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環島故事|單日13死,青壯年能幫台灣一把?五件做得到的實際行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片來源:吃到飽阿飽
6/8更新:謝謝《今周刊》分享此文章。

關於標題:為什麼你無法阻止爸媽去菜市場?

因為藥師工作的關係,我接觸了很多長輩。但我發現長輩們並不是「不想控制」疫情,而是他們有很多「難言之隱」。
例如:學不懂用手機掃實名制、看不懂新聞所說的疫情多嚴重、聽不懂如果很喘口罩能不能拿下來。
所以長輩們依舊會想去菜市場。上午去、下午也去,因為疫情讓家人都待在家裡了,他們想要好好煮一頓飯、讓家人都吃飽。「家人比自己重要」,這真的是很多長輩退休後的最大願望。
我們懂口罩防疫、我們也懂用電子產品、我們也比長輩更不容易進入加護病房。但就是這些簡單的問題,讓「長輩」與「活下來」之間有了隔閡
長輩確診就是急救、就是一條命。
6天過世。圖片來源:公視5/26新聞
「確診六天後過世,單日 13 死,確診者多為老人」,再不快點,我怕我們就來不及了。
所以我整理了五件「做得到的實際行動」給各位,「讓青壯年「讀懂」訊息,然後再耐心教導長輩們。
而長輩的部分就交給你們了
故事開始。
*

一、最重要的:QRcode教到會(或刻印章)

1.青壯年請教懂老人「如何掃描 QRcode」。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長輩不會用 QRcode,那就會轉身去不需要 QRcode 的地方。」例如菜市場、公園,還有很多我想不到的。
一旦「所有的長輩聚在一起,傳染的可能性就出現了。」

我實際的教導方法是這樣:

  1. 大部分長輩已經很會用 line 與相機功能,若是 iPhone 可以直接開相機掃。若是安卓系統的手機,我們可以主動幫他們加疾管署的 line@。
  2. 打開相機,或疾管署 line@ 的掃描功能。掃店家門口的 QRcode。
  3. 告訴長輩簡訊不用錢,要把簡訊寄出。

安卓系統的手機搜尋「疾管署的LINE」時,要注意有沒有掃到盜版的,正版的如下,用LINE的掃瞄器即可加好友:

2.★嫌麻煩就直接幫長輩刻電話+姓名的印章

長輩沒手機?長輩手機沒網路?那就幫長輩刻個章,他也不用每次實名制都忙著戴老花眼鏡、拿起大家都拿過的筆了。

二、發揮愛(?)代替他們出門

  1. 阻止長輩出門至每一間診所問「疫苗能不能預約」:每個長輩特別跑來重災區最危險的地方問疫苗,天阿。可以追蹤疾管局的LINE、看公視新聞更新進度(其他媒體需要搶目光所以資訊很亂)、打1922詢問(他們很忙盡量不要)。(6/6更新)
  2. 領口罩:如果可以,請幫忙領「全家人的口罩」。我看著重災區中和新蘆一群長輩特別出門,就只是為了要幫兒子領口罩,很可怕。QQ
  3. 領藥:青壯年也可以趁著周末假日,體貼一點,只要帶上健保卡就能出門幫長輩領慢性病的藥,我的病人都已經開始這麼做了,而且家裡開始準備「家庭常備藥」庫存。(常備藥清單懶人包)
  4. 買菜:如果有個挑戰,叫做『不能每天出門買菜』,我相信你一定辦得到 XD。今天可以義大利麵+日式味噌湯。明天可以台式滷肉飯+韓式部隊鍋。
    發揮創意,把料理東西軍東湊西湊、甚至結合所有冰箱庫存。忍耐一點,我們就可以回到過去的生活了。

三、降低重症機率

  1. 擴胸運動:含氧量越低,越容易住進加護病房(來源:疾管署)。駝背會讓胸口空間縮小,可以教長輩在家做擴胸運動。

    (這樣一來長輩在家也不會太無聊)

    教學影片:
2. 說服長輩打疫苗:AZ 疫苗雖然不能預防,但可以讓長輩不會惡化成重症。也許過去施打疫苗的 CP值不高,但現在已經社區感染,不打不行了。

若真的不放心、擔心 AZ 疫苗副作用,施打之前可以問一下醫師。

四、阻止清冠一號與推銷入侵

清冠一號一定會有阿公阿嬤自己煮清冠一號來喝!一定!因為新聞一出,藥材就大賣了。
5/28更新:謝謝夥伴左邊女孩。圖片來源:衛福部
中藥也有副作用,不然就沒有作用」。當我們沒有治療需求的時候「喝藥」,就只會有缺點沒有優點。更別說清冠一號根本沒有預防功能,不可能沒病強身。提早喝,只會讓身體能量被消耗。
甚至網路購物、很熟或不太熟的「親朋好友」這時候都會趁機出來推銷保健食品、草藥。(我的IG也被洗版 XD )
「吃這個可以預防」、「吃那個可以改善」、「你缺B」、「你缺D」。若真的有效他們應該得諾貝爾獎,世界就不需要搶疫苗了。

