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如何「靠自己」解決孤單?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孤單」(loneliness)與健康密不可分,不論對生理、情緒、認知功能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即使3C產品蓬勃發展,隨時隨地都能與親友進行互動,研究卻發現全人類的「孤單感」在過去十多年來不減反增。
而面對超過兩年的疫情,不論是來自政策規範的大規模封鎖,或者個人基於安全考量而選擇減少群聚,都造成社交互動大幅減少,更是惡化了這個早已存在的問題。
究竟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我們「靠自己」就能改善孤單的問題,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此次和各位分享的最新研究是由跨國團隊所發表,成員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Penn State University),以及台灣的空中大學與龍華科技大學,研究對象為332名疫情期間留在台灣就學的國際交換學生。
之所以選擇他們為研究對象,是因為過去的研究發現,這群人離鄉背井,前往人生地不熟、語言又有隔閡的國度,孤單感原本就較高。在疫情發生前,尚能藉著聚會、出遊等群團體活動來改善,這兩年來少了這些管道,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獨自待在住處(有時連上課也是如此),孤單感隨之提高。
其實這個團隊在去年底也曾發表另一篇類似研究,只不過研究對象是235名護理之家(nursing home)的老年住民。兩篇研究的發現是一致的,亦即不論是針對年輕人或老年人都適用:

獨自一人的空閒時間,若是從事可帶來「心流」體驗的活動,則能顯著降低孤單感。而且,甚至比透過人際互動(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得到的效果還要強大。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260會員
960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前兩週的〈每天只要喝230cc啤酒,大腦就會萎縮老化〉一文,得到不少讀者的閱讀與關注。想必有不少朋友很想進一步瞭解:萬一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完全不喝酒,是否有辦法「挽救」大腦功能,至少不要退化得太快?今天就為大家整理幾篇最新醫學研究。
很多父母為了子女的「挑食」感到頭痛,餐桌上的交鋒、鬥智更是常見場景。究竟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解決這個難題?二月底這篇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簡稱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嘗試從不同角度切入,提供為人父母者另一個思考方式。
在〈適度飲酒真的有益健康嗎?〉一文中,我曾和各位分享酒精對健康的影響,其中一個結論是:「只要有喝酒就會傷害神經系統,喝得再少也會傷害,只是傷害比喝多的人輕微一點」。3/4這篇熱騰騰剛出爐的研究,更是清楚提供了具體數字,很值得各位參考。
「XX無國界」的話題近日鬧得沸沸揚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二月初這篇最新研究所探討的「音樂無國界」,究竟有什麼值得參考的發現。 本研究想探討的主題是:「音樂喜好」與「人格特質」之關連性,是否舉世皆然?或者會因為地域、種族、文化、國家而有所差異? 五大音樂類別(MUSIC model)
選擇結婚對象時,哪些條件是你優先考慮的?個性、長相、收入、職業、年齡、家庭狀況等,應該毫無疑問會排在前幾名。不過你或許沒想過,「學歷」這個看似過時的老古板條件,卻成為一篇最新研究的關注焦點。 本研究之發現簡單明瞭: 話說回來,這樣的結論其實並不難想像,為什麼有必要特別撰文介紹? 開闊的視野
小自個人生活習慣、親職教養,大至國家政策、法令規範,都牽涉到「如何導正不良習慣與行為模式」這個議題。採取強制與懲罰手段、甚或「治亂世用重典」,固然有其效果與必要性,適得其反卻也並不少見。究竟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處理策略?一月中這篇最新研究結果,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思考方向。
前兩週的〈每天只要喝230cc啤酒,大腦就會萎縮老化〉一文,得到不少讀者的閱讀與關注。想必有不少朋友很想進一步瞭解:萬一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完全不喝酒,是否有辦法「挽救」大腦功能,至少不要退化得太快?今天就為大家整理幾篇最新醫學研究。
很多父母為了子女的「挑食」感到頭痛,餐桌上的交鋒、鬥智更是常見場景。究竟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解決這個難題?二月底這篇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簡稱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嘗試從不同角度切入,提供為人父母者另一個思考方式。
在〈適度飲酒真的有益健康嗎?〉一文中,我曾和各位分享酒精對健康的影響,其中一個結論是:「只要有喝酒就會傷害神經系統,喝得再少也會傷害,只是傷害比喝多的人輕微一點」。3/4這篇熱騰騰剛出爐的研究,更是清楚提供了具體數字,很值得各位參考。
「XX無國界」的話題近日鬧得沸沸揚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二月初這篇最新研究所探討的「音樂無國界」,究竟有什麼值得參考的發現。 本研究想探討的主題是:「音樂喜好」與「人格特質」之關連性,是否舉世皆然?或者會因為地域、種族、文化、國家而有所差異? 五大音樂類別(MUSIC model)
選擇結婚對象時,哪些條件是你優先考慮的?個性、長相、收入、職業、年齡、家庭狀況等,應該毫無疑問會排在前幾名。不過你或許沒想過,「學歷」這個看似過時的老古板條件,卻成為一篇最新研究的關注焦點。 本研究之發現簡單明瞭: 話說回來,這樣的結論其實並不難想像,為什麼有必要特別撰文介紹? 開闊的視野
小自個人生活習慣、親職教養,大至國家政策、法令規範,都牽涉到「如何導正不良習慣與行為模式」這個議題。採取強制與懲罰手段、甚或「治亂世用重典」,固然有其效果與必要性,適得其反卻也並不少見。究竟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處理策略?一月中這篇最新研究結果,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思考方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條拼盡全力奔跑的道路,有沒有走錯,有沒有走歪,或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奔跑,何時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的問自己。……獨處時問問,找找最接近的答案是什麼。
Thumbnail
在一場作者親臨的講座上,買了一本書,名為《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有位校長發問:如何讓國中生也關心這話題;因為他們學校早就有在辦關懷老人的活動了,比如到安養中心表演樂器⋯⋯但是,如何讓國中生多多認識這個 issue?孤獨,是一個客觀現象。 寂寞,lonely 是一種因為孤獨而產生的心情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Thumbnail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強調,通過孤獨,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你嘗試將孤獨視為一種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完全負面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寫作或其他個人活動,或有助於你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如果你想在獨處時不再感到孤獨,那麼你需要擁有獨處能力。 本文探討了人與內在客體的關係,以及如何培養獨處的能力。擁有獨處的能力不僅能減少在孤獨時的焦慮感,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更真實的親密關係和獲得良好的自我感。文章最後提出了在成年之後獲得獨處能力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條拼盡全力奔跑的道路,有沒有走錯,有沒有走歪,或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奔跑,何時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的問自己。……獨處時問問,找找最接近的答案是什麼。
Thumbnail
在一場作者親臨的講座上,買了一本書,名為《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有位校長發問:如何讓國中生也關心這話題;因為他們學校早就有在辦關懷老人的活動了,比如到安養中心表演樂器⋯⋯但是,如何讓國中生多多認識這個 issue?孤獨,是一個客觀現象。 寂寞,lonely 是一種因為孤獨而產生的心情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Thumbnail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強調,通過孤獨,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你嘗試將孤獨視為一種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完全負面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寫作或其他個人活動,或有助於你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如果你想在獨處時不再感到孤獨,那麼你需要擁有獨處能力。 本文探討了人與內在客體的關係,以及如何培養獨處的能力。擁有獨處的能力不僅能減少在孤獨時的焦慮感,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更真實的親密關係和獲得良好的自我感。文章最後提出了在成年之後獲得獨處能力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