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4|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北大家書11:理性與感性兼融的中道之美

親愛的爸爸,聽妹妹說您載著媽媽去參加金婚禮贊,不但抱回大包小包的禮物,還帶回難得的笑容。女兒聽了也歡喜得不得了。
因為課堂經驗不甚愉快,女兒轉而自力救濟。這兩天讀的是方東美教授的《新儒家哲學十八講》。方教授早年在臺大哲學系任教,後來轉往輔仁大學,這本書可以或多或少管窺他的思想,但不算他的著作,因為全是學生謄錄的課堂筆記。
書在大陸出版,理所當然用的是簡體字。這倒不是重點,重點是女兒在序文看見一個大牌教授的名字。這位先生算得上著作等身,知名度之大,不但讓他每一本書可以在很不景氣的書市裡排開其他新書,堂而皇之地躺在醒目的平臺,在大陸的書市也不遑多讓。女兒先前曾特意請假去聽他們系上辦的學術研討會,這位名教授也是論文發表人,正因為這樣,女兒對他印象奇差。
他的發表順位排在最前面,大會才剛揭開序幕不久,場面的確有些混亂,結果我們這位大教授就很不客氣地說:「請安靜一點」。要求學生安靜上課,向來是老師的職業習慣,本來無可厚非,但他很快追加了一句:「我發表的時候不想聽到任何噪音!」口氣竟是出人意料的壞。女兒當時就想:先生,您可是通透儒家的大學者,照理該多一點溫柔敦厚吧。
當然,女兒如此評價人未必公允,畢竟只是一面之緣。那位先生可能曾受教於方教授,為這本書寫的序言倒是客氣得很,而且揄揚有加。可在女兒看來,書中內容未必全如序言所述,畢竟那是學生的筆記,無法全面反映方教授的博大精深。但也因為是學生筆記,課堂內偶而激蕩出的火花一併記錄在案。所以女兒有福「聽見」教授在課堂上很感慨地說:當研究生每天要睡足八個鐘頭是不可能的事啊,做學問都來不及了!你能指望教授告訴你什麼呢?答案得自己找,你一提問,教授馬上就要你走人,改投他人門下去了。
女兒看得直發笑。就是有女兒這種笨蛋,巴巴地指望教授能在課堂上傾囊相授!在課堂上得不到知識的滿足,還大生悶氣呢!
意外在書中讀到一個心有戚戚的評論,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方教授大力讚揚宋代理學家的人品,但對學問成就並不完全認同。宋代理學家普遍沈浸於「理」,「情」與「美」的浸潤相對偏少,宋朝的理學因此呈現一種向理性傾斜的沈重感,與先秦,尤其是孔子博厚而活潑的情調相距甚遠
這兩天走在頤和園路上,一路看著搖曳的樹影,女兒忍不住思索:沒錯,我的生活很早就呈現嚴重的傾斜狀態,不僅活得特別「用力」,而且是無時無刻不「緊繃」。先是三弟宏文猝逝,爾後是自己在學校被墜落的玻璃砸成血人。兩次意外透露的訊息:死神其實一點都不遠。意識到人生苦短,可能有兩種極端的出路,一種是恣意尋歡作樂,另一種就是埋頭拚命幹活。女兒應該屬於後面那一種。生命如果隨時可能終結,總得在結束之前好好做點什麼,不要辜負了短暫的人生,白白走這一遭,免得死到臨頭不甘瞑目。不過呢,女兒服膺的偶像孔老夫子早就給過很好的解答:中道。
說是孔老夫子似乎不太公允,佛陀也是如此教誨弟子的。弦太鬆固然不成調,太緊也不行,遲早會斷線!
積極進取本來不是壞事,但努力過了頭,偏離了中道,就有苦頭吃。女兒繃得太緊的神經,恐怕也是身體羸弱的重大因由。別說以前教書的日子,就算現在回歸單純的學生生活,女兒還是過得很緊張──唉,這是在幹什麼呢?好像明天就要參加博士資格考,又好像下個月就得交出博士論文似的!
可那根本不是事實啊。
所以女兒放下了選課推薦的成堆參考書,鑽進圖書館。走出來的時候,背包多了十來本書。仍然有一半是哲學的專業書,只是不再與眼下的課程相關;另一小半是文學類的小說,其中有一本就是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集。
特意提起歐亨利,頗有重溫舊夢的意味。他有一篇短篇小說,是女兒高一讀過的英文教材,寫的是一對年輕卻清貧的愛侶,想送給心愛的人一份別出心裁的耶誕節禮物,可極度拮据的手頭買不到什麼像樣的東西。妻子省吃儉用了好久,也只能攢到一塊八角七分,最後忍痛賣掉美麗的長髮,用那二十塊(她們的房租是一週八塊錢)買了一條漂亮的錶鏈,準備給先生搭配祖傳的懷錶。她在一賣一買的同時,作丈夫的也懷著同樣的心思,做了同樣的事。他賣了祖傳三代的懷錶,買來一套別致的發梳。等到丈夫回到家,驚見妻子一頭秀髮不再,卻喜孜孜地拿著錶鏈迎向前來……
他們辛苦「換」來的禮物沒派上用場,但結局依然是歡喜的。歐亨利透過小夫妻的錯過寫俗世愛情的甜美與高貴。
人世間的真情通常是動人的,不拘是愛情或親情。從前偶而趁沒課的空檔溜回娘家,待在樓上備課,不久就會聽到爸爸推門出去,再一會兒,聽見爸爸進門,然後聽見廚房響起抽油煙機與鍋鏟的聲音。當然,還有嗅覺的,結合麻油與米酒濃烈的噴香,一陣一陣往樓上冒。再過不久,廚房的聲音靜止了,然後是爸爸的腳步聲,您幫女兒把熱騰騰的腰子端上樓來,活像女兒回家坐月子似的。女兒茹素那七年,您不能再作薑爆麻油腰子了,女兒猜想:您會嗒然若失,總覺得能為女兒做的事少了吧……
去年回娘家小住,走過曲折的小巷,一眼看見爸爸坐在菜園前的折疊椅上,也許是乘涼,也許還為了等候女兒?您看見女兒回來了,笑盈盈站起身來,慢慢往家門走,然後我們父女一起用餐。當然,享用的是您精心的烹調,想來真是幸福!
前不久在網路上看了一部十多年前的電影,是伊朗名導阿巴斯的《櫻桃的滋味》。片中描述一個厭世的中年人,原本忙著四處找尋自殺後為他掩埋屍體的代理人,因為遇見一位也曾動過自殺念頭的老人,終於取消與這個世界告別的計畫。那個老人起初滿口答應,一路卻叨叨地說起自己的過往。他也曾動過自戕的念頭,上吊的當口,忽然瞥見樹上結實纍纍的櫻桃,順手摘了一顆,送進嘴裡之後發現水分飽滿的果實滋味迷人,於是又吃了第二顆、第三顆,最後是摘了整串回家與老妻共用,就這樣活了下來。
平凡的人生似乎也就是這樣,看似很不經意的小事,卻可以讓我們在艱難的生活裡找到活下去,而且活得快樂而充實的力量。
謝謝爸爸,您一直都是女兒力量的來源!
祝爸爸和媽媽每天都像參加金婚禮讚那樣開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