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情緒教育怎麼教-Part 2

上一篇我們講了情緒教育的第一步『認識情緒』,當我們和孩子一起對情緒有足夠的瞭解後,我們便有機會在面對事件情境時,知道「我怎麼了?」、「我心裡不舒服的感覺是怎麼一回事?」,進而有機會能夠將自己的狀態傳遞給他人,讓對方能夠理解。
因此,接下來我們就要進入第二步:表達情緒,讓我們陪伴著孩子透過口語而非行為的方式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吧!
第二步:表達情緒
不知道你對情緒的表達熟不熟悉,其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孩子是不斷地在表達情緒的。舉例來說,當孩子說:「我這次數學考70分」,你覺得他的情緒是如何?單看句子上我們看不出情緒在哪,但如果我們知道這個孩子是全班的第一名,你是否可以猜想到他的情緒應該是什麼呢?那如果我們知道他是全班第一名但很樂天不計較成敗的孩子,你覺得他的情緒又是什麼呢?
孩子的許多話語裡,可能都藏有一些情緒在,如果只是單單聽見句子表面的意思,我們實在猜不到孩子的情緒感受是什麼。因此「理解」成為了你們親子之間連結的橋樑,當你對他的狀態有足夠的理解,我相信在不同的言語當中,你可以知道他的狀態與情緒是什麼,就算不知道,因為你們親子關係夠好,你其實也可以嘗試直接「詢問」他,這是簡單核對我們對他理解的方式。
上述在講的主要是要讓你能夠確認孩子的情緒狀態。當有一些事件發生時,你才可以透過你對他的理解,幫助他講出他心中的情緒感受,進而增進你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會是一種示範,讓孩子理解到「原來我是這樣的心情」。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教育孩子透過「我訊息」去做表達。「我訊息」是一個很簡單卻常在情緒上很難做到的表達方式,它需要透過意識化的練習,才可以比較熟練的運用。「我訊息」適用於任何人際關係當中,除了孩子的表達外,親密關係之間的表達也很合適,因為他是一種建設性的溝通方式。
我訊息公式為:事件→感受→需求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因為媽媽對哥哥比較好而生氣,我們可以教孩子清楚的說「媽媽只幫哥哥拿東西,我覺得很難過,我也想要媽媽幫我拿東西」,這樣是一個很清楚的表達,用這樣的表達來替代孩子坐在地上哭或生悶氣的行為。而你也可以回應(但後半部可以說明你的限制或抱歉)「我看到你生氣,我很心疼,可能我剛剛沒有注意到你也需要幫忙,真的很抱歉」。
而我相信,這個例子永遠都只會出現在課本當中,在現實世界當中我們很少會這麼穩定、和平的跟孩子講話,趕上班、兩個孩子同時哭鬧、昨天跟老公/老婆吵架等,都會讓我們沒辦法好好地跟孩子做溝通,除此之外,這也不會是我們平常使用的語言。
因此我們只需要記得「我訊息」的核心態度在於「清楚表達情緒感受及自我需求」,表達情緒在於讓人理解你的狀態(以及什麼事情讓你有這種情緒),自我需求則在於透過溝通,讓對方能夠瞭解我們的內在需要。我們很常遇到的是,只表達情緒但沒能講出需求的,最後常演變成情緒勒索,也就是透過情緒來索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是讓對方只感受到情緒,依然不明白該怎麼和你互動相處。
「我訊息」可以透過表格來進行練習,您可以上網搜尋我訊息的相關文章,然後繪製「事件—感受—需要」來跟著孩子一起練習,這是一個不容易的表達方式,因為我們常常在情緒當中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或所講的話,但是如果有一個架構能幫助我們與孩子共同思考、練習,如此一來也能夠讓孩子情緒表達更加順利。當孩子越能夠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同時需求也有得到適切的回應,孩子當然也會經常使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我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