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可以代表你的個人價值嗎?|脆弱的力量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成績可以代表你的個人價值嗎?|脆弱的力量

#成績的議題

「如果你想知道,當你把個人價值和創作畫上等號,而且還得到好評,會有甚麼下場?讓我用個人專業的經驗回答你吧,在那種情況下,你麻煩更大了。因為自卑攔截、掌控你人生所需的全部要素在此備齊──你把個人價值交由他人決定,經過幾次肯定後,你已經受到制約,正式成為『迎合別人、追求表現和完美主義』的俘虜。 當個人價值不受影響時,我們更願意展現勇氣,冒險分享個人的才華和天賦。我對家庭、學校、組織的研究清楚顯示,克服自卑的文化可以讓人更樂於徵詢、接納與採用意見。這種文化也可以培養全心投入的人,不屈不撓的人,他們知道在正確完成任務之前,需要一再嘗試,也比較願意創新,發揮創意。」 ── «脆弱的力量»
雖然作者這裡提到的是「創作」,然而,筆者認為,若是把「創作」換成「成績」也十分適用於這裡的情境。因為成績與創作一樣,一樣會被別人所評價,也一樣很容易連成績不等於你的個人價值"結到個人價值。
在台灣,龐大升學壓力下的學生們更是能深刻到體會到這件事,與成績之間價值的綑綁,身為學生,責任彷彿只剩下讀書與考到好成績。我們的身分被極度簡化,他人通常最直接的就只會以單一個面向來看你,如同我們文化裡耳熟能詳的問候「啊你考試都考得怎樣?之後想去唸哪讀書?」,我們習慣於被他人用單一一把名為成績的尺丈量價值,因此我們備感壓力,深陷於無盡的焦慮當中。只要考試失利,成績跌得慘重,便會像是天也要塌下來一般。
接續上次談論到的自卑的議題,顯然,容易連結到自我價值的事物都與自卑脫離不了關係。若是在成績表現方面落於其他人,很容易就會連結到「我不好」的思想,進而走向自卑的漩渦。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若是我們試著切斷那條讓成績與我們自我價值連結的線,就一下就好,我們就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是否「完美主義」(不管是環境造成的還是自我要求)太苛刻了一點?其實你沒有那麼糟糕呢?是否我們可以先緩緩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當前的失敗就把過去的努力,與未來可能迎接的美好一次否決呢?說到底,考試如果原先只是為了測試自己的學習成果,那成績不就是只是一個參考指標而已嗎?我如此在乎成績的理由是甚麼,而我又可以以怎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
在升學壓力下長大的同學們都辛苦了,還記得關於«脆弱的力量»上一篇我們有提到如何克服自卑嗎?其中一項那便是「談論自卑」,若是不知如何開始談論,也可以使用之前文章中介紹過的「自由書寫」技巧,試試看,你對於這方面是怎麼想的呢?成長的路上,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撰稿:象往 K 編
關於象往:象往由一群熱愛教育的大學生所組成,旨在透過自我覺察,幫助學生找到心之所嚮。
更多教育、自我覺察資訊:Yearningforstars at Taplink
avatar-img
3會員
12內容數
象往由一群熱愛教育的大學生所組成,旨在透過自我覺察,幫助學生找到心之所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象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些就是最真實的人生片段,每個片刻好像都平淡無奇,然而我確實存在在那些片刻裡,努力的活著。」 --- 那些片刻,熱愛攝影的主角 Mason 到處拍照,他用他獨特的視角看著人生,我們也用著我們各自的視角觀察。角色在電影裡的人生,與我們真實的人生相互映照著。
自卑跟內疚有很大的不同,內疚是「我做了不好的事」,而自卑是「我不好」,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脆弱的力量作者 Brené Brown 整理出的-克服自卑四大要件。
我明明就很常跟自己對話了,為甚麼總感覺越對話越迷惘、常常覺得自己很失敗......? 自我覺察,本是為了更清楚的看見自己的能力、了解我們是誰、別人是如何看我們及我們是如何融入這個世界。 然而,著名組織心理學家Tasha Eurich 在演講中特別強調,問自己「為甚麼」只會讓我們離真實越來越遠。
我想更了解自己…… 我想要找尋埋藏在潛意識裡的好點子….. 我想要釐清事情的面貌…… 我想要紓解壓力…… 如果你也有以上的願望,歡迎你試試「自由書寫」!
「失敗很日常,成功才是不可思議」 Alpha Team 共同創辦人簡瓅,在訪談中跟我們分享了他台大就讀時的迷惘。從原本國高中的名列前茅,到台大微積分課的巨大挫折、課堂專案的失敗及實習申請失利,四年裡他面臨重重挑戰,卻也因此發掘了自我覺察及多方嘗試的重要性,打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路。
「這些就是最真實的人生片段,每個片刻好像都平淡無奇,然而我確實存在在那些片刻裡,努力的活著。」 --- 那些片刻,熱愛攝影的主角 Mason 到處拍照,他用他獨特的視角看著人生,我們也用著我們各自的視角觀察。角色在電影裡的人生,與我們真實的人生相互映照著。
自卑跟內疚有很大的不同,內疚是「我做了不好的事」,而自卑是「我不好」,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脆弱的力量作者 Brené Brown 整理出的-克服自卑四大要件。
我明明就很常跟自己對話了,為甚麼總感覺越對話越迷惘、常常覺得自己很失敗......? 自我覺察,本是為了更清楚的看見自己的能力、了解我們是誰、別人是如何看我們及我們是如何融入這個世界。 然而,著名組織心理學家Tasha Eurich 在演講中特別強調,問自己「為甚麼」只會讓我們離真實越來越遠。
我想更了解自己…… 我想要找尋埋藏在潛意識裡的好點子….. 我想要釐清事情的面貌…… 我想要紓解壓力…… 如果你也有以上的願望,歡迎你試試「自由書寫」!
