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緒化、情緒話、情緒意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面對孩子崩潰的情緒,除了平靜的陪伴,你還能做什麼?

raw-image

一言以蔽之:『積極同理』他的情緒

面對孩子崩潰的時候,尤其當孩子已經會講話、表達情緒時,崩潰的時候常常伴隨出現很多情緒話:Ex. 我要打破所有的杯子、我要打死你、把玩具都丟掉......

通常這些情緒話,是事發的起點:例如你跟他說杯子要輕輕放好,平常都沒事,今天突然暴走,然後就說要打破所有的杯子。

這時候,你通常會怎麼做呢?

通常你是不是就一邊平靜的陪伴她發洩情緒,但同時會告訴他:杯子不能打破....之類的界線教育。

我以前也是這樣,我認為我已經同理他的情緒了,但是是非對錯還是要踩著界線,所以我會在當下「順便」告訴他哪些是我不能接受的事。

結果勒?當然就愈演愈烈啊!彷彿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在一桶油澆在火上,每說一句、小孩的火氣就更大、更瘋狂踢腳、更大聲尖叫。

後來,我在RIE大師Janet Lansbury的podcast中找到啟悟!

原來,只需要向孩子表達「我聽到你的意見了」並不是認同孩子可以做哪些行為,而是單純的「我聽到了」就可以了。

像前幾天,跳跳糖中午休息時間不願意在房間玩,他跑出來在客廳大發脾氣,我就坐在地上,聽他說話;

我不要在自己的房間!
我要把房間的門弄破掉!
要把帳篷通通剪破!

我就純粹的附誦:我聽到你不要在你的房間裡,我聽到你想把房間的門弄破掉,我聽見你想要剪破你的帳篷......

我都沒有同意他可以做這些行為,這些行為都是他想要做,我單純聽見了,這樣而已。

這裡也要注意一下,我不是只有說:『我聽到了』而已。我有複誦他說出來的話,在這個同時,我也只有複誦他說出來的話。

我並沒有多幫他解釋他的情緒,並沒有說:「你不想在你的房間所以你很生氣。」類似這些我個人判斷的詮釋都沒有出現,非常簡單的,就指示讓他知道,他說的話我都有聽見了,所以我可以重複地把他的話說出來。

當我開始聽見他的情緒意見,他發怒的時間長度逐漸縮短,除了上次我不合理的要求造成我們吵架以外,跳跳糖現在爆走時間很難超過15分鐘,我感覺他在情緒意見被接收後,有點找不到繼續生氣的動機,所以暴走事件常常簡單結束。

講到這裡,就會有家長接著問:「那如果他不只是說說而已,直接動手執行破壞性的動作呢?」

破壞和暴力都是我不認同的,所以我一定會立刻阻止他。

我會繼續聽見和複誦出他的情緒意見,然後確實地用我的手、腳或是身體,把他想要丟或是弄壞的東西穩固好或移開。把他想要丟或是弄壞的東西穩固好或移開。立即地阻止他,而不是說「你不可以......」,是直接用行動阻止,不讓他有機會可以破壞東西。

如果他想要打我或踢我,我會快速退兩步到他碰不到我的地方,如果他持續進攻,我會貼身抱住他,用我的身體抱著他想打我的肢體,讓他不能打到我,即使因此他更生氣,我都還是會穩穩地抱住他。

我不會在這時候跟他說道理,告訴他我不允許所以我做了何種行動,行動已經代表了我的立場,而他藉由我的行動就知道我是不允許的。如果因為我的行動讓他火氣高升,這時候我不會再多做什麼,就只會陪伴和等待,如果有需要抱著他確保沒有暴力事件,我就會抱著他直到她情緒完全過去。

