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察日記:當社會習慣隨便歸咎於老師,我會這樣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現代社會有一個怪現象。當出現跟教育有關的悲劇,例如這宗同學墮樓的事件,社會大眾就總有人會歸咎於老師,多半會引伸到自己跟老師相處的不愉快經歷。
上述新聞事件的評論摘錄
再加上各大討論區不時出現的引戰貼文,說老師人工高福利好不辛苦,說讀不成書的人才去做老師云云。然後總有不服氣的教師同工,氣沖沖地回覆「老師的難處已經夠多,還要被指摘,太不公平了吧?我們的工作那麼重要,沒有教師,社會文明就不能進步,你覺得當老師那麼輕鬆又不用負責任,為什麼自己不入行?而且學校自有校規,下次他又犯別的事,我又不能記他缺點了嗎?他覺得做事沒有後果,長大後危害社會,不又是我的錯嗎?」
這些都是我或其他同工真實說過的話。以前,我就是那個會生氣,會回覆這些極端言論的正義使者。現在抽身來看,發現以前會這樣想的自己,本來出於自我保護,看起來好像無甚不妥,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情緒勒索——我的責任重大,所以你不能說我的不是;我為你教好子女,所以你不能質疑我的教育方法;校有校規,不服氣就轉校,他選擇自殺關我甚麼事?


現在的我會這樣做:

1. 不看評論區

無論什麼新聞,大家都明白評論區根本沒有精闢獨到的見解,多半是冷血和偏見。看完這個貼文,就滑滑手指去看其他有益身心的文章吧。

2. 無視偏激留言

那些評論者在求學期間沒有遇上好老師,是他們不幸。無論你怎麼駁斥,都無法改變他們慘痛的童年回憶。相信我們人生路上總遇過隨隨便便,當作自己是絕對權威的壞老師,但我們選擇記住其他美好的回憶,不受這些壞過去左右,是我們選擇了好好過人生。他人要怎樣過自己一生,就由他們自己決定吧。
朋友,我教學可是要收費的,還收很貴呢!才不會免費留言教你如何好好做人。

3. 君子求諸己

作為教育者,要常常自我反省。如果看到這些留言,現在的我可以回到自己身上——如果我是那個老師,我可以怎樣做得更好?例如平日多關心學生需要、在記缺點前先聆聽學生的自我辯解。最重要是,我會提醒自己,每個人(不止是教師)說的每句話,都可以拯救一個人;或讓人墮進深淵。這篇文章,就是我讀到他人的評論後一次自我反思。
那麼就要任由社會其他人不斷詆譭我們的行業了嗎?不能主動做些什麼嗎?
對啊,每個行業,每做一件事,無論對社會有多大益處,都會受到別人非議。你可以做的,就是用心教好自己的學生,讓未來社會中,少一個因為跟老師有不愉快經歷而極力詆譭老師的人。
本文為文學作品,部分內容為虛構想像,無意煽動顛覆任何政權。不應視為任何法律案件的證據或證供。
歡迎追蹤:

