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句話,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好好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陣子工作上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本來要幫忙安排主管去領獎的我,在跟主辦單位協調的過程中,因為不確定是否如同往年有給予每家企業致詞時間以及時間長短,於是發了信詢問主辦單位的聯絡人。
後來收到聯絡人回覆信件內容是:「您好 有,得獎通知信有寫喔」,其實我當下看完還是不知道到底有幾分鐘的時間,加上信件當中沒有稱呼也沒有結尾署名,看起來收件人應該是很迅速地回覆了這封信。
收到信的當下,自己的確覺得有些羞赧又有些被責備的感覺,於是馬上叫出得獎通知的信件來看,來確認到底有幾分鐘的致詞時間,心裡想著自己怎麼會這麼粗心,雖然反覆看過通知信幾次後居然沒看到這項。但另一方面卻也心想著,同樣的一句話,如果換種方式講,會不會讓身為收件人(有些理虧的我)的心情或感受又會有些不同呢?又同樣花時間要寫一句話,如果對方直接告訴我有致詞橋段時間是幾分鐘,不是也同樣花一樣的時間但確有更好的溝通效果嗎?
我自己在心裡揣想了好幾個答案,包括:「您好!今年同樣有致詞時間,大會給的時間為X分鐘,請您參考!」(簡短有力的回覆)或是「您好!今年如同往年有致詞時間,時間長度為X分鐘,詳細內容請參見得獎通知信第X頁,謝謝!」(可以隱隱告訴我自己沒看清楚內容的回覆),無論是哪一種,可能都會比我原先收到的版本要來得有直接且有效的溝通效果。
我想起了喜歡的詩人馬雅‧安哲羅(Maya Angelou)的一句話:「我理解到的是,人們會忘記你說過什麼﹑做過什麼,但他們永遠不會忘記你帶給他們的感受。」(“I've learned that people will forget what you said, people will forget what you did, but people will never forget how you made them feel.” ― Maya Angelou)
無論在日常溝通或工作上,或許我們都不該看輕每一句話的重量,還有那句話將在其他人的心中激起多大的漣漪。那麼,在每次我們開口或下筆前,或許更能夠以更溫柔的口吻或視角,給予面前或螢幕那端的人,我們所懷抱的溫暖和理解。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icia 從去年從代理商離職後,好不容易在疫情期間找到了正職行銷工作,無論是公司的品牌、福利、待遇都不錯,工作內容也是自己喜歡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上工三個月,感覺跟主管合作總是卡卡的。
在新冠肺炎時期,許多人為了避免人群,選擇在家叫外賣,最常使用的平台應該不外乎是UberEats或Foodpanda。不知道你使用的體驗如何呢?是否有曾經送錯餐點、餐點湯汁溢出讓一碗麵變成半碗麵或是餐點被送到其他人家的經驗?
金凱瑞主演的電影《沒問題先生》(Yes Man),內容講述身為銀行核貸人員男主角的卡爾因為跟前妻離婚心情鬱悶,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來,只會窩在家裡看DVD,連好朋友的訂婚派對都錯過了。後來因為加入了強調對任何機會都說好(Yes)的激勵大會,開啟了因為說「好」而引發的一連串體驗,也可以給職場人一些啟發。
隨著暑期實習開始,或是畢業生初入職場,有很多人找工作的方式跟找餐廳一樣,往往太過看重網路上的評價,或是過度在意工作職缺的品牌、薪水或福利,而忽略很重要的一件事──一開始一起工作的主管、同儕、工作環境所形塑的習慣,往往會跟著自己走上之後的職涯路,而成為個人職場品味的一部分。
許多新鮮人剛從學校的環境中步入社會,還帶著校園中那種單純浪漫的想像,覺得應該可以在職場中大展身手,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上的希望其實都有可能,但都基於很多前提,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你必須先是個同事,才有資格當別人的朋友。 此話怎說呢?
如果你有搭乘Uber的經驗,應該非常習慣一上車,多數駕駛也不會特別問,就按著導航行駛,反正一開始的車資已經敲定,走哪條路都一樣,只要能到目的地就好。 但是,職涯也能如開車一樣自動導航嗎?
