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現在不完成,大腦會一直提醒你

科學研究發現,如果感到有件事還沒做完,我們的大腦會一直不斷提醒自己,它還滯留在「待辦事項」資料夾。
比如說,如果有封訊息或電子郵件,邀請你前往一場座談會擔任嘉賓,而你當下決定晚點再決定與回覆,在這之前,大腦會把相關資訊放在暫存區,並一再跳出訊息說這事沒完。
這就是所謂的「認知閉合需求」:在潛意識中,人們會一直想要進行已排序的任務,好告訴自己總算完成了,「放下心中大石」就是這一情況的形象化。其實我們心中,舉著的小石頭常比預期要多,由於不斷有各種提醒出現,心情就不太容易輕鬆。
一般而言,這種「提醒」等於打斷你做其他事的專注,還會佔去寶貴的工作(短期)記憶容量。所以有人建議,如果是光靠直覺就能決定的、沒什麼真正風險的小事情,兩秒鐘內就選擇並執行吧。因為有九成以上的機率,你事後再想也不會改變原先選項,還不如早點搞定、早點釋放注意力與記憶體。
表面上來看,認知閉合需求經常造成麻煩,但也有人故意把它反過來用。譬如《鋪梗力》當中提到,若想快速進入寫作狀態,有的寫作者會故意把先前已大致想好的段落或情節,留到隔天才真正寫出來。
如此一來,就可以大量削弱「好煩我不想坐上書桌」的心態,因為你可以告訴自己,應該先把想好的東西寫出來。等到寫完,你的大腦也差不多暖機完成,順利切換到工作模式了。(有些科學家說,大腦完全啟動工作模式大約需要五分鐘)
總之,就是刻意塑造「之前被中斷了,現在我想先把這個搞定」的想法,然後就更能無縫接軌到同一類型的新工作。簡單地說,就是用認知閉合需求來對抗惰性,以延續專注。
對於搏取或延續注意力,認知閉合還有多種應用。最常見的就是小說、漫畫或戲劇到一個段落結束前,刻意留下某個進行到一半的情節,以吸引觀眾繼續追。有時也可以在教學裡,提出一個有待解釋或懸而未決的問題,持續提出相關資訊或各種觀點,卻遲遲不說出最終結論。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種解謎或未完故事的手法,未必適用於所有學科或所有課程內容。但至少就我比較熟悉的文科或社科領域,多數內容應該都可用此結構呈現:1.衝突點如何形成,2.衝突點的可能後果,3.消除衝突點的策略有哪些,4.現階段的成果等階段。而這一結構大多可以搭配解謎敘事,或是轉折性強的故事。
倘若你認同注意力屬於有限資源,那這可以算是注意力管理的一種方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你一開始做哲學教育,接著研究哲學故事,最後差點成了哲學笑點。」 哲普作家 台大兒哲中心研究員 國體大兼任助理教授 粉專:哲學開箱文 合作邀約:yschou0910@gmail.com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