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靜心】正念是一種變動與調適的過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正念是一種變動與調適的過程。(圖:Sandy Millar on Unsplash)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1/08/14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正念心理治療、正念講座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準備精神健康基金會的講座時,發現課前網友的提問都非常犀利。透過這些提問,我們也清楚看見一些民眾對於正念的迷思。在這裡,我們透過文字重新整理講座裡提到的幾個正念想法,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進一步了解,正念與正念生活到底長成什麼模樣?

當正念練習出現意外
最近一連遇到幾個帶有正念練習經驗的初診個案,在平常的練習中都遭遇到了一些困難。
第一個個案是一間公司的老闆,曾經在寺廟裡學過宗教式冥想,二十多年來,每天早上會花15分鐘做正式練習,每天晚上花30分鐘打坐,過去壓力調適上都自我調整良好,但今年5月,COVID-19疫情對他的公司與私人生活產生重大影響,他開始出現焦慮與憂鬱症狀,故而求醫。
另一個是一個自由業者,雖然未經正式學習,但其平日生活充滿生命熱忱,常閱讀許多網路心理治療文章自我分析,而且自動自發地,透過YouTube上的免費錄音檔,進行一週3-4天,每次30分種的正式練習。他原本的生活還過得不錯,但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他搬回原生家庭居住,結果因為相處空間過度緊密,面對長輩的關心,讓他很難在家中感受到放鬆的感覺。即便是在夜深人靜時,自己獨處在自己的房間裡練習,也無法全然的專注,讓個案覺得非常挫折。
在正念練習的生活中,許多練習者都會遭遇到類似這兩位個案的處境。練習失敗帶來的挫折感,對某些練習者來說,又是另一種自我責難與失落的源頭。
正念是一種變動與調適的過程
對於這樣的失敗與挫折,其實我們不用太過緊張。正念本身就是一種變動與調適的過程,它總是起起伏伏,就像海浪一樣。如果我們持續練習,在某個時候,浪花終究消退。
正念的原則,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要維持練習困難,要順服我們頭腦的核心運作機轉更難。和一般的心理治療不同,在大部分的正念練習裡,不是透過反覆對話與提問來獲得解答,而是要透過反覆的操作練習來獲得。正念練習的成就與獲得,大多是發生在一個人私生活中的自我練習,而不是發生在心理治療的診間或治療所。
每一次的環境或生活改變,都是我們重新靠近自己與理解自己的最好時刻。藉由正念,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改變如何影響我們的生理反應、情緒反應與認知反應。藉由調整生活與正念練習,我們可以重新達到平衡。正念本身沒有甚麼特異功能,只是簡簡單單的自我理解與重新平衡而已。
正念練習可以在大部分時刻
不管一開始驅動您想了解正念的原因是什麼?正念練習都可以立刻開始。
正念的正式練習只有要求您找到一個安全不受干擾的空間,找到一個安靜不受干擾的時段,讓自己在這段練習的時光中,可以全然獨享自己完整的心靈與頭腦。這一種時間挪移,可能一開始非常困難;但一旦您挪出這樣的時間,就按下情緒改變的啟動開關。
許多第一次接觸正念的人,很好奇正式練習要在一天中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練習最好。關於這點,您可能必須先接受一件事實,那就是正式練習沒有最好的時間或地點。您才是您人生的主人,練習必須與您自己的生活行程互相結合與調整,所以可以嘗試找看看,在您平常的生活裡,有沒有一個安靜不受干擾的地方、安靜不受干擾的時間,可以讓您自己安定下來好好練習。
非正式練習的時間,更為自由,它可以是在搭捷運、等公車、或是等待朋友的時候,它也可以是在中午公司午休時,或是下班回家前的一小段片段時光。我們可以試著放下Podcast、放下Facebook、放下Instagram,好好利用這些時間進行正念練習。
正念練習需要量身打造
自我練習雖然不花金錢,但須要時間成本。由於每個人的狀況不同,不同的人可能需要有不同的個別化調整。對於時間充足的人,或是能夠留有足夠時間的人來說,我們依舊推薦規則的正式練習,除了身體上的練習,也可能包含記錄每日正念練習的日誌,這些日誌有助於我們事後回想與反思,自己在正念練習前後得到的改變與幫助。長遠練習與記錄的結果,我們的腦神經也會慢慢學會如何梳理自己的身體感覺、情緒經驗與後設經驗,幫助我們看見完整的自己。
相反地,對時間不足的人,我們鼓勵更多非正式練習。非正式練習的目的,是推動正念生活化運動的一環。正念生活的觀點是,我們有機會集中自己的心力與腦力在當下,我們有機會看見自己原先未被察覺的豐沛情緒與思考,我們有機會不像沒有靈魂的機器一樣反射動作。
正念練習需要討論
所謂的自動化思考或者說自動導航,其實是我們頭腦自動運算的結果。雖然在正念的練習裡,我們不斷強調對此的覺察與關注,但實際上我們仍可能在自己毫無所覺的狀態下,被一些我們沒有注意的自動化想法給帶歪。
為了避免這個意外,我們可以與從事正念練習的同儕互相討論近期練習的經驗。這樣的討論,其實有助於我們發現自己沒有發現的地方,打破自己的迷障,也能夠透過傾聽,學習到其他不同角度的正念觀點。
身為正念治療師,我們其實也是不斷與其他正念夥伴討論,一樣定時回去上課充電,重新討論,繼續體悟。正念生活不是一張乖乖牌,它需要您更多的關注與練習,它需要您更多的主動性與耐性,就像照顧我們的毛小孩一樣。
avatar-img
120會員
73內容數
