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鋒面,也在窗外滴滴答答雨聲中好好整理幾年來同樣滯留的本本思緒。
若不用出門,那麼聽雨是種悠閒,像聽著白噪音,雨聲或響或沉,打在葉上、浪板上、柏油地板上、車頂上,讓人有機會靜下來,人才有機會安心。
所以泡了壺鹿兒島的煎茶,配了達壽工作室的柿餅,把從2014年起8年的TN筆記本開始好好重新耙梳一番。
我們總是寫了一大堆的筆記,腦子裡記了一大堆東西,在筆記本上、在紙上、在備忘錄上,但是往往一大堆思緒累積,只是資訊的儲存,一點用也沒有。不過這一點也不讓人意外,因為往往筆記只會越積越多,可是越來越混亂整理,無法在一個主軸上累積,可能一頁寫了五個不相干的好點子,然後那一頁永遠封存在那裏。
事實是,我們總以為筆記寫越多收穫越多,但真相往往相反。
更慘的是,這些未完成的思緒可能每天都在你的大腦皮質上面一直狂跳,大喊著「啊~~快把我寫出來~~」,然後你不僅頭痛欲裂,而且越晚越安靜那舞步聽得越清楚,於是你就失眠了。
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有種強迫症叫做「注意力殘留」Attention residue,也就是我們很難把注意力從未完成的任務移開,自然就會又影響到下一個任務,殘留又殘留,注意力又像是肌力一樣,弱得很。
好了,所以首先每一頁先重新編碼,接著在第一頁空白處寫下自編的INDEX,在下面依照內頁的主題寫下頁碼。可是那不同主題,像我這種思緒不整的,比如COFE的紅茶12味是P.4-P.9,然後P.15又突然想到補充了怎麼辦?
一是在INDEX寫下:「COFE紅茶P.4-P.9, P.15」,二是在P.15的頁碼上面寫下「9/15」,也就是告訴自己在P.9的地方也有寫同樣主題。
如此,一本空白筆記本就不再零散,這是子彈筆記(Bullet journal)的應用。
邊寫著邊重新整理,宛如重新度過了這8年來的時光,而且恐怖的是在其中會發現有些想法根本不斷在重複撰寫,只是忘了自己曾經寫過。
另外寫了頁碼也才發現TN的橫頁筆記本約30頁,紙厚;薄紙筆記本則多了一倍,在65頁左右;iPaper的散步筆記本在38頁左右;新的白白也是30頁左右。(一張視為一頁)。
並多頁不見得好,一本整理完會累、有橫線還是比空白好,日後看比較整齊、封面內頁是白的才好寫,還有一頁最好只寫一個主題,寫沒完沒關係,跳另一頁空白寫,不然實在難以分類。
至於這些整理完的筆記,又要怎麼進入下一階段的串接,變成有意義的資訊呢?有興趣,下回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