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現實感的歷史學第四講:歷史與社會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部歷史作品對一個社會來說具有怎樣的象徵意義?有的人或許會認為在某個時代當紅的歷史作品或論述即代表著那個時代社會上所有人對其的絕對認可,又或者也有人認為歷史作品之所以呈現在我們當下所能接觸到或看到的那樣全都是由某個支配著當代的巨大權力正在運作的關係。不論是哪一種觀點,都可以說是部分得符合歷史與其所處社會之間的關係,但是,正如我們所認知的社會往往也是由我們透過主觀認知與實踐去串連起來的一系列具有意義的認知實體,歷史本身也不過是其創作者與認知者們透過一系列具有意義的認知和實踐所形塑出來的。(也因此,某些歷史作品的創作意義超過了某些讀者的認知範圍的話就會失去任何積極的意義而徒留文本的存在而已。)
我們以法國歷史學家費南德‧布勞岱爾( Fernand Braudel)的作品《飛利浦二世時代的地中海與地中海世界》( Méditerranée et le monde méditerranéen à l'époque de Philippe II)為例,這部著作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是布勞岱爾歷經德國戰俘營的精力後所寫下的經典作品。對布勞岱爾來說這部作品是他在戰爭期間往返於地中海各地後所得到的深刻體悟,他發覺對歐洲人來說地中海沿岸的人類經濟與政治活動是由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超巨大文化社會實體,這一實體主宰的歐洲過往所有歷史事件的發展基調。從這部作品當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布羅岱爾作為一為成長於世界大戰以前的老歐洲人,他所關切的歷史敘事不在於國族主義敘事或者全球史的敘事,而是在歐洲人做為一個歷史集體的過往,他認為這是被民族國家所撕裂的歐洲人們所遺忘的。
布勞岱爾在他寫作《地中海》的時代並不是當時法國社會或者整個歐洲知識圈都流行他那樣的觀點,在他之前不僅有德國史家奧斯華德‧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以抽象的文明精神史著稱的《西方之沒落》(Der Untergang des Abendlandes)大為流行,同一時期也有阿諾德‧湯恩比(Arnold Toynbee)以全球為單位所著成的諸文化、文明的大作《歷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稱霸於當時的歷史學界,其他傳統的政治外交史或英雄史詩傳記等等的作品更是在學院內外都難以撼動。布勞岱爾面對當時流行的歷史觀點或是學術權威典範並沒有因此屈從於哪一種已經流行或者被肯定的觀點,而是很自然的將自己所觀察到的現實化作考察歷史的模型而形諸於筆墨文字當中,正是因為對布勞岱爾來說社會就只是「那個樣子」,而他不過是把社會的「那個樣子」給呈現出來,而事後確實也引起了當時其他人們的共鳴並成為西方史學的經典之一。
所以,歷史並非是一個社會過去的濃縮版本,而是史家與認可其觀點的讀者們所以看到或認為合理的社會現實之一,這群人可能佔社會的絕大部分,但也可能只是屈指可數的幾個人,但不論如何他們對於這套歷史敘事的看法視同是真理,這樣的真理觀不論後世如何去形塑其權威或全盤否認,都無阻於這群人在當下的認識,也正因為如此,歷史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往往是相對的並且須由主體加以認定和詮釋。布勞岱爾的歷史著作或許對當時的法國或者歐洲知識份子來說具有振聾發聵的認同感,但傳到中文學界或者台灣主流史學界後就僅僅只剩下學術權威上的意義以及方法論的意義,中文讀者或者是身處在當代亞洲在看了布勞岱爾的文字敘述之後或許很難有貼近現實的共鳴,也很難跟現今的歐洲史學有所對話。但這並不代表布勞岱爾的作品失敗或著沒有抓住某種超越文化與古今認知的「客觀性」(對人類的創造物來說幾乎不存在),而是如同世界上有者形形色色的人們同時也就有著形形色色的觀點,這些觀點會隨著時間變遷而改變其影響力,但對於「相信」這一觀點的人們來說那個當下的認知即是真理,一部歷史是否足以代表一個社會也都是由特定觀察者去加以關聯和詮釋,而這樣的行為在絕對客觀(比如某種上帝視角)的情況下並不能去評判正確與否,只能交由未來的人們再去評判與關聯,我們所要做的就只是種好自己眼前的花園即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沙龍用於發表豐原社會科學高等專門學校課程之講稿、評論與論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歷史學家不僅僅只是「記錄過去」,而是為了「豐富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想像」而記錄過去。
所謂歷史的真實不過就是個體所認知的現實的延伸,即便個體能夠發現更多的歷史材料,終究也逃不過被個體的現實認知加以詮釋的命運,除非個體本身並不承認那些材料的存在。
是什麼樣的動機能夠致使一個人願意突破自己最直接的記憶,通向那由無數自己所無法直接體會的時空所構成的歷史世界?
