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人際上受過的傷害,除了時間會撫平疼痛,也可以告訴自己:我已經不是過去那個無助的孩子了!

Photo by Senjuti Kundu on Unsplash
Photo by Senjuti Kundu on Unsplash
#安撫你的內在小孩
上週開始了我回台灣之後的第一個全英文演講工作,在準備內容時超級緊張,各種擔心害怕焦慮一次湧上心頭。
一方面覺得自己已經五年沒有在台灣演講(還要全英文),另一方面覺得離開大學生涯更久,思考如何開講會比較沒有代溝,甚至還很緊張的要波爾陪我演練內容,請他給我回饋。
我到底在緊張害怕什麼呢?
我以為過了這麼多年了,早就忘了這件事,但在準備的過程中,深深地引發了我大學時期上台全英文演講的焦慮。
記得當時因為很緊張,又抽到不熟悉的題目,表現的很差自己也心知肚明,但最讓我受傷的是下台後老師說的那一句:「我勉強給妳60分,因為其實妳不到。」

過去總是覺得不夠好的自己
我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只要沒有表現好,自己比別人更加自我責怪的人。從小考試沒有考好,回到家門口前,我爸看到我都還沒問考的怎麼樣,我自己就先掉眼淚,搞得他更不敢多問,只好說有問題可以多問老師。
回到我的大學演講經驗,從那次之後,只要上這堂課需要上台我都會很緊張,因為我怕別人的眼光,但其實或許也沒有人記得我曾經表現不好,只有我自己無法釋懷,覺得自己就是不夠好。
但在跟我老公波爾練習的過程中,我慢慢的找回說話的自信,因為他告訴我哪裡聽得懂、哪裡需要修改、哪裡可以再調整,最後他說:「你準備的很充分,你行的!」
而我好像默默地得到了矯正式的情感經驗,心裡確實因為他說的話安心了不少。
-

我已經不是過去的那個自己了
當天實際真的在台上講的時候,我完全沒有照稿演出,但反而可以自然地依據學生的反應去做問答,我預期中不太有口語反應的大學生們,也願意在我的提問下逐漸或偶爾回答問題。
甚至演講結束後,有學生來問我:「老師,妳喜歡自己現在的生活嗎?」等等相關的問題,我就會知道內容其實有打中某些學生的心裡,能夠讓他們去思考,這樣也就很足夠(外加導師本人全場都在現場頻頻點頭給回應,結束前還說已經追蹤我的粉專,太可愛了!)

關於人際上受過的傷
很多時候,我們會感覺到過去所受的人際創傷,會因為類似情節而不斷被勾起難受的回憶,內心的傷口好像不會有好轉的一天。但有的時候,隨著生命經驗的累積,有正面經驗的交錯和堆疊,而有機會從這些經驗裡開始看到自己不同的一面。
另一方面,當回想著過去的創傷回憶時,總是會擔心再度發生,但我們忘記的是,現在的自己已經長大,已經和過去的自己不一樣了。
有機會釐清過去創傷裡已經努力過的自己,也相信現在的自己可以更有能力去應對類似的情境,這就是走出的第一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是不務正業邱總監Erica,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Podcaster|英語家教。在不同的生涯探索過程中,我發現分享的正向力量是很大的,透過生活中的經驗還有身邊的人教會我的事,結合心理學的知識,寫成我的心得,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追蹤我的粉專 FBIG
🎧 收聽我的節目:不務正業邱總監Podcast
📪歡迎聯繫合作,請合作邀約來信:beceo.erica@gmail.com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打賞,在左下方幫我拍手鼓掌,讓我有更多創作的動力!也歡迎你到我的IG、臉書逛逛,或收聽我的 podc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諮商心理師/Podcast 《不務正業邱總監 》主持人 我是Erica,一位曾旅居歐洲五年的不務正業心理師。從英文跨界到諮商、行銷和銷售,希望我的人生體驗,分享生活中的心理學、生涯探索,以及文化差異,讓你對人生有不同的思考角度。 喜歡文章歡追蹤我~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