(相關文章:別估狗了,我幫你整理吃B群的副作用。什麼人該吃?什麼人不能吃?)
(相關文章:吃紅麴?先來看看它的化學成分們吧)


五、最後,善用科技

  1. 打假資訊美玉姨:聊天機器人「美玉姨」平常她不會出現,但有假訊息的時候就會跳出來提醒。我爸媽超好笑,都會一直亂貼文章,來測試美玉姨是不是有遺漏XD。(看看今周刊美玉姨介紹,就會知道跟偷資料沒關係了,顆顆)
  2. 影響力:把有說服力又真實的文章,例如這篇。分享至長輩LINE群、充滿長輩的FB。讓他們被洗腦 ?! 我是說被潛移默化。這樣你也比較容易說服他們XD
別再被假資訊騙了。
*

結語:

字很多,感謝你依舊耐著性子看到這裡。如果我們不團結「抗疫」「防疫」,那台灣的疫情就絕對不會有結束的一天。
「刻印章」、「播放擴胸運動影片」、「發揮創意」,都是長輩門檻很高,但青壯年很簡單就能辦到的行動。
每天300人、400人確診,這不只是數字增加而已。這是400條即將死亡的人命,上萬個很有可能傳染給你的家人的確診者。
請幫台灣一把、請務必分享、請告知家中的長輩。因為再擴散下去就來不及了。
我們要讓每個青壯年都能發揮影響力,讓每個長輩通通都能「聽得懂」網路世界的防疫訊息。
謝謝你。謝謝你幫台灣一把。
*
你分享文章了嗎?
預防做得好,就不需要氣切插管吃藥。

減藥最好。
國內患者年齡分佈/圖片來源:Heho
*
好的!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信箱永遠為大家開啟,歡迎來信問問題:twympc@gmail.com
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看懂,下方有一個綠色的拍手符號,如果幫我按個 5 下,我會收到你的鼓勵,如果你沒有 Likecoin 帳號,也可以申請,點此看 LikeCoin是什麼
阿你想直接贊助我也可以XD!(贊助連結)

20-22環島演講中!持續醫療敘事!

諾諾藥師,減藥藥師,胡廷岳藥師
關於「減藥」、「好好活著」我相信我可以幫上忙。
圖片來源:溫咖啡
#幫台灣一把 #藥師 #美玉姨用法 #減藥藥師 #AZ疫苗副作用
#家庭常備藥 #家中常備藥 #QRcode #懶人包 #疫情破口

