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3|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他就是愛氣森森、媽媽心好累!

之前跟大家分享過,遇到孩子情緒亂流時,我的處理方式是靜靜的陪伴,不會在孩子表示需要我的擁抱之前,就主動抱孩子,讓孩子擁有最多的自我空間,尊重他何時需要我、以何種方式需要我。
今天跟大家分享晉級版,已經踏入兩歲的幼童,俗稱豬狗嫌的年紀,海內外馳名的 The Terrible Two!當幼童在情緒亂流時,到底成年人可以怎麼做呢?
其實方法還是大同小異:我用同理的情緒陪伴,不主動提供擁抱、不主動提供解決方法、不主動討論現在狀況,就很單純的先陪伴他,渡過這個突然出現的不美好情緒。
分享一個家庭影片:
這是某天,我和跳跳糖正開開心心準備要去公園玩、踏出門的前一刻,跳跳糖突然大哭,正在開門的我,並沒有看到他發生了什麼事情才哭,聽到哭聲,只有「傻眼」兩個字可以形容自己當下的情緒。
我就安靜的坐下,在一邊等(敵不動我不動),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糖董指令:
「不要媽媽坐在那邊」,於是我往後退,坐到瑜珈墊上面
「不要媽媽坐在mat」,於是我換位置,坐到沙發上面
「不要媽媽坐在sofa」,於是我站起來,就站在客廳中間(似乎被兒子罰站了)
然後,糖董就停下來不要不要的指令,只剩下繼續哭。
再過了幾分鐘的時間,他突然說:「轉轉轉」
我也不知道是跳跳糖要我轉圈圈,還是要我繞著他轉,還是要做什麼其他跟轉有關的事?我看到腳邊有一個可以轉的玩具齒輪,我就彎下、坐在地上轉它,並且說「轉轉轉」。
非常奇妙的,跳跳糖就不哭了,並且也坐到我的腳上,說他也要轉。於是我們就和平的一起轉轉齒輪,莫名其妙地結束了這一個回合的情緒亂流。
為什麼在跳跳糖大哭、恣意指示我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時,我都隨他的指示做,甚至最後有點被他罰站了呢?
因為我很清楚跳跳糖正在情緒亂流裡,在這麼混亂的情緒裡,無法思考的狀況很正常,他可能完全沒有想過要我做什麼,他只是在發洩,而他要我做的事情,我覺得非常無傷大雅,坐這裡、坐那裡、甚至是站著,都不是什麼很嚴重的事情,我既然願意做,我就可以配合。
我也非常清楚我願意配合的原因是:我希望用最短的時間陪伴他渡過情緒亂流,如果配合一下這些指令,可以讓我們倆共處的空間更快恢復和平,那我當然樂意呀!而最後的轉轉轉指令,我是挑選我認為我想做的去做,沒有委屈自己。
我可以想像有些家庭,遇到像我們家這樣的狀況時,媽媽會說:「這也是我家,我想坐哪就坐哪!」當媽媽的確不用委屈自己,這種回答也是誠實的回答,不是錯的,只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媽媽想講理,但孩子還不到可以冷靜理性溝通的狀況,往往變成對牛彈琴,還很容易因為孩子繼續處在崩潰狀況、甚至因為媽媽的反應而情緒更加高漲,造成媽媽心更累。
講理,要在所有人都冷靜的時候才有效。
這個準則,不只是對小孩,對你對我都是一樣的。面對孩子完全不冷靜的情況,要求他聽成年人說道理,孩子完全聽不進去。
生氣的時候,大腦開啟了下層組織來面對情緒,然而我們在講道理時,所使用的邏輯思考、同理分析等等,都是靠大腦的上層組織處理的,孩子在生氣的時候,只開啟大腦的下層組織,當然是無法用道理溝通的。
遇到這種狀況時,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恢復冷靜,停止使用大腦下層組織理解外界事物,並且能漸漸開啟大腦上層組織,用理性、同理、邏輯去思考,事情怎麼處理會更妥善。
在我家發生的狀況劇裡,因為我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造成跳跳糖突然情緒激動,我也理解跳跳糖才兩歲而已,即使他已經有不錯的語言能力了,要求他「好好說到底要什麼」或是在冷靜過後說明「剛剛到底發生什麼事情」,都是超過他年齡的要求。
所以這個事件,結束了就結束了,我沒有再找他討論。
也有家長會問我,這種隨他指示去做的狀況,會不會養成小霸王?
以我的狀況,我很肯定不會!因為當時所有他的要求,都跟我們家庭原則無關,如果他提出和家庭原則相衝突的要求,我就會以同理他想要的方式、肯定地拒絕他。原則就是原則,不能隨意打破的才是原則,在我們家,通常是跟安全相關的,像是:不能自己跑過馬路,不能自己開瓦斯爐。
而我們那天發生的狀況,都不是這些安全相關的情形啊!
兩歲豬狗嫌的年紀,或許是家長太急著希望孩子「好好說」、「不要無理取鬧」,但這兩個要求,對於孩子而言,是困難的,他們不是故意不好好說,他們的大腦只開啟下層組織,很難有條理的好好說,也因為大腦不是處於理性的狀態,根本沒有辦法做出理性的行為,只能做出一些很本能性的:哭泣、踢腳等等動作。 對了,那什麼時候孩子的大腦發展,才能走到可以輕鬆開啟上層組織,好好用理性溝通呢?科學家有給答案唷!人類的大腦成熟時間,約莫是25歲的時候!知道了這個這麼遙遠的數字以後,爸爸媽媽要不要就別再跟孩子一般見識了,畢竟,他們還在發育、往成熟之路,一步步靠近呀!
最後,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一家好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