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真確》#4 恐懼型直覺偏誤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恐懼型直覺

根據問卷調查,一般人被問到最怕什麼東西時,下面四個答案永遠名列前茅:蛇、蜘蛛、高處,以及受困在狹小空間。再來是其他意料中的答案:上台演講、針頭、搭飛機、老鼠、陌生人、狗、人群、血、黑暗、火和溺死等等。
這些恐懼基於明顯的演化理由在我們腦中根深柢固。對生理傷害、受困和毒素的恐懼曾幫助我們祖先活下去。在現代,對這類危險的感覺仍會觸發恐懼型直覺。每天你都能看到相關新聞:
  • 生理傷害:他人、動物、尖銳物品或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傷。
  • 受困:囚禁、失控或失去自由。
  • 毒素:肉眼看不見卻會感染或毒害我們的東西。
媒體忍不住訴諸我們的恐懼型直覺,這是吸引注意力的方便辦法。事實上,最大的新聞通常引發不只一種恐懼。比方說,綁票和空難都會同時引起對傷害與受困的恐懼。當地震發生,壓在倒塌房屋底下的人既受傷又受困,比一般災民更能引起關注。足以同時引起多種恐懼的新聞有力許多。
然而這造成矛盾:災害新聞空前常見,偏偏世界空前安全。
我們人類總算想出在天災下保護自己的方法。天災死亡人數的大量減少實在是另一個重大成功,只是世人大多不清楚。

航班


2016年,總計4000萬個商業航班安全降落在目的地,僅10個航班遇到致死事故,出事率僅0.000025%,但新聞當然是報導出事的航班,至於安全的降落沒有報導價值。
回首1930年代,搭飛機非常危險,空難接連發生,乘客望之卻步。全球航空業者了解商業航班的潛力,但也明白飛航必須足夠安全,多數人才敢搭。1944年,他們全在芝加哥碰面,談好空安規定並簽署通過,包括非常重要的第十三號附約:一套事故報告的共用格式,全員彼此共享,以他人的錯誤為鑑。從此所有商業航班的事故都會經過調查,留下調查報告,找出風險因子,接著全球會採用修正過的安全程序。
恐懼型直覺十分強烈,可以促成全球的通力合作,帶來最好的進步。然而也由於恐懼型直覺十分強烈,我們不會看見每年四千萬個安全降落的商業航班。

疫苗


舉例來說,有些深愛孩子的高學歷父母對疫苗接種抱持批判態度,卻聰明反被聰明誤,不讓孩子接受致命疾病的疫苗接種。我喜愛批判性思考,推崇懷疑精神,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尊重證據。
因此,如果你對麻疹疫苗抱持懷疑,我要請你做兩件事。
第一,確實知道兒童死於麻疹時的慘狀。多數感染麻疹的兒童會痊癒,但目前仍無可靠解藥,而即使在最好的現代醫療照護下,每千名感染者裡還是會有一或兩名賠上小命。
第二,問一問自己:「什麼證據能讓我回心轉意?」
如果答案是「任何證據都無法扭轉我對這疫苗的看法」,那麼你不是在理性思考與實事求是,也不如自己所想的是根據批判性思考而得出結論。如果是這樣,你別雙重標準,既然懷疑科學就懷疑到底,下次你自己要動手術之前,麻煩請叫醫生別浪費時間洗什麼手了。

害怕對的事物

恐懼可以有益,前提是得針對對的事物。恐懼型直覺很容易導致對世界的錯誤認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最害怕卻其實不甚危險的事物上,忽略真正危險的事物。
本章提到數個恐怖死因:天災(占總死亡人數的0.1%)、空難(0.001%)。沒有任何一項占每年總死亡人數的 1% 以上,卻備受媒體關注。我們當然該減少這些原因的死亡率,但也能從中看出恐懼型直覺是多麼扭曲我們對世界的認知。為了弄清我們到底該害怕什麼以真正保護所愛的人,我們該壓下恐懼型直覺,真正檢視各種死因的人數。
原因在於「恐懼」和「危險」是兩回事。可怕的事物是令人感覺危險,危險的事物是真正帶來危害。如果我們把太多注意力放在可怕而非危險的事物上(也就是太過關注恐懼),等於是往錯誤方向白耗精力。

