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的CP: 我以自己的專業為榮,但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會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0/2/7 陶瓷媧團隊收到一封信件,內容如下:

我是一位經理人,我的專長是『管理會計』。我以我自己的專業為榮,但也發現我的公司有很多員工不欣賞我的專業。我想知道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會計? 無奈的CP 敬上 

陶瓷媧接獲訊息後,決定請「采風耳」回答如下:

CP 你好:

接到你的來信後,我向紅柿子探詢了一下,發現『管理會計』的發展源於十八、十九世紀的自然科學發展成功,於是有 FW Talylor 將科學分析的觀念引進管理學界,形成泰勒主義。

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認為勞工(Lobor) 有不盡全力的傾向,主張由管理階層來承擔無效率的問題,而泰勒採取的是以動作和時間分析來實現最佳效率。

然而,泰勒的觀點在心理學家的眼中過於機械化,忽略了勞工的心理需求。西元1920 年代,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Mayo and Roethlisbergerd 開始了在 Western Electric Company 位於 Hawthorne 的工廠的一連串研究與觀察,提出了不同的管理觀點,認為管理者對勞工的關注可以顯著改變員工的生產效率,這一系列的研究被稱為 「霍桑研究」(Hawthorne Studies),也開創了組織心理學對工作動機的研究。

你也許可以看看下面這段影片,判斷「管理會計」的可能盲點:




作為一個經理人,你也許應該多認識員工非理性的一面,這一點行為經濟學家也許比古典經濟學家認識更多一點。

或者,你也可以跟運動教練請教「帶心』的方式,好的教練都了解激勵團隊士氣的重要性。

對自己的專業有信心是件好事,但是對自己的專業有信心之餘,還是要慢慢擴大學習領域。


希望你保持旺盛學習動機的 采風耳 答


  喜歡到處聽講的采風耳

喜歡到處聽講的采風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蓮子水共同體的沙龍
55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2020/07/31
2020/07/31
2020/03/25
創業十次失敗後,人生可以有什麼心選擇?       
Thumbnail
2020/03/25
創業十次失敗後,人生可以有什麼心選擇?       
Thumbnail
2020/02/20
想要成為領導者的黃小雞擔心身高太矮,所以向陶瓷媧尋求建議。陶瓷媧收信後,請紅柿子介紹適當的領導理論讓小雞參考。      
Thumbnail
2020/02/20
想要成為領導者的黃小雞擔心身高太矮,所以向陶瓷媧尋求建議。陶瓷媧收信後,請紅柿子介紹適當的領導理論讓小雞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單位的面試題目是我自己規劃的,因為我個人是很機車的處女座嘛~~我有一些重點,並不希望人進來了之後才發覺這個人不行,做事風格根本和我八字不合,我希望在面試時就能掌握個78,那之後就是看緣份。
Thumbnail
我們單位的面試題目是我自己規劃的,因為我個人是很機車的處女座嘛~~我有一些重點,並不希望人進來了之後才發覺這個人不行,做事風格根本和我八字不合,我希望在面試時就能掌握個78,那之後就是看緣份。
Thumbnail
這幾年服務企業主的過程, 三不五時的會聽到企業主或管理者問類似的問題: 「到底員工怎樣才會有急迫感」 「員工怎樣才會明白我經營的辛苦?」 「員工都好像不在乎,好像公司好壞都不關他們的事」 通常我都會靜靜聽完之後,回答他們說, 「對,他們不會有這些感覺」 我有個客戶就是個精闢的例子,
Thumbnail
這幾年服務企業主的過程, 三不五時的會聽到企業主或管理者問類似的問題: 「到底員工怎樣才會有急迫感」 「員工怎樣才會明白我經營的辛苦?」 「員工都好像不在乎,好像公司好壞都不關他們的事」 通常我都會靜靜聽完之後,回答他們說, 「對,他們不會有這些感覺」 我有個客戶就是個精闢的例子,
Thumbnail
菜鳥就應該不會,菜鳥就應該不懂,菜鳥就應該被秀秀(台語: 疼惜)。
Thumbnail
菜鳥就應該不會,菜鳥就應該不懂,菜鳥就應該被秀秀(台語: 疼惜)。
Thumbnail
請問要如何面對彼得理論的主管? 對於每次開會無法決策或是都會不斷推翻自己的決策,但因為面對這些虛耗的過程導致最後的結果對公司來說都不是很理想的結果。Q2請問要如何面對這樣的工作狀態是否有突破點? 老師身歷其境,既視感超強 所以我可以給你幾個觀點來停損 1.別想太多:主管負全責,過程對員工就是磨練
Thumbnail
請問要如何面對彼得理論的主管? 對於每次開會無法決策或是都會不斷推翻自己的決策,但因為面對這些虛耗的過程導致最後的結果對公司來說都不是很理想的結果。Q2請問要如何面對這樣的工作狀態是否有突破點? 老師身歷其境,既視感超強 所以我可以給你幾個觀點來停損 1.別想太多:主管負全責,過程對員工就是磨練
Thumbnail
像我這樣沒耐心又喜歡挑戰的人,例行性、缺乏彈性又沉悶重複的工作,真是一日如十年般的無奈。可惜一畢業,踏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由非營利組織轉型為公司,後來又上市的企業會計部門。
Thumbnail
像我這樣沒耐心又喜歡挑戰的人,例行性、缺乏彈性又沉悶重複的工作,真是一日如十年般的無奈。可惜一畢業,踏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由非營利組織轉型為公司,後來又上市的企業會計部門。
Thumbnail
有一件令我很困擾的事情,在最近。 我想,如果做心理測驗的話,應該算事事不順。 常常都覺得,心情很好,一天都是好的開始,這陣子,覺得不管多努力讓自己開心,一踏進公司,整個人就是不對勁。  有些事情,好像只能靠自己解決。 【厭倦】,應該是目前最能表達我整體狀況的詞。 說實在的,我並不認為我在工作上特別的
Thumbnail
有一件令我很困擾的事情,在最近。 我想,如果做心理測驗的話,應該算事事不順。 常常都覺得,心情很好,一天都是好的開始,這陣子,覺得不管多努力讓自己開心,一踏進公司,整個人就是不對勁。  有些事情,好像只能靠自己解決。 【厭倦】,應該是目前最能表達我整體狀況的詞。 說實在的,我並不認為我在工作上特別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