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謝承育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淺談了「選擇性緘默症」 — 一個讓有正常口語能力的個案在特定場合中卻持續的安靜、無法開口的症狀。
雖然名為「選擇性」緘默症,大部分的個案卻是在某些選定/特定的場合,被焦慮和不安的感受凍結,並非刻意「選擇」了安靜。根據美國的統計,選緘在八歲以下兒童間的盛行率在約為140分之1 (註1),女性又比男性個案人數多;但若能在幼年時得到適當的治療,改善的機率極高。然而,雖按照如此普遍的盛行率,校園中選緘的孩童人數不容小覷,但國人對於選緘的認識仍然不多。因此,本文將淺談校園如何協助選緘個案、家庭、及社區等,並透過理解搭起超越言語的橋樑、理解選緘個案的心聲。
1. 辨別選擇性緘默症,有賴親師生密切合作
在選緘最盛行的兒童時期,個案的校園生活便處處受到考驗--從大聲朗誦課文、英語口語考試、音樂課歌唱測驗、回答師長問題.....的生活細節,無法用口語溝通、以話語對答的孩子,面臨了極大的挑戰。在個案本身努力面對選緘狀況時,家庭、校園等身邊容易接觸到的情境與人物往往扮演著覺察狀況及提供資源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選緘兒少所面臨的挑戰是否能被家人和學校師長識別,又或者會在缺少親師合作及溝通的誤差中被隱沒,一直都是一大考驗。時常,這些孩子在學校等特定場所雖處於緘默狀態;在家中卻能自在、活潑的與人說話和互動,因此家長可能不會即時發現孩子在學校截然不同的「不語」情況。且,許多選緘的孩子在學校雖然不語,卻依然仔細、入微的置身在課堂活動中,也能夠自然的與家長分享校園生活的大小事情; 有時家長卻會因此誤以為孩子能夠自然、正常的參與校園生活,而未能發現孩子”沉默、焦慮”的現象。此時,更需要老師仔細的觀察並與家長密切的溝通,才能及時發現狀況並同步提供相對應的協助。
因此,若師長發現孩子不只是就學初期的不適應,而是持續一個月以上未曾在校園中開口;或者家長留言到孩子在特定社交情境、場合中難以說話、出現凍結、焦慮、無法回答他人提問等等的情況,便是值得親師積極討論的跡象。唯有透過家長與老師密切的互動與溝通,才能即時覺察孩子在家裡與學校中判若兩人、截然不同的現象並給予協助。
2. 師長應對選緘有正確認知,避免錯誤標籤化
而當師長能留意到孩子在校園中緘默等情況後,能否覺察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心境、接觸適當的資源,便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不像ADHD、情緒障礙等大眾較普遍認識的情況,選緘的孩子時常因為安靜而不打擾上課與教學的進行、師長又缺乏對此症狀的認識,而不容易被正確的辨識,甚至可能遭到誤會而錯失了協助孩子的良機。不僅家長可能無法想像家中活潑的孩子在學校中會有完全靜默、無法說話的情況,學校老師可能初期也會誤認為孩子只是 “害羞” 、 甚至讚賞孩子 “安靜” 、 “乖巧” 、”不打擾課堂教學”的好孩子。另一方面,當緘默可能讓人給予孩子 「安靜乖巧」的形象時,卻也可能為孩子帶來 「叛逆」、「反抗」、「不聽話」的標籤。 例如:在課堂上安靜不語或許被視為乖巧,但不回答師長打招呼的問候等行為都有可能被視為「沒禮貌」、刻意找麻煩、反抗師長、不遵守課堂規範。在 Candice Powell-Caldwell 的TedTalk當中,她就提到自己的孩子被師長錯誤的認定為 「對立性反抗」,還被告知若6個月之內不改善就不能待在學校當中 (註2)。可見,在對選擇性緘默症這個症狀不夠了解的校園環境中,孩子「無法選擇」的緘默,卻容易遭誤會與標籤化(例如:被視為語言能力不足、誤會是 「刻意不語」的對立性反抗行為)。若校方無法「對事不對人」的明白沈默、凍結、不回話、不看人⋯⋯等表現可能都是「症狀」時,便往往直接標籤化了個案而認為是孩子態度、特質的問題。然而,這些誤會與指責的言語,往往只會讓本來就焦慮不安的孩子感到更加焦慮、不信任校園的環境。