求真習慣

為了扭轉恐懼型直覺偏誤,你應該評估風險。懂得察覺可怕事物正在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然後意識到這些不見得是最危險的事物。我們生來害怕衝突、受困與汙染,高估了相關危害。
  • 恐懼vs.現實:世界顯得比實際上更可怕,原因是新聞媒體與你自己的注意力過濾器把資訊篩選過了,留下恐怖的消息。
  • 風險=危險x暴露:風險程度不是取決於你感覺多害怕,而是關乎兩件事:有多危險?你暴露在多少危險中?
  • 先冷靜再說:你害怕時看見的世界會不一樣。在驚恐消退之前,盡量少做決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0會員
238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直線型偏誤」讓我們形成一個大誤解:誤以為地球人口「只會」持續增加下去。這兩個字就是誤解。 「只會」意謂著如果我們不為此做些什麼的話,人口只會一直增加。 為了扭轉直線型直覺偏誤,切記「線有各種形狀」,事情不會只有一種發展方向。懂得察覺你正在假設一條線會繼續是直線,然後警覺到這很少會是實際情況。  
我們傾向於留意壞事多過好事。 這包含三種情況: 1. 對過往的錯誤記憶; 2. 新聞媒體與社運人士的選擇性報導; 3. 以及擔心把壞事說是在好轉會顯得冷血。
我們都不禁傾向把各種事物分成截然不同的兩類,之間橫著一條鴻溝。我們眼中的世界分成兩類國家:富人與窮人。 在建構基於事實的世界觀之際,你所遇到最大的難關在於要知道一點:你的多數親身經驗來自第四級,間接資訊則經過大眾媒體的篩選。你需要靠什麼來揪出並取代誤解?答案是數據。你得秀出數據,看見背後的事實。
結尾很重要。我們收尾的時候,可能誤以為難處理的部份都結束了,但其實還沒。若要在未來有效競爭與合作,我們必須小心處理最後一步。 我們學到,就算已經成交,依舊得處理合作與競爭之間的張力,而且還得放眼未來。
出場順序看似不重要,居然也會影響各種競賽成績,投票和審判第一個比較好,而競賽和面試壓軸比較好。 決大多數的談判,先出價比較好。第一件是資訊,如果有缺乏資訊,搶先出價反而吃虧;第二件事是「錨定概念」。 關鍵在於,如果有充分資訊,先開口有優勢;但如果對方掌握的談判資訊比我們多,最好先禮讓對方。
知道別人在想什麼,你可以得到更好的結果。 光問「為什麼」?尋求他人觀點,就連最暴力的情境都可以化解。研究發現,被要求思考賣方觀點的受試者,比較可想出具有創意的交易。 觀點取替能讓餅變大,還能讓當事人替自己取得額外資源。 做到觀點取代的方法之一,是主動想像別人會怎麼想。 模仿可以帶來更有效的觀點取替。
「直線型偏誤」讓我們形成一個大誤解:誤以為地球人口「只會」持續增加下去。這兩個字就是誤解。 「只會」意謂著如果我們不為此做些什麼的話,人口只會一直增加。 為了扭轉直線型直覺偏誤,切記「線有各種形狀」,事情不會只有一種發展方向。懂得察覺你正在假設一條線會繼續是直線,然後警覺到這很少會是實際情況。  
我們傾向於留意壞事多過好事。 這包含三種情況: 1. 對過往的錯誤記憶; 2. 新聞媒體與社運人士的選擇性報導; 3. 以及擔心把壞事說是在好轉會顯得冷血。
我們都不禁傾向把各種事物分成截然不同的兩類,之間橫著一條鴻溝。我們眼中的世界分成兩類國家:富人與窮人。 在建構基於事實的世界觀之際,你所遇到最大的難關在於要知道一點:你的多數親身經驗來自第四級,間接資訊則經過大眾媒體的篩選。你需要靠什麼來揪出並取代誤解?答案是數據。你得秀出數據,看見背後的事實。
結尾很重要。我們收尾的時候,可能誤以為難處理的部份都結束了,但其實還沒。若要在未來有效競爭與合作,我們必須小心處理最後一步。 我們學到,就算已經成交,依舊得處理合作與競爭之間的張力,而且還得放眼未來。
出場順序看似不重要,居然也會影響各種競賽成績,投票和審判第一個比較好,而競賽和面試壓軸比較好。 決大多數的談判,先出價比較好。第一件是資訊,如果有缺乏資訊,搶先出價反而吃虧;第二件事是「錨定概念」。 關鍵在於,如果有充分資訊,先開口有優勢;但如果對方掌握的談判資訊比我們多,最好先禮讓對方。
