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這有什麼好生氣的?—療癒被「哥吉拉事件」觸動到的創傷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幾天,有個「哥吉拉」事件。

一位太太,將先生珍藏的哥吉拉公仔,送給了來訪的親戚小孩;先生返家後,非常生氣⋯⋯目前,兩位已經進展到要「離婚」的狀態。
臉書上,許多人都認為這與「尊重」有關,我也深有同感;不過,對我來說,更讓我有感的,反倒是其中充滿了不以為然的「這有什麼好生氣的?」。

這有什麼好生氣的?

這句話包含了幾個意思,第一是「我知道你在生氣」,第二是「對於你的憤怒,我不認同,也不想瞭解」;第三,特別是說出這句話的人,就是做出讓人感到生氣的事情的當事人,意思更是有「我不想承認自己的錯誤」,透過否定對方因為被冒犯而有的正常反應(生氣),剝奪對方保護自己的全力,並且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有趣的是,在梳理「這有什麼好生氣的?」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我感到生氣的事情;第一時間,我並沒有如常地接住自己的情緒,反而是升起「不能生氣,要趕快恢復平靜」的想法。
與此同時,太太以為我的情緒已經過去,便說了句「妳平常是很有邏輯的人!怎麼會遇到他們,就進去套路了啊?」,搞得我的怒氣瞬間破表。
太太,是比我更為資深的療癒師,平常是可以耐心傾聽我的人;聽到她講的這句話,我知道我的怒火,就像還有餘溫的灰燼,只是被我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稍微澆熄而已,並不是真的過去。
於是,我打算好好地深入探究一下。

從小,我就被貼上「愛生氣」的標籤。

我的父親,身上也有「愛生氣」的標籤;相對來說,母親就是懂得處理情緒、總是和顏悅色的人,甚至對家人有埋怨和怒氣,也會用書寫的方式來溝通(雖然我和姐姐都稱之為咆哮信,哈)。

一直以來,我都以為「不輕易發怒」才是好的。

對於「容易被踩到線」的自己,很不能理解,所以會在發生事情的第一時間,先在心裡面跟自己說:這沒什麼好生氣的!不要跟他生氣⋯⋯等等的話。
隨著日子過去,我慢慢長大,也在二十九歲的時候,轉換跑道、成為療癒師;也在和女兒們一起長大的過程中,慢慢瞭解到「在被冒犯的時候感到生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以及「我會自動化地去壓抑、忽視生氣的感受」的行為模式,已經是標準的創傷反應

