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自己的再生父母(1)-讓自己擁有愛人的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成為自己的再生父母,讓自己擁有愛人的能力

父母給不出的愛,那麼就自己給自己吧! 可是,愛的能力怎麼來?
弔詭的是,人給不出自己沒有的東西,所以得先讓自己內心充滿愛,好好的被愛,才能因為這份愛而能去愛人,但偏偏,從父母那得到的愛,卻是那麼的匱乏。
既然父母給不了那麼多那麼足,那麼就好好保存曾經存在過的愛。
努力去保存生活中獲得愛的經驗與感覺,或許是朋友的愛、是小孩的愛、伴侶的愛,不論多小多細微,都努力地記住它,一點一滴的存起來,好好去感受它。有一天,它將成為豐厚的愛的資本,有了這些資本,不再匱乏,也或許能夠稍微真實的明白愛是什麼,而有了更具體的行動。
這份行動是先好好愛自己,無條件的,就是以欣賞的角度看自己,對自己好奇、肯定以及理解。
因為理解,而能夠不已世俗的眼光外在的標準來評判自己,讓自己成為自己最堅實的後盾。
一直都很想要這樣的父母不是嗎? 希望父母理解肯定,與支持。成為自己的再生父母,好好呵護內心那個渴望被理解肯定與支持的孩子。

打破好壞的標準,由自己來決定標準

努力將保存起來的愛的,練習著看見自己的優點,不以批判的角度看自己的不足,而是理解那是身而為人,並不完美,這份不完美也就只是一種存在,也或者甚至可以用另一種角度,突破外在標準的角度,看見這份不完美的值得存在面。
或許謝謝自己的三分鐘熱度,讓自己每件事情都充滿好奇心,且總是有行動力,於是讓生活是如此豐富。
謝謝自己的"想很多"的特質,才能敏銳且多面向的看待一件事情,而總能很精準地說出別人說不清楚的感受。
努力練習把每一個世俗的價值給解構,然後給自己一份承諾,我會努力看見你每一個行為後的動機,也會相信每個動機如此良善,有一份完全可以理解的理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32內容數
成為自己的再生父母,好好的陪伴自己重新長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is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家務,追了很多主婦媽媽的youtuber,想把媽媽這個角色做好,但又想把媽媽這個角色做得現代感一點,買了一堆電子產品,掃地機、煮飯機、烘衣機、電子衣櫃、小愛同學、洗碗機......,甚至還買了真空機,想要備料一次備料好,可以有效率的煮飯。即使省那十分鐘,都好。 用很多的機器,想要控制每件事情都像
低限度標準的存在著 Day2 -別人的眼光 那些在意別人的眼光是怎麼養成的? 是過去的生存不安的記憶,讓自己得不斷確定每一個行為、表現都能符合被喜歡被看重,似乎只有被喜歡才能被接納與存在,然後自身體與心裡意志完全的被綁架。 購買商品時在意店員的反應,聊天時在意自己的每段話是否政治正確,對方希望我回答
 Day 1 40歲。 過去每件事情都的”應該”,讓身體心裡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在每個角色的應該裡,比較多的是這個社會的期待、標準,當停下來問問自己內心的想法時,其實有時候也不太確定,這是我想要的嗎? 還是只是想要符合期待而已。 我最近正在練習,最低限度的標準活著。 對很多事情都是,不要高標準,不
週六晚上,舜仔會去東區上畫畫課,我則利用那個時間,逛sogo,逛附近服飾店,今天把距離拉更遠,坐了一站捷運,來到忠孝敦化,逛zara逛H&M。 每次逛這些地方看到好多年輕人時,會驚覺自己是另一個世代的人,會提醒自己真的變老了,然後回想20多歲時,跟朋友逛這裡那裏,或是在哪邊喝咖啡,有時候逛著逛著都會