因為不行發生的破壞事件就是不行發生,但是情緒不論如何都可以發生,情緒不用被解決或抑制。被禁止、抑制的是破壞和暴力的行為而已。

真心分享也鼓勵,接納孩子的情緒意見,是積極的同理他的感受,但是,不表示你同意他的行為,你只是在展示,你對他情緒的接納而已。

而這個方法,如果你能夠從今天開始試試,我相信,孩子的情緒穩定度,會一步一腳印的,慢慢愈來愈好的。

最後,不論你的家庭需不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今晚、一家好睏。

▌各平台收聽🔍【糖果家好好睡】請點→ https://linktr.ee/haohaokunn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多多分享,也給我拍拍手的鼓勵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的沙龍
76會員
264內容數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2024/11/15
最近聽介亭老師、綠豆爸講阿德勒,學到用「鼓勵」分別「讚美」的不同,覺得很受用! 我自己執行了幾年「不空泛讚美小孩」之後,現在有點偷懶放鬆,有時候也會就給予兒子「好棒」的讚美,因為我發現,大兒子在我長期練習 #具體讚美、或是 #正面鼓勵 後,對於空泛讚美不太買單了!
Thumbnail
2024/11/15
最近聽介亭老師、綠豆爸講阿德勒,學到用「鼓勵」分別「讚美」的不同,覺得很受用! 我自己執行了幾年「不空泛讚美小孩」之後,現在有點偷懶放鬆,有時候也會就給予兒子「好棒」的讚美,因為我發現,大兒子在我長期練習 #具體讚美、或是 #正面鼓勵 後,對於空泛讚美不太買單了!
Thumbnail
2024/11/02
說了那麼多,我到底想要告訴艾蜜莉亞什麼呢?我想告訴她,身為父母困難的部分是:如何在眾多建議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文化支持網絡,她當然非常享受成為孩子的母親,我也相信她當他相信他的右腦、讓感情和同理心流露,她完全有能力與席維雅建構出良善的安全依附關係,她會理解席維雅獨特的溝通方式。
Thumbnail
2024/11/02
說了那麼多,我到底想要告訴艾蜜莉亞什麼呢?我想告訴她,身為父母困難的部分是:如何在眾多建議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文化支持網絡,她當然非常享受成為孩子的母親,我也相信她當他相信他的右腦、讓感情和同理心流露,她完全有能力與席維雅建構出良善的安全依附關係,她會理解席維雅獨特的溝通方式。
Thumbnail
2024/11/01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書 Raising A Secure Child by Kent Hoffman, Glen Cooper, and Bert Powell。所有列為作者的心理醫生,都有數十年與不同的孩子和家庭的臨床經驗。他們主要的研究領域都圍繞在以科學的方式探討安全依附關係
Thumbnail
2024/11/01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書 Raising A Secure Child by Kent Hoffman, Glen Cooper, and Bert Powell。所有列為作者的心理醫生,都有數十年與不同的孩子和家庭的臨床經驗。他們主要的研究領域都圍繞在以科學的方式探討安全依附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之前團體遇到一個狀況,孩子生氣而發狂動手打媽媽,情緒失控其實不只一次,家長很無奈,明明已經對孩子很好了,明明就沒有不愛孩子,為什麼孩子可以打爸媽,為什麼學校老師天到晚打電話來說孩子的問題,到底我可以怎麼辦? 記得之前跟海蒂聊天,他說孩子是自己生的,沒辦法塞回去,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之前團體遇到一個狀況,孩子生氣而發狂動手打媽媽,情緒失控其實不只一次,家長很無奈,明明已經對孩子很好了,明明就沒有不愛孩子,為什麼孩子可以打爸媽,為什麼學校老師天到晚打電話來說孩子的問題,到底我可以怎麼辦? 記得之前跟海蒂聊天,他說孩子是自己生的,沒辦法塞回去,
Thumbnail
當我們「快抓狂了」,那就是行為路徑已經在我們無法控制的狀況下直奔身體動作,我們只能煞車!停!注意!覺察!逆回去想! 該如何對話?充滿安全感的對話?達到共同目的的對話?成為關鍵對話?#開口就說對話 是本值得反覆練習的好書
Thumbnail
當我們「快抓狂了」,那就是行為路徑已經在我們無法控制的狀況下直奔身體動作,我們只能煞車!停!注意!覺察!逆回去想! 該如何對話?充滿安全感的對話?達到共同目的的對話?成為關鍵對話?#開口就說對話 是本值得反覆練習的好書
Thumbnail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Thumbnail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Thumbnail
最近閱讀了丹尼爾席格(腦神經專家)的書。 內容提到: 易怒、不耐煩是「過去包袱」的行為表象,正視它才能不受操控。 當我們心煩意亂時,總是試圖去控制孩子的情緒和行為,但事實上,引發我們情緒的往往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受自身的內在經驗所綑綁。 1、掉頭就走 2、不聽不理我 3、東西翻倒在地上 4、哭鬧
Thumbnail
最近閱讀了丹尼爾席格(腦神經專家)的書。 內容提到: 易怒、不耐煩是「過去包袱」的行為表象,正視它才能不受操控。 當我們心煩意亂時,總是試圖去控制孩子的情緒和行為,但事實上,引發我們情緒的往往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受自身的內在經驗所綑綁。 1、掉頭就走 2、不聽不理我 3、東西翻倒在地上 4、哭鬧
Thumbnail
傍晚回到家之後,我請他先把學校用的餐碗收給我,跳跳糖東摸西摸的一下要唱一首歌給我聽,一下要再排一下玩具,中間我有碎念他:「快點快點,再拖等等會沒時間講故事~」但這孩子依然在自己的世界裡。 跳跳糖馬上問我為什麼? 跳跳糖馬上哀號:「我不想要我們家有時鐘!」 今天真的很順利! 就只是陪他哭。
Thumbnail
傍晚回到家之後,我請他先把學校用的餐碗收給我,跳跳糖東摸西摸的一下要唱一首歌給我聽,一下要再排一下玩具,中間我有碎念他:「快點快點,再拖等等會沒時間講故事~」但這孩子依然在自己的世界裡。 跳跳糖馬上問我為什麼? 跳跳糖馬上哀號:「我不想要我們家有時鐘!」 今天真的很順利! 就只是陪他哭。
Thumbnail
那天在公園,跳跳糖跑上跑下的玩耍,玩得太嗨了,就尖叫了起來。 我一聽到馬上站了起來,走上遊戲物件,找到兒子,在他旁邊說:「我們說過有人在旁邊不能尖叫,我剛剛聽到你太開心忍不住尖叫了,我帶你離開。」說完,我就把跳跳糖抱起來帶走。 不當吼媽的第一步:不聲控制止小孩、行動禁止不說教
Thumbnail
那天在公園,跳跳糖跑上跑下的玩耍,玩得太嗨了,就尖叫了起來。 我一聽到馬上站了起來,走上遊戲物件,找到兒子,在他旁邊說:「我們說過有人在旁邊不能尖叫,我剛剛聽到你太開心忍不住尖叫了,我帶你離開。」說完,我就把跳跳糖抱起來帶走。 不當吼媽的第一步:不聲控制止小孩、行動禁止不說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