台灣的歷史不只是因為其本身就是多種族群和文化不斷累積、磨合而形成的歷史,更是由於我們當今因為對某些價值的重視(如民主、多元和群眾視角等等)而造就了我們能從更有別於以往的眼光和歷史思維方式來看待這塊土地的過去,並且由這樣的審視進一步思考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屬於我們自己如何面向未來的知識
歷史是人類探求外在知識的一種途徑,透過歷史,我們能將當下所感知到的現象加以運用脈絡化的方式呈現,或者給予某一特定現象時空感方面的意義呈現。
凡是我們所從事的是一種文化選擇,那麼這樣的選擇也將會被預設為能影響我以外的他人之選擇,而這樣的選擇與我的選擇之間帶有一種能夠被詮釋出來的關聯。
歷史學家不僅僅只是「記錄過去」,而是為了「豐富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想像」而記錄過去。
所謂歷史的真實不過就是個體所認知的現實的延伸,即便個體能夠發現更多的歷史材料,終究也逃不過被個體的現實認知加以詮釋的命運,除非個體本身並不承認那些材料的存在。
是什麼樣的動機能夠致使一個人願意突破自己最直接的記憶,通向那由無數自己所無法直接體會的時空所構成的歷史世界?
台灣的歷史不只是因為其本身就是多種族群和文化不斷累積、磨合而形成的歷史,更是由於我們當今因為對某些價值的重視(如民主、多元和群眾視角等等)而造就了我們能從更有別於以往的眼光和歷史思維方式來看待這塊土地的過去,並且由這樣的審視進一步思考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屬於我們自己如何面向未來的知識
歷史是人類探求外在知識的一種途徑,透過歷史,我們能將當下所感知到的現象加以運用脈絡化的方式呈現,或者給予某一特定現象時空感方面的意義呈現。
凡是我們所從事的是一種文化選擇,那麼這樣的選擇也將會被預設為能影響我以外的他人之選擇,而這樣的選擇與我的選擇之間帶有一種能夠被詮釋出來的關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在社會學中,皮耶·布赫迪厄提出的「場域理論」是一個重要且涵蓋廣泛的概念,用來研究人們如何在不同的社會場域中進行競爭、影響和互動,對於理解社會中發展的行為和現象有著重要的啟發作用。這邊就以政治選舉和藝術圈兩個「場域」的競爭來並列舉例,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示布赫迪厄的場域理論在社會上的發展樣態。 在位
Thumbnail
歷史是記錄時間的學問,地理決定了世界的文化與歷史。本文探討了地理如何形塑了不同地區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地理因素對於人類生活、貿易、宗教和藝術的影響。
  我曾經在歷史教科書中讀到「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的差異。當我們理解到歷史書中有一部分屬於纂史者基於其意識形態與身處背景所進行的詮釋後,我們很快就能明白為什麼朝代的開端總有英雄與偉人、朝代的結尾總是昏君與佞臣。我們看到的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底下存在著更多事實。
Thumbnail
真理問題在詮釋學的脈絡中便是意義與否的理解問題,何謂歷史的意義?歷史是否如同經典般是跨時空、效應(影響)歷史的存在呢?詮釋學認為經典的跨時空性必須滿足兩項條件:1.經典為某時代最具代表與原創的東西。2.此原創性的東西進入跨時代。反映到歷史便是歷史是某時代最具代表(如集體記憶的事件;改朝換代、
Thumbnail
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Thumbnail
《遊牧的歷史》是本突破的書,揭露人類歷史我們讀不到的另一半,從「移居者」角度出發,開啟全新的歷史故事。通過大量故事來還原古代人的生活樣貌,去了解原來神話不只是幻想,而是展現當時人類如何理解他們所看見的世界。本書也適合對環保、宗教、種族議題感興趣的人閱讀,透過不同的價值觀來剖析現今人類所遇到的問題。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在社會學中,皮耶·布赫迪厄提出的「場域理論」是一個重要且涵蓋廣泛的概念,用來研究人們如何在不同的社會場域中進行競爭、影響和互動,對於理解社會中發展的行為和現象有著重要的啟發作用。這邊就以政治選舉和藝術圈兩個「場域」的競爭來並列舉例,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示布赫迪厄的場域理論在社會上的發展樣態。 在位
Thumbnail
歷史是記錄時間的學問,地理決定了世界的文化與歷史。本文探討了地理如何形塑了不同地區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地理因素對於人類生活、貿易、宗教和藝術的影響。
  我曾經在歷史教科書中讀到「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的差異。當我們理解到歷史書中有一部分屬於纂史者基於其意識形態與身處背景所進行的詮釋後,我們很快就能明白為什麼朝代的開端總有英雄與偉人、朝代的結尾總是昏君與佞臣。我們看到的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底下存在著更多事實。
Thumbnail
真理問題在詮釋學的脈絡中便是意義與否的理解問題,何謂歷史的意義?歷史是否如同經典般是跨時空、效應(影響)歷史的存在呢?詮釋學認為經典的跨時空性必須滿足兩項條件:1.經典為某時代最具代表與原創的東西。2.此原創性的東西進入跨時代。反映到歷史便是歷史是某時代最具代表(如集體記憶的事件;改朝換代、
Thumbnail
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Thumbnail
《遊牧的歷史》是本突破的書,揭露人類歷史我們讀不到的另一半,從「移居者」角度出發,開啟全新的歷史故事。通過大量故事來還原古代人的生活樣貌,去了解原來神話不只是幻想,而是展現當時人類如何理解他們所看見的世界。本書也適合對環保、宗教、種族議題感興趣的人閱讀,透過不同的價值觀來剖析現今人類所遇到的問題。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