情緒腦學,彙整與精神科、身心科相關的腦科學論文,幫助讀者透過腦科學來理解自身或親朋好友遭遇的情緒障礙或情緒疾病(憂鬱、焦慮、強迫等等)。與公開的文章不同,情緒腦科學專欄,將更深入解釋腦部與情緒的關聯,幫助希望進一步理解情緒在頭腦間運作機轉的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醫療心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疫情趨緩下,精神科門診的當事人中,主訴清醒夢(定義:做夢者於睡眠狀態中保持意識清醒,甚至可以操做夢中自己的行為,影響夢境的走向)的比率增加許多。除了倚賴藥物或解夢來改善睡眠障礙,正念靜心也是另一種處理夢境的方法。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當身邊優秀的人不斷進步與收穫,在鎂光燈下閃閃發亮,不知道妳/你心中有甚麼感覺與反應?羨慕?忌妒?自責?還是詛咒?在人比人氣死人的世界裡,收不住的競爭焦慮與憂鬱,要怎麼樣練習與調適才會比較容易呢?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生活在臺灣的人來說,2021年5月、6月是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特別難忘的一段時間。三級警戒中,因為實體互動減少,「感覺寂寞」成為許多人的共享經驗。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疫情好轉,有些人的寂寞感卻彷彿時間凍結,遲遲無法消解。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COVID-19疫情嚴重影響臺灣,經歷一個多月自我防疫管理,第一波的急性心理反應開始緩解,伴隨而來的是第二波的長期心理衝擊,「持續保持希望」六個字已經無法解決問題。COVID-19就像是一面照妖鏡,映照出我們對自身的理解,看見與安頓自己是解除疫情焦慮的唯一方法。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提不起勁,是大部分人都曾有過的經驗。導致提不起勁的原因很多,有時候我們可以自行克服。然而,在成長過程中,有些人會在四個人生關鍵時間點、三種重大生命事件遭遇更嚴重的提不起勁,卡關在一個持續無力的狀態。針對這樣的狀態,精神科的各種治療可以提供幫助。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疫情趨緩下,精神科門診的當事人中,主訴清醒夢(定義:做夢者於睡眠狀態中保持意識清醒,甚至可以操做夢中自己的行為,影響夢境的走向)的比率增加許多。除了倚賴藥物或解夢來改善睡眠障礙,正念靜心也是另一種處理夢境的方法。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當身邊優秀的人不斷進步與收穫,在鎂光燈下閃閃發亮,不知道妳/你心中有甚麼感覺與反應?羨慕?忌妒?自責?還是詛咒?在人比人氣死人的世界裡,收不住的競爭焦慮與憂鬱,要怎麼樣練習與調適才會比較容易呢?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生活在臺灣的人來說,2021年5月、6月是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特別難忘的一段時間。三級警戒中,因為實體互動減少,「感覺寂寞」成為許多人的共享經驗。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疫情好轉,有些人的寂寞感卻彷彿時間凍結,遲遲無法消解。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COVID-19疫情嚴重影響臺灣,經歷一個多月自我防疫管理,第一波的急性心理反應開始緩解,伴隨而來的是第二波的長期心理衝擊,「持續保持希望」六個字已經無法解決問題。COVID-19就像是一面照妖鏡,映照出我們對自身的理解,看見與安頓自己是解除疫情焦慮的唯一方法。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提不起勁,是大部分人都曾有過的經驗。導致提不起勁的原因很多,有時候我們可以自行克服。然而,在成長過程中,有些人會在四個人生關鍵時間點、三種重大生命事件遭遇更嚴重的提不起勁,卡關在一個持續無力的狀態。針對這樣的狀態,精神科的各種治療可以提供幫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正念是一種活在當下的心態,專注於眼前的經驗,不帶批判地接納感受。 相對於冥想,正念不需要特定的時間或空間,但冥想是一種正式的練習。 兩者結合有助於減輕壓力、提高專注力,並改善情緒穩定性。本文探討正念和冥想的區別,並提供實踐建議,幫助讀者輕鬆開始他們的正念旅程。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正念療法是一種重視自我教育,注重當下的心理療法,「治」是指介入方法,「療」是指結果的療效。其核心概念是通過觀察和接受當前的思想、感覺和經驗,以培養內在的平靜和覺察。 這種療法源自於禪修,但已經被現代心理學廣泛運用。在正念療法中,重要的是要以開放、非評判性的態度來接納一切內在和外在的感受,無
Thumbnail
冥想和正念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非常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冥想和正念的概念、區別和如何練習。同時還提供了四個生動的比喻幫助你沉澱內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冥想和正念對於保持內心平靜和清明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後,文章還提供了與冥想和正念相關的延伸閱讀建議。
Thumbnail
在一場講座中和正處於轉職與待業階段的夥伴們分享了如何透過正念,好好的照顧自己。 帶大家一起練習正念呼吸,許多夥伴在練習後都表示變得很放鬆,即使腦袋對於未來還是有擔憂的念頭,也更能接納自己了。做正念伸展練習時,有夥伴覺察到自己身體的緊繃,發現每天花點時間伸展身體的重要性。
了解正念是什麼以後(上集回顧),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可以如何開始正念的練習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各種小事著手~   你是否常常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和家人朋友聚餐吃飯時卻總是顧著更新自己的社交軟體?開車的時候總是東張西望看著道路兩旁的店家而分心呢?
