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0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週一練習,一年學會冰山理論(Week17)

    《第17週 點出他人情緒》
    上一週我們觀察周遭人的情緒。
    如果你長期觀察身邊親近的人,觀察他的行動、語言、狀態,揣測他背後的情緒,有什麼發現嗎?有沒有發現有趣的狀態或事物。
    我邀請你觀察,但不要直接跟對方核對。這樣通常會面臨對方的反彈,因為我們的生長環境對於情緒經常無法接納。如果你問他是否生氣、焦慮,也許他會升起反感,想抗拒。
    這週的練習是順著上週的觀察而來,但是會有一點麻煩或困難。因為根據我們的觀察而去幫助對方指出情緒,它也許不一定是真的。
    之前提過,情緒有3個部分,情緒的表達、情緒的思考與情緒本身
    我們真正需要應對與接納的,是情緒本身。所以第一步需要將情緒辨識出來,給情緒一個名字。
    將情緒辨識出來,是當下對自己的專注。如果我們能專注在情緒當中,便是當下的概念之一。
    把握的原則有三, 關注當下身體的反應、情緒的感覺、頭腦的概念
    讓我們先學習聚焦在身體與情緒。不要太快走進頭腦思考。
    那麼,當我能夠覺察自己當下的情緒時,如何能在避免衝突的情況下,幫助身邊的人(孩子、伴侶、學生、員工)打開情緒的水閥呢?
    老師舉例子,並且說明自己的脈絡。
    例1: 被處罰的委屈小男孩
    釐清大人所知道的客觀事實(因玩耍被處罰),核對孩子的處境(被罰站、身體受傷)。
    原則1: 點出身體感受,關心孩子身體的疼痛。
    原則2: 詢問情緒。如果有,接納就好。
    「是不是很生氣?媽媽知道你生氣。」
    「有沒有很難過?媽媽知道你難過。」
    也可以運用前幾週所學,詢問情緒背後簡單的原因。生氣什麼、難過什麼?理解他的情緒狀態。
    例2: 憤怒的小馬~
    1.呼喚名字。(幫助情緒中的孩子將專注力拉回大人身上)
    2.點出情緒。(視情況決定核對情緒或直接點出情緒)
    3.平穩闡述規則
    4表達期待與關懷
    「小馬,老師知道你生氣,但是你不能亂丟椅子,這樣你會被誤解,會很委屈。我不想你被誤解,我不要你感到委屈。」
    情緒做為一個關鍵迴圈,影響周圍很多狀態,因此點出情緒詞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課。
    但是這功課不容易,如果遇到的是不熟悉情緒的人,加上自己的狀態調整還不平穩,去問人家有什麼感覺,是不是在生氣,可能會得到不太妥善的回應。
    老師建議,除非像小馬這樣狀況很明顯,可以直接點出情緒,我們平時可以這樣詢問
    「你會不會不舒服?」
    「我這樣問你會不會覺得煩?喔,你會覺得煩啊,我知道了。」
    對象是小孩,練習這樣的對話會比較容易,能在對話中點出基本情緒並表達理解,這樣就夠了。
    《本週練習》
    當身邊的人遭遇某事件,或是你與他人進行對話時,看見或感覺對方有情緒,試著點出他的情緒,若他也承認了,你可以回應「原來你會生氣啊。」
    如果得到否定的答案,請不用在此爭辯,接受就行了,也許我們會看錯。
    《練習紀錄與分享討論》
    點出他人情緒,是我剛開始學習薩提爾模式的第一道魔王關卡。
    感受,作為冰山底下的第一層,是一個重要的入口。在課堂裡經常看著老師從感受進入,展開一段神奇的探索之旅。
    當初妹妹在電話中與我抱怨家人,我便要他承認自己在生家人的氣。他說自己並沒有生氣,我硬要他承認自己是生氣的。後來她氣到不想理我。每次回想起這段往事都覺得很好笑。
    提到生氣,我們一致認為點出他人關於生氣的感受是不容易的。點出孩子的生氣似乎容易些,孩子相對單純。但也非絕對,我們的情緒教育沒有教,對於生氣這個感受大多是排斥的。
    生氣是不應該的、不被允許的、不成熟的。 這樣誰還敢承認自己在生氣??? (所以否認自己的生氣是非常慣性的求生存反應)
    其實,生氣是很正常且必要的反應,重點是生氣如何適切表達,如何釐清且不過度鑽牛角尖。
    夥伴分享在與同事相處時,大多選擇避開生氣的表達。 我們不太願意跟人承認自己在生氣。 在團體中難免有隱性的規條,沒人想傷了和氣。如果告訴別人我在生氣,甚至是直言我就是生你的氣,擔心會破壞和諧關係。 所以,並不是學習了薩提爾,就一定什麼都要「一致性表達」, 如果內在狀態還不穩定,表達出來的生氣就不是那麼一致,反而不好處理。
    夥伴的另一個內在規條則是:自己的情緒自己負責。 所以,我生氣了,是我的事,我自己負責處理。 這麼說好像很有道理。但這樣是我要的嗎?
    我一開始不太認同,總覺得如果跟家人都不表達感受,便少了互動與了解。 但是表達了感受,會不會不小心變成要對方為我的感受負責。 即使我沒這個意思,對方也會覺得自己有責任? 更別提如果是在工作場合,每個人的狀態、對感受的觀點有很大落差。 你問對方是否生氣,他若回答你,就是你讓我生氣,你要負責。 這又要怎麼辦?我們夠穩定去承接對方的情緒嗎? 難怪大家都想極力避免情緒的介入,最好就事論事就好。
    夥伴分享了賴佩霞老師的「非暴力溝通」的四大步驟,
    觀察:客觀事實。 感受:單純覺察內在感受。 需要:問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請求:提出自己的具體需要。
    不同的學習談到溝通的原則大多類似。
    聽老師說起來都很簡單,真要實踐起來,光是「陳述客觀事實」都很難,需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時常練習並內化成習慣。
    我想起志仲老師說過,可以問自己「這樣做,我想得到什麼?」
    點出他人情緒,我想得到什麼呢?
    證明我是對的? 希望對方正視、承認自己的情緒?
    「發生了這件事,你會生氣/難過嗎?
    原來你會生氣,謝謝你告訴我。我只想表達我對你的關心。」
    如果,我只是想表達我的關心,在這樣的前提下,
    或許點名對方的情緒就不是那麼困難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