「失敗很日常,成功才是不可思議」 Alpha Team 共同創辦人簡瓅,在訪談中跟我們分享了他台大就讀時的迷惘。從原本國高中的名列前茅,到台大微積分課的巨大挫折、課堂專案的失敗及實習申請失利,四年裡他面臨重重挑戰,卻也因此發掘了自我覺察及多方嘗試的重要性,打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升上高中後,我越來越感覺到周遭的同學對「才能」越來越重視,不管是會考成績,還是還是每次的校內考試。如果是自己考的好,就會一直說嘴,反之則是默默不語,或者宣傳他人的榮譽。我發現其實我自己也會有這種現象,有時候會想如果我會考怎樣就可以去xx高中了,一兩次的好排名也會讓我膨脹,覺得自己好像高人一等。漸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陷入無止境的比較之中。從個人成就到社會地位,我們不斷地用他人的生活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但這樣的比較真的有意義嗎? 個人成就:自我評價的陷阱 我們常問自己:我是否有特殊的才能?我是否做得比別人好?這些問題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對自我價值的質疑。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今天想來聊聊什麼是夠好、更好的自己 ? 如何定義及影響我們 ? 從小我們從家庭到學校,出社會乃至整個人生,我們都深受著一個集體意識的影響,那就是:「我必須要更努力才有用!要夠好!好還要更好!不能讓別人失望!或讓別人看不起!」 當我們探討夠好和更好的自己時,我們可以深入思考3個常見的迷思和誤解,進一
我們可能因為自己在普世價值中達到一定的成就,無論是財富、權力、美貌、才華、學歷、職業等,而被他人擁戴追捧,於是逐漸產生自己是完美的、了不起的想法。而這樣的想法會讓我們看輕他人,甚至認為他人的存在都只是為了襯托自己。
Thumbnail
成績,似乎與臺灣的教育密不可分。時常把成績掛在嘴邊的父母、時常將成績作為評判標準的老師、時常將成績互相比較的同學隨處可見。 究竟成績要怎麼看待?在經過國中三年、高中半年多的洗禮後,這篇文章透露作者對成績及競爭的看法,讓人反思自己對成績的態度。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你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成就的大小是否等於格局的大小呢? 是因為「對社會有所貢獻」,而看見自己的價值。還是因為得到了社會價值認定的身份地位、財富而覺得自己有價值。認識及了解自己後,是因此限縮了自己還是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 格局的大小、眼界的高低。是曲高人寡的孤芳自賞,還是真正接
Thumbnail
我應該要多提升自我、我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好、相較於其他人的成就我不夠厲害⋯⋯ 始終覺得不足的痛苦揮之不去,你也有這樣的感受嗎?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本篇分享《踏實感的練習》的心得,如何在追求成就時,如何能能擁有平靜且自信的內在力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升上高中後,我越來越感覺到周遭的同學對「才能」越來越重視,不管是會考成績,還是還是每次的校內考試。如果是自己考的好,就會一直說嘴,反之則是默默不語,或者宣傳他人的榮譽。我發現其實我自己也會有這種現象,有時候會想如果我會考怎樣就可以去xx高中了,一兩次的好排名也會讓我膨脹,覺得自己好像高人一等。漸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陷入無止境的比較之中。從個人成就到社會地位,我們不斷地用他人的生活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但這樣的比較真的有意義嗎? 個人成就:自我評價的陷阱 我們常問自己:我是否有特殊的才能?我是否做得比別人好?這些問題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對自我價值的質疑。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今天想來聊聊什麼是夠好、更好的自己 ? 如何定義及影響我們 ? 從小我們從家庭到學校,出社會乃至整個人生,我們都深受著一個集體意識的影響,那就是:「我必須要更努力才有用!要夠好!好還要更好!不能讓別人失望!或讓別人看不起!」 當我們探討夠好和更好的自己時,我們可以深入思考3個常見的迷思和誤解,進一
我們可能因為自己在普世價值中達到一定的成就,無論是財富、權力、美貌、才華、學歷、職業等,而被他人擁戴追捧,於是逐漸產生自己是完美的、了不起的想法。而這樣的想法會讓我們看輕他人,甚至認為他人的存在都只是為了襯托自己。
Thumbnail
成績,似乎與臺灣的教育密不可分。時常把成績掛在嘴邊的父母、時常將成績作為評判標準的老師、時常將成績互相比較的同學隨處可見。 究竟成績要怎麼看待?在經過國中三年、高中半年多的洗禮後,這篇文章透露作者對成績及競爭的看法,讓人反思自己對成績的態度。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你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成就的大小是否等於格局的大小呢? 是因為「對社會有所貢獻」,而看見自己的價值。還是因為得到了社會價值認定的身份地位、財富而覺得自己有價值。認識及了解自己後,是因此限縮了自己還是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 格局的大小、眼界的高低。是曲高人寡的孤芳自賞,還是真正接
Thumbnail
我應該要多提升自我、我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好、相較於其他人的成就我不夠厲害⋯⋯ 始終覺得不足的痛苦揮之不去,你也有這樣的感受嗎?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本篇分享《踏實感的練習》的心得,如何在追求成就時,如何能能擁有平靜且自信的內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