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自信,不代表不會受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幾年有不少書籍與網站文章針對內向者的內心世界進行梳理與討探,慢慢開始扭轉大眾對於內向者的刻板印象,讓內向者試著發掘自己的潛在能力。
我覺得有很多專家學者開始重視性格特質,這是很好的事情,因為我自己就是內向者,不喜歡社交與安靜不愛說話的特質,一直被視為是人際關係與人生發展上的缺點,連自己也會這麼想,等到年紀漸長,經驗累積,才漸漸懂得欣賞自己的特質,善用自己的能力。現在有很多書籍與文章可以讓我們更早認識自己,或許可以讓更多人少走一些曲折的路。
讀完一些關於內向者的文章後,因為自己是內向的人可以感同身受與理解那些內容,同時也讓我開始好奇與自己性格光譜另一側的外向者,他們的內心世界應該也是與我們想像的不同,於是我也尋找了一些關於外向者的研究資料與文章,仔細閱讀後,果然發現有許多我們認知有所誤解的部分。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外向性與內向性,性格外向者的精力來源來自外在世界,例如各式各樣的社交活動、形形色色的人們、不同的場合和事物。長時間獨處或只與另一個人共處,或是在芋件事被置身事外,他們會感到不愉快。而性格內向者的特徵是他們的精力來源從自己的內在世界獲得,像是思考與觀念中獲得力量,但也容易受到外在世界的刺激影響,而產生不適感。
在我們認知的外向者,他們看起來活潑熱情、充滿自信、喜歡熱鬧、熱衷社交。在群體中,他們通常是被注目的焦點,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經常能夠表現出領導力,因此有研究發生外向者平均收入高於內向者大約10%。但,外向者也有一些我們認為的缺點,像是強勢、自大、沒定性、粗枝大葉、膚淺、只重外在等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3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阿飛的人生相談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94會員
208內容數
Hi 我是阿飛,在這裡你會閱讀到我專屬方格子平台的文章,也有首度嘗試的獨家音頻節目跟你聊人生的大小事,希望你會喜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實在無法理解,一個人沒多久前還一起討論你們的未來,為什麼現在卻可以毫無眷戀轉身遠去,就像是什麼都不曾發生過一樣。你的心一時還不知道該去哪裡,也找不到地方安放,因為你們的未來再也沒有相同目的地。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既然感到後悔,可以重新開始啊,可以轉身離開啊,可以改變自己啊,這些說法確實沒錯,然而,如果可以做到,他們或許也不會走到目前的地步,內心不會如此糾結。他們盡力試過跳脫那些否定的、負面的思考方式,可是往往事與願違,或是努力試著離開舒適圈,結果還是不盡人意,最後只能再退守自己的保護殼中。
我們經常聽到「人永遠不知道滿足」這句話,也經常會問人或自問「你活得快樂嗎?」、「怎麼樣才會快樂?」,相信這世上沒有多少人可以非常篤定說出自己很滿足、很快樂,我偶爾也會思考滿足與快樂,這看似單純卻複雜難明的問題。
你偶爾會憶起那些曾經,有時是那個人因為你討厭煙味躲在陽台抽菸的背影,也許是那個人面對你無理取鬧的要求時令人發噱的無奈表情,或許是那個人在你受到委屈時溫柔的擁抱,你彷彿還能感覺到那些溫暖的熱度。但,你不只分手的原因想不起,就連為什麼會在一起的理由都早已忘得一乾二淨。
農曆年後,大家的生活開始陷入疫情的陰影之中,今天想聊聊關於這件事的想法。
回想過去的自己,真的會發現人每到了一個年紀後思考邏輯與價值觀會漸漸改變。 二十歲時,覺得許多事物都是新鮮的,享受當下,肯吃苦也敢玩樂,卻也不想過著循規蹈矩、跟別人一樣的生活,但「自己想要什麼」永遠都是個問題。
你實在無法理解,一個人沒多久前還一起討論你們的未來,為什麼現在卻可以毫無眷戀轉身遠去,就像是什麼都不曾發生過一樣。你的心一時還不知道該去哪裡,也找不到地方安放,因為你們的未來再也沒有相同目的地。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既然感到後悔,可以重新開始啊,可以轉身離開啊,可以改變自己啊,這些說法確實沒錯,然而,如果可以做到,他們或許也不會走到目前的地步,內心不會如此糾結。他們盡力試過跳脫那些否定的、負面的思考方式,可是往往事與願違,或是努力試著離開舒適圈,結果還是不盡人意,最後只能再退守自己的保護殼中。
我們經常聽到「人永遠不知道滿足」這句話,也經常會問人或自問「你活得快樂嗎?」、「怎麼樣才會快樂?」,相信這世上沒有多少人可以非常篤定說出自己很滿足、很快樂,我偶爾也會思考滿足與快樂,這看似單純卻複雜難明的問題。
你偶爾會憶起那些曾經,有時是那個人因為你討厭煙味躲在陽台抽菸的背影,也許是那個人面對你無理取鬧的要求時令人發噱的無奈表情,或許是那個人在你受到委屈時溫柔的擁抱,你彷彿還能感覺到那些溫暖的熱度。但,你不只分手的原因想不起,就連為什麼會在一起的理由都早已忘得一乾二淨。
農曆年後,大家的生活開始陷入疫情的陰影之中,今天想聊聊關於這件事的想法。
回想過去的自己,真的會發現人每到了一個年紀後思考邏輯與價值觀會漸漸改變。 二十歲時,覺得許多事物都是新鮮的,享受當下,肯吃苦也敢玩樂,卻也不想過著循規蹈矩、跟別人一樣的生活,但「自己想要什麼」永遠都是個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內向者雖然在社交上可能需要更多獨處時間,但他們能夠敏銳地感知他人的需求,並在一定的社交環境中找到成就感。職業選擇不僅需考量個性,還需重視能力、興趣及價值觀的配合。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互動優勢,透過自我覺察與調整,內向者同樣可以在職場中找到滿足。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你是一個內向者嗎?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 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Thumbnail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
Thumbnail
例如,外向者喜歡說話,內向者卻喜歡透過文字細細的溝通;外向者喜歡一大群朋友熱熱鬧鬧,內向者只喜歡一兩個好朋友深入的交流。 若將自身的能量形容為電池,外向者充電的方式是約一群朋友去KTV高歌,但這對內向者而言卻是極度消耗能量,只會讓他最後精疲力盡。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內向者雖然在社交上可能需要更多獨處時間,但他們能夠敏銳地感知他人的需求,並在一定的社交環境中找到成就感。職業選擇不僅需考量個性,還需重視能力、興趣及價值觀的配合。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互動優勢,透過自我覺察與調整,內向者同樣可以在職場中找到滿足。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你是一個內向者嗎?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 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Thumbnail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
Thumbnail
例如,外向者喜歡說話,內向者卻喜歡透過文字細細的溝通;外向者喜歡一大群朋友熱熱鬧鬧,內向者只喜歡一兩個好朋友深入的交流。 若將自身的能量形容為電池,外向者充電的方式是約一群朋友去KTV高歌,但這對內向者而言卻是極度消耗能量,只會讓他最後精疲力盡。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