前先日子參加孩子在學校的第一次的分享會,分享會除了分享,更是孩子的學習成果展現,這樣的展現並非只有單一課程,而是需要揉合一整個學季的學習的課程內容,整合在孩子們的闖關分享。 我印象中的闖關,不外乎老師與家長成立個關卡讓學生闖關,但這個學校不同的是,從小一開始學生們除了試著闖關,也試著擔任關主,從不
一篇親子天下的投稿,超過三萬的點閱和一千六百多次的分享,然後看著分享的人寫著自己的心得感想,這種感覺好奇怪,感覺文章是自己的,但是卻無法跟讀的人有任何互動,有時候看著轉分享的人有很多正面的回饋,想去回應點什麼,又覺得太突兀,太打擾。 畢竟文章不是我的帳號發出,而是掛在親子天下,連作者第一欄都寫親子天
關於家務,追了很多主婦媽媽的youtuber,想把媽媽這個角色做好,但又想把媽媽這個角色做得現代感一點,買了一堆電子產品,掃地機、煮飯機、烘衣機、電子衣櫃、小愛同學、洗碗機......,甚至還買了真空機,想要備料一次備料好,可以有效率的煮飯。即使省那十分鐘,都好。 用很多的機器,想要控制每件事情都像
低限度標準的存在著 Day2 -別人的眼光 那些在意別人的眼光是怎麼養成的? 是過去的生存不安的記憶,讓自己得不斷確定每一個行為、表現都能符合被喜歡被看重,似乎只有被喜歡才能被接納與存在,然後自身體與心裡意志完全的被綁架。 購買商品時在意店員的反應,聊天時在意自己的每段話是否政治正確,對方希望我回答
 Day 1 40歲。 過去每件事情都的”應該”,讓身體心裡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在每個角色的應該裡,比較多的是這個社會的期待、標準,當停下來問問自己內心的想法時,其實有時候也不太確定,這是我想要的嗎? 還是只是想要符合期待而已。 我最近正在練習,最低限度的標準活著。 對很多事情都是,不要高標準,不
週六晚上,舜仔會去東區上畫畫課,我則利用那個時間,逛sogo,逛附近服飾店,今天把距離拉更遠,坐了一站捷運,來到忠孝敦化,逛zara逛H&M。 每次逛這些地方看到好多年輕人時,會驚覺自己是另一個世代的人,會提醒自己真的變老了,然後回想20多歲時,跟朋友逛這裡那裏,或是在哪邊喝咖啡,有時候逛著逛著都會
前先日子參加孩子在學校的第一次的分享會,分享會除了分享,更是孩子的學習成果展現,這樣的展現並非只有單一課程,而是需要揉合一整個學季的學習的課程內容,整合在孩子們的闖關分享。 我印象中的闖關,不外乎老師與家長成立個關卡讓學生闖關,但這個學校不同的是,從小一開始學生們除了試著闖關,也試著擔任關主,從不
一篇親子天下的投稿,超過三萬的點閱和一千六百多次的分享,然後看著分享的人寫著自己的心得感想,這種感覺好奇怪,感覺文章是自己的,但是卻無法跟讀的人有任何互動,有時候看著轉分享的人有很多正面的回饋,想去回應點什麼,又覺得太突兀,太打擾。 畢竟文章不是我的帳號發出,而是掛在親子天下,連作者第一欄都寫親子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看這篇好累喔!需要點時間去想想,先節錄最後面的幾段:   「三個鍛鍊愛的途徑或指標 因此,我們要從「自愛」走向「成熟的愛自己」,同樣要有三個要素: (1)內在(主詞與受詞)自我的距離與獨立。我們能不能檢視那種認同父母的愛的方式,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愛,以及那個嬰兒自我(有些人稱為內在小孩)的需
Thumbnail
你要學會愛自己。 這句話我們一定會聽過,可是愛一個人容易﹐但愛自己卻很難。 人自出娘胎,大都在別人的愛裡成長,成年後與伴侶相愛,全心愛錫子女。被人愛愛別人,然而大多數人都忽略愛自己。默默付出,生命彷彿為別人而活,甚至會Burn out(過累)變得衰弱。連自己都感到軟弱無力,如何有力量愛護別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用「內在父母」來愛自己,是一種非常簡單又有效的療癒方式。 當你變成自己的媽媽,會對受傷的自己說什麼呢?
