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嚐遠距工作的台灣,如何完美入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武漢肺癌疫情的關係,最近許多公司開始實習『遠端工作』,也有很多專業文章開始討論遠端工作在台灣可行嗎?唐鳳在2016年的專訪就提到,遠端工作的好處,在歐美已經提倡這關觀念許久,網路企業wordpress甚至沒有辦公室,他們是如何做到溝通零死角,在沒有人管(看)著的情況,依然交出營收百億的成績單。
台灣能不能順利接軌?在<科技島讀>文章:遠距工作救企業 — 企業準備|代工業沒興趣|根源是教育問題(訂閱制文章),有滿清楚的整理,以下擷取部分。
原文擷取部分科技島讀文字(訂閱制)
去年成了自由工作者後,開始有機會跟很多工作夥伴遠距工作。
我的工作給予方針以及客戶需求,與找來的團隊一起討論,能提供什麼服務以及解決方式,立定專案的過程驗收與結束時間。
在成了自由工作者之前曾經遇過一個非常典型的遠距工作的機會,曾在廣告代理商與日本的客戶遠端工作了長達半年。這個遠距工作初體驗,讓我驚豔到,原來不跟客戶見面也能把需要不斷溝通的專案完全落實,但在中間也嚐到了許多苦頭,也更了解外商客戶面對『會時間管理』、『理解力』良好的專案經理的重視。
當時使用的視訊軟體是zoom,溝通軟體是slack,客戶不喜歡用email工作,因此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slack(非常好用呢)。

當時其實算是半遠距工作,基本上我跟自己的團隊依然是以面對面討論客戶需求的,僅是在管理客戶面向,則全然使用Slack與視訊會議。當時最困難的點,反而是在文化差異面上對於專有名詞的截然不同理解,造成進度延遲,或是做白工的狀況。

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是,跨國客戶非常熟悉遠距工作的節奏,因為他們的會議幾乎是全滿的,所以他非常需要一個會管理他的夥伴(我),因為客戶的判斷非常快速,也能有效給予指點,但因為大量的資訊需要請他閱讀與判斷,有時候客戶會非常生氣你怎麼沒有管理我吸收內容的時間。

因此,那段時間我學會在線上管理對方以及如何利用軟體更新資訊來給對方安全感,這點真的非常重要。況且這樣的客戶並不喜歡你給他太大量的訊息,他就是需要觀點與結晶,因此合作上需要非常專注與更多的判斷力,協助判讀所有的風險,讓他決策。

因此我認為遠距工作有幾個很重要的特性:
1) 如何精簡資訊量,未來不再是整理越多資訊越認真。
如何用最少的文字量溝通,讓人做出判斷?

2) 遠距工作不容許理解lag的狀況,需要在大家集合或是閱讀相同資訊時,能得到一樣的理解。(這個連面對面工作都很難)

3) 時間安排,當多個遠距工作同時發生,如何管理自己與夥伴的時間。(軟體很重要)


我近身感受到遠距工作的幾個困難點:
1) 全體夥伴對於軟體的熟悉度與接納度,並且需要像呼吸一樣定時更新自己的工作狀態。
2) 我認為遠距工作是設計給資深人員的,但資深人員不一定是做得久,但必須對於產業高度理解,並且能夠及時有效反應進度,在工作流程中需要不時的把團隊間的壞蟲抓出來。

3) 承上,溝通力、理解力、產業專業、自律性,會是遠距工作最重要的因素。但怎麼訓練這樣的人,是難題。

4)是不是一定要有一位整合者,我倒不覺得一定,其實每次專案都能有一個小隊長,或是按照最初的時程走,後續就是定期開會參與會議即可。但台灣還在遠距的實習階段,我認為一個有整合能力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未來也許軟體就能幫我們很大的忙。


回到最初的題目,如何再優化?
我想人人應該都要有自覺,這個新工作模式時代的來臨。
我想還是以勞資雙方的認知價值去調整是首要需要全民動員的地方。
歐美已有良好示範,也有比比皆是的軟體協助我們。

