響。描述了對精神疾病的負面態度,帶給病患及照顧者的內在和外在壓力,以及現行的福利政策與相關組織的改善方向。呼籲改變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觀念和態度,提供更多支持和理解。
  這種指控首先就至少涉及了三個方向的污名化:對精神科或身心科病症的污名、對醫師專業的汙名、以及對國家軍隊公正性與判斷能力的汙名。更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公開指責,相當於強迫對方在「承受汙衊」和「公開自身病史」之間二選一。不只是精神科相關病史,任何逼迫一個人公開自身病史的行為都非常的不道德。
Thumbnail
我們閱讀了一本名為《在奇幻地》的書,作者是東華大學的林徐達教授。醫療領域的語言充滿了病理化的特徵,這本書籍從內部觀點探討醫療體制與文化,並賦予其新的詮釋方式,試圖探索在醫療中如何實現人性化的可能性。我們將閱讀到的知識與接線實務工作結合討論,整理如下:精神疾病經驗者的病識感、病房管理、出院準備計畫。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Thumbnail
本系列於2022年原刊載於鳴人堂專欄。因該專欄停止營運,因此全系列共五篇文章整理刊登於此。 專題前言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監護處分要件與期限之修法亦成為媒體與輿論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今天《人生善敗學》邀請到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總醫師的林群,跟聽眾朋友們聊聊關於「成癮」這件事。近年來,衛生福利部越來越重視精神科與心理健康這一塊,而成癮防治也算其中的一環。藉由在各醫院成立專責單位,適時提供醫療協助,以營造更好的身心健康環境。
林漠安隨著王瑜欣的自殺後,也追其而去。 男配無法接受她的離去,成為精神病患者 最終章,完結!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關注精神疾病的社會汙名化對病患與照顧者的影響。描述了對精神疾病的負面態度,帶給病患及照顧者的內在和外在壓力,以及現行的福利政策與相關組織的改善方向。呼籲改變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觀念和態度,提供更多支持和理解。
  這種指控首先就至少涉及了三個方向的污名化:對精神科或身心科病症的污名、對醫師專業的汙名、以及對國家軍隊公正性與判斷能力的汙名。更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公開指責,相當於強迫對方在「承受汙衊」和「公開自身病史」之間二選一。不只是精神科相關病史,任何逼迫一個人公開自身病史的行為都非常的不道德。
Thumbnail
我們閱讀了一本名為《在奇幻地》的書,作者是東華大學的林徐達教授。醫療領域的語言充滿了病理化的特徵,這本書籍從內部觀點探討醫療體制與文化,並賦予其新的詮釋方式,試圖探索在醫療中如何實現人性化的可能性。我們將閱讀到的知識與接線實務工作結合討論,整理如下:精神疾病經驗者的病識感、病房管理、出院準備計畫。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Thumbnail
本系列於2022年原刊載於鳴人堂專欄。因該專欄停止營運,因此全系列共五篇文章整理刊登於此。 專題前言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監護處分要件與期限之修法亦成為媒體與輿論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今天《人生善敗學》邀請到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總醫師的林群,跟聽眾朋友們聊聊關於「成癮」這件事。近年來,衛生福利部越來越重視精神科與心理健康這一塊,而成癮防治也算其中的一環。藉由在各醫院成立專責單位,適時提供醫療協助,以營造更好的身心健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