Thumbnail
儘管愛自己並不容易,我們可以通過尋找曾經接納過我們的人,尋找心理諮詢師的支持以及透過情緒邊界與自我尊重來克服這種困境。持續的愛自己是一個過程,而結果會是每一步都充滿了自我發現和轉化的機會。
Thumbnail
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就是愛自己的表現。本文探討愛自己的真正意涵,並呼籲接納自己的全部,不要讓別人的批評成為自我限制。
Thumbnail
從小生活在缺愛的家庭中,沒有辦法從家庭中學習愛人和接受被愛的人,要怎麼脫離缺乏愛的環境中? 因為生活在沒有愛的家庭中,不知道該怎麼去人,也不知道愛自己,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很容易傷到自己、傷到他人,這樣的人要怎麼做才能學習「愛」? 第一步,什麼都不要想,先對自己「笑一個」,請每天服用,時時服用
Thumbnail
愛的源頭 是自己 愛,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不是特定做著某件事就有愛,也不是不做哪些事就沒有愛,但就不禁想問最初的愛是誰給出來的,如果說愛是因為別人給予才會擁有的話,我寧願相信愛是一個人的本能,愛的源頭是自己。 原生家庭與自己的選擇 也許一開始的答案我會選擇家庭,但我想到並不是每一個人的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看這篇好累喔!需要點時間去想想,先節錄最後面的幾段:   「三個鍛鍊愛的途徑或指標 因此,我們要從「自愛」走向「成熟的愛自己」,同樣要有三個要素: (1)內在(主詞與受詞)自我的距離與獨立。我們能不能檢視那種認同父母的愛的方式,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愛,以及那個嬰兒自我(有些人稱為內在小孩)的需
Thumbnail
你要學會愛自己。 這句話我們一定會聽過,可是愛一個人容易﹐但愛自己卻很難。 人自出娘胎,大都在別人的愛裡成長,成年後與伴侶相愛,全心愛錫子女。被人愛愛別人,然而大多數人都忽略愛自己。默默付出,生命彷彿為別人而活,甚至會Burn out(過累)變得衰弱。連自己都感到軟弱無力,如何有力量愛護別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用「內在父母」來愛自己,是一種非常簡單又有效的療癒方式。 當你變成自己的媽媽,會對受傷的自己說什麼呢?
Thumbnail
儘管愛自己並不容易,我們可以通過尋找曾經接納過我們的人,尋找心理諮詢師的支持以及透過情緒邊界與自我尊重來克服這種困境。持續的愛自己是一個過程,而結果會是每一步都充滿了自我發現和轉化的機會。
Thumbnail
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就是愛自己的表現。本文探討愛自己的真正意涵,並呼籲接納自己的全部,不要讓別人的批評成為自我限制。
Thumbnail
從小生活在缺愛的家庭中,沒有辦法從家庭中學習愛人和接受被愛的人,要怎麼脫離缺乏愛的環境中? 因為生活在沒有愛的家庭中,不知道該怎麼去人,也不知道愛自己,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很容易傷到自己、傷到他人,這樣的人要怎麼做才能學習「愛」? 第一步,什麼都不要想,先對自己「笑一個」,請每天服用,時時服用
Thumbnail
愛的源頭 是自己 愛,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不是特定做著某件事就有愛,也不是不做哪些事就沒有愛,但就不禁想問最初的愛是誰給出來的,如果說愛是因為別人給予才會擁有的話,我寧願相信愛是一個人的本能,愛的源頭是自己。 原生家庭與自己的選擇 也許一開始的答案我會選擇家庭,但我想到並不是每一個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