知道別人在想什麼,你可以得到更好的結果。 光問「為什麼」?尋求他人觀點,就連最暴力的情境都可以化解。研究發現,被要求思考賣方觀點的受試者,比較可想出具有創意的交易。 觀點取替能讓餅變大,還能讓當事人替自己取得額外資源。 做到觀點取代的方法之一,是主動想像別人會怎麼想。 模仿可以帶來更有效的觀點取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容易」會被說成簡單,是因為大道至簡,只要抓緊目標、刻意練習,終究會走到。 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但只有人不是,人並不是透過努力就能改善或改變的生命,所以「容易」才會在事情與人的相比較之下,被當成簡單,而忽視掉努力的必經過程。 所以分秒都會恐懼,但這一秒還是讓下一秒更好時,也因此分秒都能讓勇氣加倍。
Thumbnail
人人都有自己的恐懼 如何去面對每一次的恐懼來臨呢? 如果不曾直面也許就難以長出相對的勇氣 / 在長濱僻靜時的自我探索中 聊到過我害怕昆蟲 但夥伴覺得我很勇敢 因為當我們一起在室內遇到小蜘蛛時我的反應 但蜘蛛不是我最怕的 我最怕的是大蟑螂 或者說會飛的、移動速度
Thumbnail
你最在意的事情,往往就是你核心的恐懼。無論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都源自於你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你的核心信念。舉例來說,有人在乎自己是否被愛,他越渴望被愛,就越害怕失去愛。 而對待這種恐懼的方式通常有兩種: 迴避策略:如果某處存在危險,就儘量避開。例如:害怕受傷,就不主動談戀愛
Thumbnail
恐懼是一種強大且生存本能的情緒,我們面對未知或觸及自己的無形標準時,通常會感到恐懼。本文探討了恐懼的原因、面對恐懼的方法以及每個人對恐懼的獨特感受和反應,並提供了一個方法來幫助讀者理解恐懼來源並找出解決方式。
Thumbnail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Thumbnail
我為什麼不敢搭飛機呢,因為我也是看太多飛機空難的影片新聞看太多造成心靈有陰影,所以我沒有出國過也沒有去國外旅行玩過,但我非常想去看外面的世界,看看這外面廣闊的世界是長甚麼樣子的,也很想接觸國外的文化習俗習慣,但我非常想去日本以後非常想去日本旅行,但就是我內心的陰影造成我不敢去旅行搭飛機。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我想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一下有关人类行为和决策的内容,我们要警惕那些可能影响我们选择的心理陷阱。这些陷阱通常是微妙而根深蒂固的,有可能在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我们的生活。话不多说,让我们来谈谈吧! 鸵鸟效应 这指的是忽视负面信息或反馈的倾向,类似于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这可能表现为一
Thumbnail
六十三、恐懼型和成長型決定 我們希望生活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選擇。害怕被批評,或是害怕別人怎麼看待自己,所以通常會選擇一條較安全簡單的道路,讓我們看起來都是對的。 在生病後,這樣的狀況越發嚴重,因為我們能承擔錯誤的能力降低了,所以我更害怕會犯更大的錯誤,我依照「恐懼」來下決定,因爲恐懼會
Thumbnail
人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對事情的無知,如果我們可以辨識事物的全貌,消弭未知,其實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不只是當事人談感情的議題,當社會大眾還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懷抱著恐懼,一心只想遠遠避開患者,但是如果可以試著理解這個疾病,可能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或是刻板印象。
Thumbnail
恐慌是一種強烈恐懼的感受,害怕且慌張。與一般害怕、恐懼不同的是,感到害怕、恐懼時,我們的壓力與情緒對象是很明確的,但恐慌出現時,我們卻更多的是感受到恐懼本身,我們會有心跳加速、呼吸短促、喘不過氣、梗塞作嘔感、暈眩、窒息感、發抖等等這類的感覺......