於是,我順著【療癒❺步驟】來修復自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24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內在小孩轉大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趁這個機會,好好休息吧!」我告訴自己。但是我的大腦,因為有餘裕而啟動的社交天性,似乎沒有要讓我休息。 在和太太對話、釐清之後,我找不到適切的句子可以描述自己現在的、「不喜歡對方」的狀態⋯⋯在暫時放掉這件事之後,我的大腦裡有些東西突然接通了! 「真正讓我不舒服的是『我不能不喜歡她』。」我驚呼。
這陣子,我在整理我與太太和女兒們將〈心流〉應用在學習裡的歷程;我回想起一個重要的關鍵事件:大女兒在全時間在家自學之後,終於有機會代謝學校教育所帶來的創傷。 而「從家長變成老師」的角色轉換,讓大女兒有了「將過去不能直接在學校、對老師釋放出來的不滿」投射和釋放在我身上的時機。
即將與男朋友步入婚姻的女孩兒,徐徐說出心裡的困擾:這段時間,與男朋友大量且密集地商討婚禮的相關事宜;一開始,許多朋友都相當羨慕,因為男朋友的參與度很高⋯⋯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關鍵性決定被拍板,她卻感到自己被邊緣化。 「這是『我的』婚禮,不是嗎?」她問我。
某日,我和太太、女兒們在吃午餐。 吃著、吃著⋯⋯我撇見大女兒放在桌上的手機,上面的螢幕保護貼,不知何時地有了撞擊後的缺口和裂痕;於是,我關心地問道:那是怎麼用的啊?我記得上次看到的時候,還沒有啊⋯⋯ 大女兒聞聲,緊張地把手機拿了起來,故作鎮定地應了句:不知道。 面對大女兒的防備,我沒有不舒服。 。
昨天早上,我、太太與夥伴們相約,要針對《內在小孩轉大人》的出版計劃進行討論。 整個團隊總共有五個人。我、太太和兩位住在一起的夥伴,都住在新竹;只有一位夥伴住在台北⋯⋯這場討論,台北的夥伴也會親臨現場,不但會免去線上會議所帶來的干擾,更能在面對面互動中,準確地接收彼此的非語言訊息。 。昨天。 。 。
那日,有位學員在閱讀了我寫的〈原諒,是我不願意給,還是你不願意收?〉之後,發自內心地給予了另一個視角的回饋。 「我還真的不想要他的道歉呢!」Y學員用近乎驚呼的語氣說。 「喔?怎麼說?」我語帶笑意地進一步探詢,想理解她真正想表達的。 而這讓我對於「受害者~倖存者」光譜,有了更清晰的視野。
「趁這個機會,好好休息吧!」我告訴自己。但是我的大腦,因為有餘裕而啟動的社交天性,似乎沒有要讓我休息。 在和太太對話、釐清之後,我找不到適切的句子可以描述自己現在的、「不喜歡對方」的狀態⋯⋯在暫時放掉這件事之後,我的大腦裡有些東西突然接通了! 「真正讓我不舒服的是『我不能不喜歡她』。」我驚呼。
這陣子,我在整理我與太太和女兒們將〈心流〉應用在學習裡的歷程;我回想起一個重要的關鍵事件:大女兒在全時間在家自學之後,終於有機會代謝學校教育所帶來的創傷。 而「從家長變成老師」的角色轉換,讓大女兒有了「將過去不能直接在學校、對老師釋放出來的不滿」投射和釋放在我身上的時機。
即將與男朋友步入婚姻的女孩兒,徐徐說出心裡的困擾:這段時間,與男朋友大量且密集地商討婚禮的相關事宜;一開始,許多朋友都相當羨慕,因為男朋友的參與度很高⋯⋯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關鍵性決定被拍板,她卻感到自己被邊緣化。 「這是『我的』婚禮,不是嗎?」她問我。
某日,我和太太、女兒們在吃午餐。 吃著、吃著⋯⋯我撇見大女兒放在桌上的手機,上面的螢幕保護貼,不知何時地有了撞擊後的缺口和裂痕;於是,我關心地問道:那是怎麼用的啊?我記得上次看到的時候,還沒有啊⋯⋯ 大女兒聞聲,緊張地把手機拿了起來,故作鎮定地應了句:不知道。 面對大女兒的防備,我沒有不舒服。 。
昨天早上,我、太太與夥伴們相約,要針對《內在小孩轉大人》的出版計劃進行討論。 整個團隊總共有五個人。我、太太和兩位住在一起的夥伴,都住在新竹;只有一位夥伴住在台北⋯⋯這場討論,台北的夥伴也會親臨現場,不但會免去線上會議所帶來的干擾,更能在面對面互動中,準確地接收彼此的非語言訊息。 。昨天。 。 。
那日,有位學員在閱讀了我寫的〈原諒,是我不願意給,還是你不願意收?〉之後,發自內心地給予了另一個視角的回饋。 「我還真的不想要他的道歉呢!」Y學員用近乎驚呼的語氣說。 「喔?怎麼說?」我語帶笑意地進一步探詢,想理解她真正想表達的。 而這讓我對於「受害者~倖存者」光譜,有了更清晰的視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你是一個善良且溫柔的靈魂,總不忍傷害他人一絲一毫,而選擇獨自承受,也正因如此,你才會走上靈性的道路。 並藉由療癒自己、改變自己,轉變了家庭的舊有模式,為家人帶來和諧與愛的能量,累積了許多福報。 在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都是重要的,都會互相影響,但我們要覺察自己是為他人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情緒調解為五步驟,需要『辨識--接受--理解--調解--行動』 案例是對父親感到生氣的大學女生 當事人說:「我知道在生氣,也可以少見面來應對,但為什麼還覺得悶悶不樂、時常恍神、提不起勁呢?好煩啊!」 其實這是還沒消化完的現象
Thumbnail
什麼是情緒防護罩? 1.人的情緒會影響身體的反應 比如生氣的時候你的手會握緊拳頭、身體可能會發抖、緊咬牙關之類的 2.生氣的背後都有一個情緒 當你開始覺察自己的情緒,可以先關照自己的身體和了解自己情緒背後的感受,當你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你就不容易被情緒帶著走。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你是一個善良且溫柔的靈魂,總不忍傷害他人一絲一毫,而選擇獨自承受,也正因如此,你才會走上靈性的道路。 並藉由療癒自己、改變自己,轉變了家庭的舊有模式,為家人帶來和諧與愛的能量,累積了許多福報。 在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都是重要的,都會互相影響,但我們要覺察自己是為他人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情緒調解為五步驟,需要『辨識--接受--理解--調解--行動』 案例是對父親感到生氣的大學女生 當事人說:「我知道在生氣,也可以少見面來應對,但為什麼還覺得悶悶不樂、時常恍神、提不起勁呢?好煩啊!」 其實這是還沒消化完的現象
Thumbnail
什麼是情緒防護罩? 1.人的情緒會影響身體的反應 比如生氣的時候你的手會握緊拳頭、身體可能會發抖、緊咬牙關之類的 2.生氣的背後都有一個情緒 當你開始覺察自己的情緒,可以先關照自己的身體和了解自己情緒背後的感受,當你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你就不容易被情緒帶著走。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