Alicia 從去年從代理商離職後,好不容易在疫情期間找到了正職行銷工作,無論是公司的品牌、福利、待遇都不錯,工作內容也是自己喜歡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上工三個月,感覺跟主管合作總是卡卡的。
在新冠肺炎時期,許多人為了避免人群,選擇在家叫外賣,最常使用的平台應該不外乎是UberEats或Foodpanda。不知道你使用的體驗如何呢?是否有曾經送錯餐點、餐點湯汁溢出讓一碗麵變成半碗麵或是餐點被送到其他人家的經驗?
金凱瑞主演的電影《沒問題先生》(Yes Man),內容講述身為銀行核貸人員男主角的卡爾因為跟前妻離婚心情鬱悶,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來,只會窩在家裡看DVD,連好朋友的訂婚派對都錯過了。後來因為加入了強調對任何機會都說好(Yes)的激勵大會,開啟了因為說「好」而引發的一連串體驗,也可以給職場人一些啟發。
隨著暑期實習開始,或是畢業生初入職場,有很多人找工作的方式跟找餐廳一樣,往往太過看重網路上的評價,或是過度在意工作職缺的品牌、薪水或福利,而忽略很重要的一件事──一開始一起工作的主管、同儕、工作環境所形塑的習慣,往往會跟著自己走上之後的職涯路,而成為個人職場品味的一部分。
許多新鮮人剛從學校的環境中步入社會,還帶著校園中那種單純浪漫的想像,覺得應該可以在職場中大展身手,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上的希望其實都有可能,但都基於很多前提,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你必須先是個同事,才有資格當別人的朋友。 此話怎說呢?
如果你有搭乘Uber的經驗,應該非常習慣一上車,多數駕駛也不會特別問,就按著導航行駛,反正一開始的車資已經敲定,走哪條路都一樣,只要能到目的地就好。 但是,職涯也能如開車一樣自動導航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善意、溝通—時常會忘記,再一次提醒自己。 當自我糾結一件還沒發生的事時,朋友一句「那是溝通的問題」,如雷貫耳。接著又說到調解的成功與否在於雙方是否善意的態度。 有了這份提醒,我想練習善意溝通。 對某人有「誤會」,或許是我太直觀又片面地思考,畢竟我之前認識的這人有讓人敬佩之處,雖然這
比起忘記一個人,想忘記的可能只是想起來有點刺痛或者充滿苦笑的記憶而已。
Thumbnail
任何言論都有可能逐漸發酵,對話有時候不見得是相互理解, 我把別人的話語,放在心裡的什麼位置? 即便這個影響不是太大,卻是份無形的力量, "表達形式不同,即便意思相同,意義也會完全不同"。
Thumbnail
前幾天收到一位同學的訊息,收到訊息的當下正好在忙,加上整個周末因為回鄉下去掃墓了,都在忙著照顧家中長輩,沒有及時回覆對方。 在暫且擱置未回覆的當下,一段我和這位同學的對話浮出我的腦海。那是時隔一年多的某天晚上,似乎是因為某事再次與她連絡上。然而在那一個電話中,對方先是委屈巴巴抱怨說我們倆斷了聯繫,
不明白為什麼講話的時候突然被削,莫名其妙地就被冒犯了?那是因為自己太熱情太善良了。你太想讓氛圍變得很好,所以你委屈自己去逢迎別人,然後那些沒有眼光沒有見識的人,就認為你是示弱了,是可以隨便拿揑的!而你本來是可以高高在上的! 酒同知己飲、詩向會人吟。要記住有些人真的和你是有差距、高度不同的。保持距離
週一半天我幾乎沒有回應她 以前我都是秒讀秒回 但我想了好久好久 該跟她說她說的那個點 剛好踩到我最痛的地方嗎? 想了又想~如果決定要退回朋友 那就什麼都不用講了~ 我很明白她的個性不可能改了 我為她改變~做得也沒辦法跟她一樣 就像要離職~也只會謝謝老闆的照顧 但她也不是真的什麼壞
Thumbnail
有禮貌的人都會專心聽你說完才會回話,但對方其實不知道你說完了沒有,這件事只有你自己知道,因此說完以後補一句我說完了,或以上是我的報告,完畢,這是對聽者的禮貌。 為了要說出:「我說完了。」也可避免說話沒完沒了,開始無限迴圈,反而讓對方聽的不耐煩,適得其反。 選擇持續不停說話,希望能藉此掌握對話