Thumbnail
「容易」會被說成簡單,是因為大道至簡,只要抓緊目標、刻意練習,終究會走到。 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但只有人不是,人並不是透過努力就能改善或改變的生命,所以「容易」才會在事情與人的相比較之下,被當成簡單,而忽視掉努力的必經過程。 所以分秒都會恐懼,但這一秒還是讓下一秒更好時,也因此分秒都能讓勇氣加倍。
Thumbnail
人人都有自己的恐懼 如何去面對每一次的恐懼來臨呢? 如果不曾直面也許就難以長出相對的勇氣 / 在長濱僻靜時的自我探索中 聊到過我害怕昆蟲 但夥伴覺得我很勇敢 因為當我們一起在室內遇到小蜘蛛時我的反應 但蜘蛛不是我最怕的 我最怕的是大蟑螂 或者說會飛的、移動速度
Thumbnail
你最在意的事情,往往就是你核心的恐懼。無論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都源自於你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你的核心信念。舉例來說,有人在乎自己是否被愛,他越渴望被愛,就越害怕失去愛。 而對待這種恐懼的方式通常有兩種: 迴避策略:如果某處存在危險,就儘量避開。例如:害怕受傷,就不主動談戀愛
Thumbnail
恐懼是一種強大且生存本能的情緒,我們面對未知或觸及自己的無形標準時,通常會感到恐懼。本文探討了恐懼的原因、面對恐懼的方法以及每個人對恐懼的獨特感受和反應,並提供了一個方法來幫助讀者理解恐懼來源並找出解決方式。
Thumbnail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Thumbnail
我為什麼不敢搭飛機呢,因為我也是看太多飛機空難的影片新聞看太多造成心靈有陰影,所以我沒有出國過也沒有去國外旅行玩過,但我非常想去看外面的世界,看看這外面廣闊的世界是長甚麼樣子的,也很想接觸國外的文化習俗習慣,但我非常想去日本以後非常想去日本旅行,但就是我內心的陰影造成我不敢去旅行搭飛機。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我想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一下有关人类行为和决策的内容,我们要警惕那些可能影响我们选择的心理陷阱。这些陷阱通常是微妙而根深蒂固的,有可能在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我们的生活。话不多说,让我们来谈谈吧! 鸵鸟效应 这指的是忽视负面信息或反馈的倾向,类似于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这可能表现为一
Thumbnail
六十三、恐懼型和成長型決定 我們希望生活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選擇。害怕被批評,或是害怕別人怎麼看待自己,所以通常會選擇一條較安全簡單的道路,讓我們看起來都是對的。 在生病後,這樣的狀況越發嚴重,因為我們能承擔錯誤的能力降低了,所以我更害怕會犯更大的錯誤,我依照「恐懼」來下決定,因爲恐懼會
Thumbnail
人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對事情的無知,如果我們可以辨識事物的全貌,消弭未知,其實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不只是當事人談感情的議題,當社會大眾還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懷抱著恐懼,一心只想遠遠避開患者,但是如果可以試著理解這個疾病,可能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或是刻板印象。
Thumbnail
恐慌是一種強烈恐懼的感受,害怕且慌張。與一般害怕、恐懼不同的是,感到害怕、恐懼時,我們的壓力與情緒對象是很明確的,但恐慌出現時,我們卻更多的是感受到恐懼本身,我們會有心跳加速、呼吸短促、喘不過氣、梗塞作嘔感、暈眩、窒息感、發抖等等這類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