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興趣廣泛、不務正業、不安於室的女生。
一畢業就在人人稱羨的航空公司上班,其中也在本土及外商公司當過業務、行銷,後來還曾短期轉戰學術界,發現研究人類心理真是件有趣的事兒。
從小我的作文就很好,常被國文老師稱讚,貼在班級布告欄上,也是小學到高中的合唱團成員。
然而,興趣廣泛這件事,在長輩的眼裡,似乎不是件值得期許,可以拿來當榜樣的範例。
我爸那一代,走的路線是從一而終的:在同一家公司從送貨小弟做到總經理;我媽更是做生意做了2,30年直到退休。他們的人生,不曾有過考慮自己職涯興趣的選項這一part,所有的奮鬥,只是為了賺錢拿來養家活口。
我能理解,每個時代,要背負的代間原罪不盡相同,他們,有他們說不出來的苦。所以,對我這樣工作換來換去,又大跨行的,只想要找到能點燃內心熱情的工作,頗有點不以為然。
我也明白,所以,一向乖巧聽話的我,工作前10年,認份的在企業界,而且是父母認可的領域工作,只因為他們覺得那才是腳踏實地的人生型態,就算,那並不是我想要的。
而我,雖然一直以來在工作上算順利,也受到不少長官的欣賞提拔,但內心總覺得不快樂,似乎缺少了什麼,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直到幾年前開始接觸心理學、諮商,才開始往內探索自己,對於自己的性格特質,性向,有更進一步的體悟。
還記得打定主意想要念心理研究所時,已經是30而立的年紀了,還得辭職,還未結婚,可以想像當時受到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各方的質疑、"關切"如雪片般飛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我們公司一個櫃台,聽到我離職是為了念書,拋下一句話:
「哎喲 !你畢竟是女生,工作也好好的幹嘛辭? 念書? 念那麼多書幹什麼? 找個人嫁比較實際啦! 」
嗯哼,真不敢相信都21世紀的今日了,還是有2,30歲的女人這麼想。也罷,難怪直到今日,她還只是個櫃台總機而已。
這中間,徬徨躊躇是免不了的,最可怕的,是我周圍,沒有一個比較勇於跳脫現狀、想要擁有不一樣人生的人可商量,我只能自己摸索,到處撞牆,還會被各種似是而非的聲音給影響。
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真的非常孤獨。
你必須,心理素質要夠強、夠了解自己、夠想過自己的人生、夠能忍受孤單和挫折,才能繼續下去。還不保證成功。
而現在的我,完成了學業,接受過諮商訓練、也從事心理學的研究工作。此外,在讓自己經歷業務的溝通力、表達力、邏輯力、以及挫折忍受力訓練之後,我知道,將來我想要從事的職涯,還是能在自己擅長並且想做的事上,賺得收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對於像我這樣興趣廣泛,又想要生命過得充實有意義的人,從事單一工作型態,也許不是最適合的,其實我相信,世上還是有蠻多人和我一樣的情況,也許還在社會中載沉載浮,也許藏起自己最深層的渴望,若不是的話,現在「斜槓」一詞,怎就慢慢崛起了呢? 以往覺得不OK的觀點,現在也漸漸改變了,以後,多職人生,本身擁有多項專長,而不是仰賴一間公司存活,才會是在這社會能夠生存的王道。
關於斜槓,我目前也正在起步,步驟可以跟大家分享:
1. 認清自己:先盤點自己的專長與能力,如果不上班,你可以靠什麼養活自己? 這些技能最好也經過認證,例如自認文筆好的,真的有得獎或作品被刊登的經驗。
2. 自我培訓:我會去找相關的課程、講座、或社團,深入了解這些技能,或靠此技能吃飯的世界,是否真如自己所想? 別抱著天真的想法一頭栽進去。
3. 交圈內朋友:現在網路社群如此發達,從參加課程或社群都可以找到同好,不僅可以擴展自己的眼界,找到有共同目標的夥伴,還可以互相資源共享,互創商機。
4. 試試客戶是否會買單你的能力:我的經驗是有一段時期有特殊原因無法工作,於是試試在家接翻譯案,沒料到真的有翻譯社跟我合作,也更確認自己能夠靠著技能當成吃飯的傢伙。
而後來觸角也開始伸向文案、部落格寫手,距離我開始斜槓兩周時間,目前已經慢慢有人跟我合作,我感到非常開心,也感到十分忐忑,因為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摸索、洽談,但另一方面,發現原來只要肯踏出那一步,只要之前累積夠多,信念夠堅定,一切不是那麼遙不可及,凡事,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