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超譯教學領導力(8)_團隊與公司

團隊(team)一詞相對於公司(company)讓人更有溫暖、正向、有朝氣的感覺;對應人的稱呼該叫做「夥伴」。這概念是可以應用到組織經營上的,這稱之為「團隊型組織」,通常是以案子的類型去做組隊。
讓團隊之所以為團隊的要素有五個:
  1. team work(團隊合作),指的是夥伴共同朝著目標工作。可以發現,所謂的夥伴,並不等同「一起玩樂的朋友」,而是「一起共事的人」。
  2. team goal(團隊目標),組成團隊的理由本來就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所以這目標必須是能發揮團隊合作功能的。
  3. team play(團隊角色),指的是每個人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這個角色必須是能夠時時顧慮團隊其他人的,因此擅長獨角戲的成員聚在一起並不等同是團隊。
  4. team spirit(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是讓全體邁向目標、全體心意凝聚的價值觀。也就是說,團隊精神超出「個人」,著重「全體」,朝向「共好」。
  5. team leader(團隊領袖),其功能是走在最前方,率領後面的人往目標邁進。team在古代有「拉」的意思,後衍伸成「被拉之物」。因此你可以想像leader有「拉著大眾往前」的意思,與「率領眾人往目標前進」具有相同的概念。
公司雖然讓人感到制式,但它的英文company,有「與...同伴」的意思,其實與team的概念還滿像的。只是就算如此,現在「公司」一詞給人的印象還是「以創始人的概念」為中心,同伴是「圍繞在他們周圍」。所以率領公司的人,比較適合用老闆(boss)這個詞。相對的,「團隊」是以「共同的目標」為中心,全員「互助合作」往前邁進的組合,這不限於企業內,只要滿足上述五個要素,就能稱作團隊;帶領著團隊前進的角色,就稱之為領導者(leader)。
呼應了上次提到有關「組織」的概念,加入「領導」一詞進行闡述時,「個人的意志」不是主要的,「共同的願景」才是最值得遵循的。或許,用這樣的概念,也可以重新檢視一個組織是「帝王型」的組織,還是「領導型」的組織。進一步說,有意識想讓組織成為「團隊」、「領導型組織」的人,也可以檢視組織的運作上是否有達成上述的五個要素?沒有的話,要怎麼修正才能達到?自己若身為團隊的一員,該如何貢獻力量,使得團隊能更好地前進?
「團隊合作」一詞重視人與人之間不一定是「朋友」,但能夠「共同前往某個目標」。這讓我連結到教學現場第一年的狀況。相信很多新手老師跟我一樣,想跟小孩「變成朋友」、「想要麻吉麻吉的感覺」。但在老師肩負著「帶領孩子學習」的任務,加上老師通常對孩子都有某些期許時,只是用朋友關係很難達成目標。因為朋友不一定能幫助彼此前進,朋友的價值是在無論多快樂或多難過之下都能給予「無條件的陪伴與支持」。
我想,老師若真的重視與孩子的關係,或許師生打造出「夥伴」的狀態,一同朝著共同相信的期許前進,可能會是更佳的選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