資方應該要多去思考,自己要看到員工產出的內容,不再是以工時計價,而且產出計價。當產出中發現專案的困難度,如何給予員工合理的獎勵,而不是請員工自行吸收。

勞方則是要思考,如何在不見面光靠資料的流通,觀點的傳達就能讓對方得到他要的需求,並且理解到時間就是金錢,如何使用最有效率的工作模式,將自己的工作完成,將生活與工作拆解。工作時候好好工作。
文末推薦科技島讀訂閱,含氧量100%文章內容,加入還享優惠折扣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77內容數
出社會後,跟書越來越有交集,熱愛埋沒在書海裡,跟書越靠近越覺得心很平靜,似乎稍微跟世界接軌,從外往內,希望能寫更多心得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是凱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見一個人進入心流的感覺 就像看見早晨的第一束光 溫暖潔淨明亮 能看得好久 也會嚮往自己擁有那道光 迷戀那種專注到忘記時間的心流感 不會被外物給吸引打擾 從複雜性中得到成就感 這種成就感不來自把事情做完的成就 而是在執行的過程 人是追求複雜性的靈長類 我們喜新厭舊,我們追求刺激,我們性喜挑戰 因為追
最近的心情一直是很混亂,剛經過了選舉,花費好多力氣嘗試跟身邊的人討論。滑著臉書,看越多資料、新聞,越覺得心情混亂呢。 為什麼混亂呢? 大部分的時間會懷疑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是不是太過簡單絕對,看到經過查證的資料,然後看了幾個朋友的推文,就會覺得,嗯,是有點道理啊,但常常查證的資料不會是全面的,有時
沒有事物是靜止的,萬物皆會自己調整節奏 萬物彼此影響,石頭也會被風吹著少了稜角   物質會流動,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剋相吸 動能來自流動,如果不產生關係,沒有化學作用 為了讓能量延續,這世界有自己的存活方式   所謂天災是大自然對話的方式 人類依著萬物循環與自然對話 古人紀錄萬年智慧結
一直遲遲不敢寫這篇,因為其實自己有破戒,不知道怎麼解,但我還是把這3.5個月的不消費的一年心情記錄下來。 這個三個月有發生的消費大概是 1. 買了畫畫的用具 2. 做了一些維修手機的花費 3. 1111破戒買了熬湯的WMF快力鍋 4. 因為襪子丟了幾雙,買了MUJI的幾雙襪子 5. 買了IKEA一
我們都一樣,遇到未知會害怕。  感到迷惘會想要尋求幫助。  做了不確定的決定,會不斷地觀察比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因為還沒看見答案,在過程很容易就會去比較,很難集中在自己身上,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跟自己比較,往內探索總是更困難的。  這會不會是一個遊戲陷阱呢? 不管是算星座、紫微斗數、人類圖、易經、
雖然愛你已經毫無意義,我還是不會停止愛你。 又是一篇很難下手的觀後感,看完婚姻故事是需要消化的,總覺得他能成為伴侶關係的討論課,我們可以從每一個細節開始討論,你覺得為什麼感情會變成這樣?  甜蜜的開場、相愛的事實、日常的事件、真實的對談、殘酷的理性交流,這就是伴侶關係中會出現的碎石,劇情正在描述,
看見一個人進入心流的感覺 就像看見早晨的第一束光 溫暖潔淨明亮 能看得好久 也會嚮往自己擁有那道光 迷戀那種專注到忘記時間的心流感 不會被外物給吸引打擾 從複雜性中得到成就感 這種成就感不來自把事情做完的成就 而是在執行的過程 人是追求複雜性的靈長類 我們喜新厭舊,我們追求刺激,我們性喜挑戰 因為追
最近的心情一直是很混亂,剛經過了選舉,花費好多力氣嘗試跟身邊的人討論。滑著臉書,看越多資料、新聞,越覺得心情混亂呢。 為什麼混亂呢? 大部分的時間會懷疑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是不是太過簡單絕對,看到經過查證的資料,然後看了幾個朋友的推文,就會覺得,嗯,是有點道理啊,但常常查證的資料不會是全面的,有時
沒有事物是靜止的,萬物皆會自己調整節奏 萬物彼此影響,石頭也會被風吹著少了稜角   物質會流動,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剋相吸 動能來自流動,如果不產生關係,沒有化學作用 為了讓能量延續,這世界有自己的存活方式   所謂天災是大自然對話的方式 人類依著萬物循環與自然對話 古人紀錄萬年智慧結
一直遲遲不敢寫這篇,因為其實自己有破戒,不知道怎麼解,但我還是把這3.5個月的不消費的一年心情記錄下來。 這個三個月有發生的消費大概是 1. 買了畫畫的用具 2. 做了一些維修手機的花費 3. 1111破戒買了熬湯的WMF快力鍋 4. 因為襪子丟了幾雙,買了MUJI的幾雙襪子 5. 買了IKEA一
我們都一樣,遇到未知會害怕。  感到迷惘會想要尋求幫助。  做了不確定的決定,會不斷地觀察比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因為還沒看見答案,在過程很容易就會去比較,很難集中在自己身上,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跟自己比較,往內探索總是更困難的。  這會不會是一個遊戲陷阱呢? 不管是算星座、紫微斗數、人類圖、易經、
雖然愛你已經毫無意義,我還是不會停止愛你。 又是一篇很難下手的觀後感,看完婚姻故事是需要消化的,總覺得他能成為伴侶關係的討論課,我們可以從每一個細節開始討論,你覺得為什麼感情會變成這樣?  甜蜜的開場、相愛的事實、日常的事件、真實的對談、殘酷的理性交流,這就是伴侶關係中會出現的碎石,劇情正在描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團隊在遠距工作中如何提升效率及優化工作模式。透過分析《遠距工作模式》一書的內容,作者從四個面向分享了遠距工作的好處、克服拒絕遠距工作的理由、有效的合作方式以及對遠距工作者的提醒。