PS:評論區中亦有不少認為自殺有多方面成因的正常人留言,本文只摘錄極端例子作為寫作靈感。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24小時求助熱線︰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2222
撒瑪利亞會熱線(多種語言)︰28960000
生命熱線︰2382000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小時精神健康熱線諮詢服務):24667350
明愛向晴熱線:18288
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噏」:http://www.openup.hk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由小一教到中六,由精英班教到特殊需要,由實習教師做到教師培訓。離開前線卻從未放棄教育體制,紀錄一下多年來的觀察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X老師要我寫一封悔過書,交待在中文堂上看書的原因。我在中文堂看書的原因是你在鬧人,不是在教書,我對你有多辛苦備課,晚上改簿改到很夜沒有興趣,不關我事。」如果你也會對學生說:「老師很辛苦,所以你要努力讀書」,原來已經落入了情緒勒索。來讀讀這篇文章,了解教育環境中的情緒勒索及紓壓方法。
近年,社交網絡興起一陣「studygram」風氣。在學生會開一個公開的戶口,在個人簡介中說明自己的現有學歷、學習目標等。Studygram不只在中學生之間流行,也有大學生會用作紀錄閱讀reading和寫論文的進度。而且戶口足跡遍佈全球。
有一次閱讀課,我正忙着改簿,要趕在放學前派回給學生改正,沒留意幾個比較頑皮的學生正互相打眼色,然後,其中一個學生舉手問我:「老師,你為甚麼不看書?」
「今天X老師要我寫一封悔過書,交待在中文堂上看書的原因。我在中文堂看書的原因是你在鬧人,不是在教書,我對你有多辛苦備課,晚上改簿改到很夜沒有興趣,不關我事。」如果你也會對學生說:「老師很辛苦,所以你要努力讀書」,原來已經落入了情緒勒索。來讀讀這篇文章,了解教育環境中的情緒勒索及紓壓方法。
近年,社交網絡興起一陣「studygram」風氣。在學生會開一個公開的戶口,在個人簡介中說明自己的現有學歷、學習目標等。Studygram不只在中學生之間流行,也有大學生會用作紀錄閱讀reading和寫論文的進度。而且戶口足跡遍佈全球。
有一次閱讀課,我正忙着改簿,要趕在放學前派回給學生改正,沒留意幾個比較頑皮的學生正互相打眼色,然後,其中一個學生舉手問我:「老師,你為甚麼不看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段高中生與老師起衝突的影片,學校沒有告知代課老師班級與該學生的情況。 作為短期代課老師,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該如何是好呢?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輔導者在面對自殺個案時的回應與感受,分析個案的情緒與心理狀態,探討如何建立信任的關係與情感連結。文章強調理解個案的痛苦、孤獨和過去經歷的重要性,並提出多種真誠的回應方式,以幫助個案走出心理陰霾,並尋找生活的意義。透過誠懇的交流,輔導者能夠更有效地支持自殺風險者,進而達成更好的輔導。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某高中情障生攻擊老師事件引發社會對情障生教育的反思。這篇文章探討了同儕學習如何能幫助情障生克服攻擊性問題。透過案例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教師如何善用班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如何幫助班上的情障孩子的一些建議。並以作者自身經驗來分享如何處理情障生的問題。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課堂失控的影片在網路瘋傳,如果你也點開了,就不要再傳了,因為名字很清楚地被說出來,這樣很傷所有人的隱私。 就像志恆心理師前輩說的,如果我們需要的是輔導特殊需求的孩子,那那我們可以來想想,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最近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的臺北高中生打老師影片,在學生與老師的衝突中,反映了師生之間的矛盾及情緒燃燒,對話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2024/3/4在高雄發生一起高職生跳樓事件,並在網路上引起許多討論。文章探討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案,並特別關注特教老師的工作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文章呼籲增加對教育體系和特教知能的支持,並提出對情緒教育的建議。
Thumbnail
身為教師,你確實不該教導學生:他們外溢的情緒會有撞槍口的人來負責。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段高中生與老師起衝突的影片,學校沒有告知代課老師班級與該學生的情況。 作為短期代課老師,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該如何是好呢?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輔導者在面對自殺個案時的回應與感受,分析個案的情緒與心理狀態,探討如何建立信任的關係與情感連結。文章強調理解個案的痛苦、孤獨和過去經歷的重要性,並提出多種真誠的回應方式,以幫助個案走出心理陰霾,並尋找生活的意義。透過誠懇的交流,輔導者能夠更有效地支持自殺風險者,進而達成更好的輔導。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某高中情障生攻擊老師事件引發社會對情障生教育的反思。這篇文章探討了同儕學習如何能幫助情障生克服攻擊性問題。透過案例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教師如何善用班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如何幫助班上的情障孩子的一些建議。並以作者自身經驗來分享如何處理情障生的問題。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課堂失控的影片在網路瘋傳,如果你也點開了,就不要再傳了,因為名字很清楚地被說出來,這樣很傷所有人的隱私。 就像志恆心理師前輩說的,如果我們需要的是輔導特殊需求的孩子,那那我們可以來想想,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最近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的臺北高中生打老師影片,在學生與老師的衝突中,反映了師生之間的矛盾及情緒燃燒,對話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2024/3/4在高雄發生一起高職生跳樓事件,並在網路上引起許多討論。文章探討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案,並特別關注特教老師的工作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文章呼籲增加對教育體系和特教知能的支持,並提出對情緒教育的建議。
Thumbnail
身為教師,你確實不該教導學生:他們外溢的情緒會有撞槍口的人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