唯有當校方和師長對選緘具有足夠的認識,才能夠識別需要幫助的孩子,並提供相對應的輔導措施。當教學現場期許學生乖巧、聽話、守規矩的同時;也必須覺察孩子是否能夠適時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注重培養孩子有主見的思考和表達。或許乖巧、安靜的表現是師長所樂見的,但沈默的孩子同樣值得一樣的重視和資源的幫助,而為將孩子貼上叛逆與反抗的標籤往往更會造成更多的傷害。如同學校應安裝無障礙設施一般,校方也應該為選緘和擁有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合適的成績考核方式以及適當的輔導資源以保障孩子的受教權;而非讓孩子在口語測驗拿低分、甚至要求不說話就不能上學。 唯有安全、友善的環境才能協助孩子跨越緘默、更自在的面對校園生活。
3. 提供適當輔導資源,有效協助個案適應
當學校識別了選緘個案後,便開始了解孩子並提供相關輔導和協助的歷程。然而,對於選緘症狀不夠了解,常常使得 「沈默不語」的孩子在學校被誤會為 「口語表達能力不足」 、或需要額外的語言教學/治療等等。而學校裡來自雙語/新移民家庭背景的選緘個案更時常被誤會歸因為 「語言學習」方面的落差、家庭教導和刺激不足的情形; 卻忽略了個案的焦慮、學校和社交情境的壓力、以及家庭與文化的不同都同時是影響選緘狀況的重要因素之一。確實有研究顯示,選緘在新移民孩童、雙語背景的孩童身上盛行率高於一般孩童。然而,這些孩子不一定有著比童年齡孩子更差的語言能力、家庭背景、或成長經驗,也往往不是單純對「語言的不熟悉」而導致了選緘的症狀。事實是,選緘的情況在所有雙語和新移民家庭當中的盛行率還是非常之低。
有些人推測,學校中不熟悉的第二語言、不同的文化等因素,可能對新移民孩童、雙語家庭孩子而言可能帶來不小的壓力源,進而影響了緘默不語的情形。然而,學校與社會不該指責、誤會是家庭不足夠的支持、不夠的語言教育導致了緘默;事實上,在孩子個人的特質和家庭的陪伴之外,校園環境與整個社區的接納度與其眼光更是扮演著減少孩子焦慮、增加其安全感、鼓勵他們開口的重要角色。因為,這些選緘的孩子不一定是 「不會說」大家共同的語言;而是「不適應」、受焦慮影響而 「無法說」。因此,當學校在協助選緘孩童時,除了提供額外的語言學習協助;同時也需要足夠的輔導資源以及對文化背景的了解,提供接納不同文化的環境、促進同儕的友善程度、降低孩子在學校的焦慮源等等,才能相輔相成、有效的協助緘默個案。
結語
從兒童時期在校園中面對師長提問、同儕互動、課堂口試;到成人時期面對獨立生活、購物、求職、交友.....,「安靜不語」所帶來的挑戰可能超乎你我想像的多。在選緘最盛行的孩童時期,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將更有可能幫助個案不受焦慮與緘默的影響、發揮最大的潛能、擁有美好的成人生活。透過學校與家長密切的親師合作及早發現症狀,師長正確認知而不錯誤標籤化孩子,並為孩子提供語言、文化、家庭、社交情境等個方面的輔導資源與協助,都能使孩子大大受益、有著更理想的校園與生活時光。
其實,不語的背後仍然是一個個獨一無二、期待與世界互動的靈魂。而溝通的方式,從來也就不只局限於言語。從一個友善的眼神、尊重平等的對待、自然真誠的相識,都能夠減少選緘個案的焦慮感、讓大家都能是群體的一員。或許有一天,你將能親耳聽見選緘個案的聲音; 但不論如何,只要用心,你我都必定能看見選緘個案的心聲、了解他們的獨特與美好。
(註: 本文統一以選擇性緘默症個案稱呼有此症狀的對象,但不代表診斷結果、亦無意標籤化任何人。我們對於people-first ex:「有選緘的人」、 或者 identity-first ex: 「選擇性緘默症的個案」、或是任何身分認同都表示尊重。)
核稿編輯:曾晞寧 行銷編輯:高珮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