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社會最多關注的國內焦點,莫過於台中一中的師生課堂衝突的事件。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涉及層面很廣。
有人討論老師權威的態度是否過時,如何才是適當的教育者態度?
有人討論現在的學生難教、沒有禮貌,動不動就上網爆料,行為怎麼這麼無法無天?
也有人就法律層面來討論,究竟有沒有錄影權?上課有老師和同學的著作權,錄影有沒有違法?但若是錄影時是因為爭議發生,可以公開播放嗎?被拍者的肖像權呢?
一場爭議,引發大眾關注,甚至引發各界參入討論,正表示這樣一場爭議裡濃縮了大量社會長久以來迴避正視的衝突問題,包括:網路成為現代人訴諸輿論的方式,這意謂著現代人不相信社會制度所具有的申訴力?在生活情境中,要能有效雙向溝通是非常困難的事?
事件同時引起許多人負面的「在學經驗」,過去不少受權威壓迫和傷害的情緒被勾動。也有不少仍受權威思想框架的人,引發對於現代孩子(年輕人)不尊師重道的反彈和憤慨。
而我在有限的影片資訊和媒體報導中,看到的是在教室情境裡,師生關係的斷裂(缺失信任)和缺少對彼此情緒理解,表面上像是在雙方對話,但多訴諸自己的立場和位置,缺少了對對方立場和觀點的聆聽及了解,也就有了一場無效(失去焦點)的對話。
任何的衝突發生,都有社會環境的影響,今天雖是在學校裡的「教室環境」,但也包含整體社會風氣和文化對一個教室環境氛圍的影響。
從老師對高一學生態度的指教,可以聽見老師對學生態度的諸多情緒,包括批評和謾罵,這可能觸及到情緒高壓下是否會引發學生的身心傷害,也忽視了在社會情境下,人與人之間需要有基本的尊重和界限。
但為什麼老師的情緒反應如此激烈,並具有攻擊性,這是否意謂著老師對於自己的處境,感到恐懼和不安全,而立刻升起「權威身份」來作為自我防衛的「戰」,以鞏固自己在孤軍奮戰裡的脆弱地位?
常有人認為,權威者動不動就拿輩份或身份壓迫比他低階的人,充斥著上對下的教訓而非允許討論,總以「我就是對的、正確的」來處理關係相處的衝突,並且以強大的情緒壓力咆哮、謾罵來做壓制,根本不是就事論事。
在我看來,想以權威壓制的權威者反而是一個在社會情境中適應不良的人,對於社會階層觀的鬆動,對於「尊師重道」「長幼有序」倫理觀念的式微,再也無法因為既定身份或是「年長」就能獲得什麼尊敬和別人尊崇,著實感到極度挫折和憤怒。
在目前的社會,任何的社會環境裡都有這樣的問題,在不同屬性和使用的年齡層有差異的網路平台中,各式各樣言論都有著屬於那個年代下生活者,所具有的觀念、習慣和價值觀信念。
現在的社會正從過去威權統治的時代,走向法治和講求平等的世代,沒有人有特權,也有沒有人可以仗勢凌人。雖說這是一個開放的民主社會所發展的方向,當對解嚴後短短三十五年劇烈變化和快速轉型的台灣社會來說,完全經歷不同教育環境和思想塑造的各年級生,聚集在這小小的土地上,每天彼此衝撞,每天逞兇鬥狠,把不同世代的思維和價值觀視為洪水猛獸,看做天敵的情況屢見不鮮。
也難怪影片中,老師不斷的說:「現代的學生很可怕啦!很可怕啦!」這個句子也可以換成「現在的孩子很可怕啦!」「現在的年輕人很可怕啦!」或是「現在的社會很可怕啦!」
說到這裡,就是我要說的,我們的社會對於「社會」和「情緒」學習十分缺乏。社會環境的變化和快速轉型,勢必會讓人感到價值錯亂,同時難以因應環境變化下的諸多改變和要求。以醫師來說好了,過去的醫師只要學會看病,又具有權威身份,看病時對病人不客氣,或是權威訓斥,甚至要求病人無異議配合治療,其餘不用多問,這種事情可說司空見慣。但是,在現代的社會,為了促進良好的醫病關係,醫師教育中也需要重視「溝通技巧」,需要了解如何和病人建立良性溝通,增進病人醫療知情的權利。
這是否是好的發展呢?基本上,我相信多數人會認為這是好的發展。然而,在價值錯亂和失去理性理解、感性同理的對話能力情況下,在進行許多社會風氣的改革和環境的改造過程中,就會有人極度不適應,同時感覺自己所處的社會正在發生災難,並對現代社會發展感到灰心。
不論是灰心失望或是憤慨,又或是抱怨,在我們的家庭裡、學校裡、職場裡、世代關係裡⋯這種對世代交替無法理解和對話的挫折,正在大量的影響我們每個人的身心及情緒。當人習得無助和習得挫折,而社會資源又明顯不足乏力的情況下,大家只能徒法煉鋼的自找可以為自己扳回一城的方法;年輕人訴諸網路,年長者訴諸權威。
但這可能都只是困獸之鬥,當我們的社會對社會環境和人類行為(以及內在的認知和情緒)的認識不足,且社會資源也不足進行社會教育和協助時,只是訴諸「對錯」評判,而不是從中看見社會環境中,辨識出每個人的身心壓力及適應難題時,我們仍是得不到足夠的社會支持,來一同朝向更好的社會發展,度過這建構嶄新社會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問題和矛盾。
補充法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