Thumbnail
每個時段都有它的意義,這是多年前一位女同學告訴我的話。 她是回應我對人生遺憾的惋惜及沒有永恆這件事的感受。 這也是我前日清晨醒來,腦海裡浮現的話。 決定了人對於每個時刻的正向想法,母親是每天的問安。 昨天我告訴她,您有退休金,有可以走的腳,有外傭及女兒,有自己的房子, 您只需要對抗身體的慢
Thumbnail
忘記談何容易,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徹底釋懷的勇氣。 如果忘記太難,那只願我們都能在仍然懷念的日子裡,坦蕩心安。 Sometimes it is hard to forget, not everyone has the courage to completely let go. If it is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善意、溝通—時常會忘記,再一次提醒自己。 當自我糾結一件還沒發生的事時,朋友一句「那是溝通的問題」,如雷貫耳。接著又說到調解的成功與否在於雙方是否善意的態度。 有了這份提醒,我想練習善意溝通。 對某人有「誤會」,或許是我太直觀又片面地思考,畢竟我之前認識的這人有讓人敬佩之處,雖然這
比起忘記一個人,想忘記的可能只是想起來有點刺痛或者充滿苦笑的記憶而已。
Thumbnail
任何言論都有可能逐漸發酵,對話有時候不見得是相互理解, 我把別人的話語,放在心裡的什麼位置? 即便這個影響不是太大,卻是份無形的力量, "表達形式不同,即便意思相同,意義也會完全不同"。
Thumbnail
前幾天收到一位同學的訊息,收到訊息的當下正好在忙,加上整個周末因為回鄉下去掃墓了,都在忙著照顧家中長輩,沒有及時回覆對方。 在暫且擱置未回覆的當下,一段我和這位同學的對話浮出我的腦海。那是時隔一年多的某天晚上,似乎是因為某事再次與她連絡上。然而在那一個電話中,對方先是委屈巴巴抱怨說我們倆斷了聯繫,
不明白為什麼講話的時候突然被削,莫名其妙地就被冒犯了?那是因為自己太熱情太善良了。你太想讓氛圍變得很好,所以你委屈自己去逢迎別人,然後那些沒有眼光沒有見識的人,就認為你是示弱了,是可以隨便拿揑的!而你本來是可以高高在上的! 酒同知己飲、詩向會人吟。要記住有些人真的和你是有差距、高度不同的。保持距離
週一半天我幾乎沒有回應她 以前我都是秒讀秒回 但我想了好久好久 該跟她說她說的那個點 剛好踩到我最痛的地方嗎? 想了又想~如果決定要退回朋友 那就什麼都不用講了~ 我很明白她的個性不可能改了 我為她改變~做得也沒辦法跟她一樣 就像要離職~也只會謝謝老闆的照顧 但她也不是真的什麼壞
Thumbnail
有禮貌的人都會專心聽你說完才會回話,但對方其實不知道你說完了沒有,這件事只有你自己知道,因此說完以後補一句我說完了,或以上是我的報告,完畢,這是對聽者的禮貌。 為了要說出:「我說完了。」也可避免說話沒完沒了,開始無限迴圈,反而讓對方聽的不耐煩,適得其反。 選擇持續不停說話,希望能藉此掌握對話
Thumbnail
每個時段都有它的意義,這是多年前一位女同學告訴我的話。 她是回應我對人生遺憾的惋惜及沒有永恆這件事的感受。 這也是我前日清晨醒來,腦海裡浮現的話。 決定了人對於每個時刻的正向想法,母親是每天的問安。 昨天我告訴她,您有退休金,有可以走的腳,有外傭及女兒,有自己的房子, 您只需要對抗身體的慢
Thumbnail
忘記談何容易,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徹底釋懷的勇氣。 如果忘記太難,那只願我們都能在仍然懷念的日子裡,坦蕩心安。 Sometimes it is hard to forget, not everyone has the courage to completely let go. If it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