Thumbnail
遠距上班是一種新型態的作業方式,剛開始時,運轉效率非常低落,公司的伺服器很明顯無法容納這麼多的遠端作業需求,部門的公檔、公司的作業系統、每個人使用的郵件及電話系統、各種例行的會議及報告,伺服器無法承受成百上千的人同時連線,以致初期的工作效率非常低落...
Thumbnail
Why Taiwan Lags in Remote Work Adoption Outside Tech In 2024, many countries have embraced remote work. However, Taiwan's non-tech industries are slo
Thumbnail
今天開這篇來講一下已經四年半的遠端工作,在疫情期間也很多公司改為遠端工作,我們公司是在疫情開始之前就有開放遠端的計畫也早在2019 11月就開始一個月有半個月的時間遠端在家工作,常有朋友問我在家工作真的能專心嗎?在家一個人不會很孤單嗎? 等等的問題 就在這寫一篇經驗分享和大家聊聊!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疫情的推波助瀾,遠端工作已經變成了很多人的日常。這種轉變對工作和生活平衡有深遠的影響。瞭解遠端工作的優點、挑戰和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至關重要。
Thumbnail
隨著疫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連結,管理者能一目瞭然各員工的職責,團隊文化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大於辦公室位置距離,書中有團隊架構和文化的設計,三C模型可以指明實現團隊和文化目標所需的發展方向,打造理想的工作團隊需要學會設定團隊期望值並進行溝通。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在遠端工作方面的 5 個經驗和心得,包括如何有效管理工作任務、活動與會議管理、工作訊息處理、如何劃分工作與生活界線以及遠端工作設備推薦。 如果你是遠端工作者,這篇文章可以提供你一些實用的建議。
Thumbnail
兩年前剛換到遠端工作時,因為轉換初期的不適應,還沒找到自己的工作節奏,導致第一個月都在焦慮中度過,不知道何時該休息。是讀了室友推薦的《遠距工作這樣做》後開始好轉。 這次重讀後,整理了書中以及自己實測經驗後對我很受用的3個觀點。如果你也是剛轉到遠端工作者,希望這篇能幫助到你。 顛覆工作習慣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團隊在遠距工作中如何提升效率及優化工作模式。透過分析《遠距工作模式》一書的內容,作者從四個面向分享了遠距工作的好處、克服拒絕遠距工作的理由、有效的合作方式以及對遠距工作者的提醒。
Thumbnail
遠距上班是一種新型態的作業方式,剛開始時,運轉效率非常低落,公司的伺服器很明顯無法容納這麼多的遠端作業需求,部門的公檔、公司的作業系統、每個人使用的郵件及電話系統、各種例行的會議及報告,伺服器無法承受成百上千的人同時連線,以致初期的工作效率非常低落...
Thumbnail
Why Taiwan Lags in Remote Work Adoption Outside Tech In 2024, many countries have embraced remote work. However, Taiwan's non-tech industries are slo
Thumbnail
今天開這篇來講一下已經四年半的遠端工作,在疫情期間也很多公司改為遠端工作,我們公司是在疫情開始之前就有開放遠端的計畫也早在2019 11月就開始一個月有半個月的時間遠端在家工作,常有朋友問我在家工作真的能專心嗎?在家一個人不會很孤單嗎? 等等的問題 就在這寫一篇經驗分享和大家聊聊!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疫情的推波助瀾,遠端工作已經變成了很多人的日常。這種轉變對工作和生活平衡有深遠的影響。瞭解遠端工作的優點、挑戰和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至關重要。
Thumbnail
隨著疫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連結,管理者能一目瞭然各員工的職責,團隊文化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大於辦公室位置距離,書中有團隊架構和文化的設計,三C模型可以指明實現團隊和文化目標所需的發展方向,打造理想的工作團隊需要學會設定團隊期望值並進行溝通。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在遠端工作方面的 5 個經驗和心得,包括如何有效管理工作任務、活動與會議管理、工作訊息處理、如何劃分工作與生活界線以及遠端工作設備推薦。 如果你是遠端工作者,這篇文章可以提供你一些實用的建議。
Thumbnail
兩年前剛換到遠端工作時,因為轉換初期的不適應,還沒找到自己的工作節奏,導致第一個月都在焦慮中度過,不知道何時該休息。是讀了室友推薦的《遠距工作這樣做》後開始好轉。 這次重讀後,整理了書中以及自己實測經驗後對我很受用的3個觀點。如果你也是剛轉到遠端工作者,希望這篇能幫助到你。 顛覆工作習慣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