近幾年來很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正念」Mindfulness,包括正念心理學、正念冥想、正念瑜珈等,但「正念」到底是什麼呢? 正念的原型概念源自於佛教的禪修,提醒人們要專注並真正地活在當下。 近幾十年來,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在中西方各界例如於心理、醫療、教育和科學等都被廣泛地接受及沿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
2/20-七天冥想入門 冥想從這裡開始 經過豐富的寒假,再次回到學校,距離上次做正念冥想練習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這次練習以呼吸觀察開始,透過專注在呼吸,練習自己的專注力,或許因為太久沒做正念,我不斷分心在外在的聲音及內在的念頭想法。 終於比較回到專注,卻因為剛進行完體育課,全身都還在緊繃的
《七天冥想入門》 2/20 (冥想,從這裡開始) 好久沒有做正念了,今天在正念的時候,一開始會感覺到很熱、悶,因為是運動過後,還有會想到下一堂課要上的內容,但後來有比較專注的在覺察自己的身體和呼吸還有周圍的環境上,感覺比較安心、放鬆,結束後也很舒服。
Thumbnail
正念是一種活在當下的心態,專注於眼前的經驗,不帶批判地接納感受。 相對於冥想,正念不需要特定的時間或空間,但冥想是一種正式的練習。 兩者結合有助於減輕壓力、提高專注力,並改善情緒穩定性。本文探討正念和冥想的區別,並提供實踐建議,幫助讀者輕鬆開始他們的正念旅程。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正念療法是一種重視自我教育,注重當下的心理療法,「治」是指介入方法,「療」是指結果的療效。其核心概念是通過觀察和接受當前的思想、感覺和經驗,以培養內在的平靜和覺察。 這種療法源自於禪修,但已經被現代心理學廣泛運用。在正念療法中,重要的是要以開放、非評判性的態度來接納一切內在和外在的感受,無
Thumbnail
冥想和正念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非常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冥想和正念的概念、區別和如何練習。同時還提供了四個生動的比喻幫助你沉澱內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冥想和正念對於保持內心平靜和清明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後,文章還提供了與冥想和正念相關的延伸閱讀建議。
Thumbnail
在一場講座中和正處於轉職與待業階段的夥伴們分享了如何透過正念,好好的照顧自己。 帶大家一起練習正念呼吸,許多夥伴在練習後都表示變得很放鬆,即使腦袋對於未來還是有擔憂的念頭,也更能接納自己了。做正念伸展練習時,有夥伴覺察到自己身體的緊繃,發現每天花點時間伸展身體的重要性。
了解正念是什麼以後(上集回顧),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可以如何開始正念的練習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各種小事著手~   你是否常常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和家人朋友聚餐吃飯時卻總是顧著更新自己的社交軟體?開車的時候總是東張西望看著道路兩旁的店家而分心呢?
近幾年來很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正念」Mindfulness,包括正念心理學、正念冥想、正念瑜珈等,但「正念」到底是什麼呢? 正念的原型概念源自於佛教的禪修,提醒人們要專注並真正地活在當下。 近幾十年來,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在中西方各界例如於心理、醫療、教育和科學等都被廣泛地接受及沿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
2/20-七天冥想入門 冥想從這裡開始 經過豐富的寒假,再次回到學校,距離上次做正念冥想練習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這次練習以呼吸觀察開始,透過專注在呼吸,練習自己的專注力,或許因為太久沒做正念,我不斷分心在外在的聲音及內在的念頭想法。 終於比較回到專注,卻因為剛進行完體育課,全身都還在緊繃的
《七天冥想入門》 2/20 (冥想,從這裡開始) 好久沒有做正念了,今天在正念的時候,一開始會感覺到很熱、悶,因為是運動過後,還有會想到下一堂課要上的內容,但後來有比較專注的在覺察自己的身體和呼吸還有周圍的環境上,感覺比較安心、放鬆,結束後也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