當我公益演講時,民眾來問我問題,我只有一次說服他的機會、還必須盡量保有這個人原來的習慣。所以我給的「低門檻養生建議」必須超實用、超簡單、又超有道理。漸漸的,已經蒐集100種方法、蒐集成一本故事集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5/20是疫情第六天而已,我已經開始感受到躲在家裡的壓力了。我與家人會利用線上的免費課程跟著運動。但我想除了運動,其實還有很多免費的資源,丟上來與大家分享。
「還是有很多人不戴口罩」。這畫面讓我很有感覺,該是時候寫這篇文章了。「這世界上阿,有90%的病是無法治好的。不要太期待醫師能做到什麼,人類就是這麼渺小。」
醫療衛教應該是要「因材施教」的。沒辦法一招就想打天下。 但我們的醫療建議,卻一直都是全世界人口的版本:「多運動、多喝水、多吃菜」。這也難怪阿公阿嬤覺得醫療建議不適合他。
運動建議誰都能給:運動333,心跳一百三,但事實上可能連說的人自己也做不到。於是,我建議可以在百貨公司玩大逃殺,例如兒女可以拿著爸媽的信用卡在各樓層亂刷,爸媽要快點找到兒女才能停止刷卡遊戲。XD
「這個病人等等交給我。」倒是直接衛教病人聽得進去嗎?病人說沒問題,真的是沒問題嗎?這可不行,畢竟我的人生夢想,是讓民眾願意問問題。至今,林先生都有持續回來拿藥,也會特別來我的班,問我問題。
阻止假訊息製造是困難的。因為攻擊正規醫療造成的恐慌,比較容易傳開、行銷成本比較低。所以才會每天看到長輩們傳一些有的沒的。商機多大? 新聞:PPLs 誇大不實,被罰鍰130次,總計184萬元,廣告仍不下架。
5/20是疫情第六天而已,我已經開始感受到躲在家裡的壓力了。我與家人會利用線上的免費課程跟著運動。但我想除了運動,其實還有很多免費的資源,丟上來與大家分享。
「還是有很多人不戴口罩」。這畫面讓我很有感覺,該是時候寫這篇文章了。「這世界上阿,有90%的病是無法治好的。不要太期待醫師能做到什麼,人類就是這麼渺小。」
醫療衛教應該是要「因材施教」的。沒辦法一招就想打天下。 但我們的醫療建議,卻一直都是全世界人口的版本:「多運動、多喝水、多吃菜」。這也難怪阿公阿嬤覺得醫療建議不適合他。
運動建議誰都能給:運動333,心跳一百三,但事實上可能連說的人自己也做不到。於是,我建議可以在百貨公司玩大逃殺,例如兒女可以拿著爸媽的信用卡在各樓層亂刷,爸媽要快點找到兒女才能停止刷卡遊戲。XD
「這個病人等等交給我。」倒是直接衛教病人聽得進去嗎?病人說沒問題,真的是沒問題嗎?這可不行,畢竟我的人生夢想,是讓民眾願意問問題。至今,林先生都有持續回來拿藥,也會特別來我的班,問我問題。
阻止假訊息製造是困難的。因為攻擊正規醫療造成的恐慌,比較容易傳開、行銷成本比較低。所以才會每天看到長輩們傳一些有的沒的。商機多大? 新聞:PPLs 誇大不實,被罰鍰130次,總計184萬元,廣告仍不下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我們常說交由老天爺決定,是嗎?醫學進步,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台灣110年女性平均年齡84.7歲,意思指的除意外及青壯年生病外,大部份老人都能活超過84.7歲。只要有機器及醫學幫忙,都可以維持活著的狀態。現在更多是人的決定。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台灣已是高齡社會 父母都是高齡人口 當然希望他們健康靈活 美其名為孝順 我的核心目的是它們健康 身為子女的我們面對忙碌生活 心理、財力都是可以省心的 可是長輩沒有吃保健食品的習慣 對它們而言 那一顆顆的小顆粒~ 在他們眼裡都是歸類為「藥品」 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體退化 反倒是刻
Thumbnail
這是一封給孩子的信,分享我們對未來的思考和期許,當我們進入老年並需要照料時,請不要把我們接到你們的小家庭住,即使我們有這樣的要求。這樣做對於我們的自尊和尊嚴來說並不好。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死亡明明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現實,但我們總缺乏勇氣打開這道禁忌的大門。年輕人不談死就算了,年長者,這群與死亡最為接近的族群,更逃避談論死亡。但善終是建立在提早溝通及交代的情況下才能達成的願景。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可以參考看看本文中提到的方法。
Thumbnail
「65歲民眾可以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囉!」曹玉婷醫師指出,「為了長者提升保護力,避免因感染肺炎鏈球菌而導致嚴重併發症,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已從71歲放寬至65歲,並納入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 ,大家一定要趕緊帶家中長輩到醫療院所接種!」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我們常說交由老天爺決定,是嗎?醫學進步,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台灣110年女性平均年齡84.7歲,意思指的除意外及青壯年生病外,大部份老人都能活超過84.7歲。只要有機器及醫學幫忙,都可以維持活著的狀態。現在更多是人的決定。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台灣已是高齡社會 父母都是高齡人口 當然希望他們健康靈活 美其名為孝順 我的核心目的是它們健康 身為子女的我們面對忙碌生活 心理、財力都是可以省心的 可是長輩沒有吃保健食品的習慣 對它們而言 那一顆顆的小顆粒~ 在他們眼裡都是歸類為「藥品」 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體退化 反倒是刻
Thumbnail
這是一封給孩子的信,分享我們對未來的思考和期許,當我們進入老年並需要照料時,請不要把我們接到你們的小家庭住,即使我們有這樣的要求。這樣做對於我們的自尊和尊嚴來說並不好。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死亡明明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現實,但我們總缺乏勇氣打開這道禁忌的大門。年輕人不談死就算了,年長者,這群與死亡最為接近的族群,更逃避談論死亡。但善終是建立在提早溝通及交代的情況下才能達成的願景。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可以參考看看本文中提到的方法。
Thumbnail
「65歲民眾可以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囉!」曹玉婷醫師指出,「為了長者提升保護力,避免因感染肺炎鏈球菌而導致嚴重併發症,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已從71歲放寬至65歲,並納入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 ,大家一定要趕緊帶家中長輩到醫療院所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