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輕鬆有效的習慣養成安排法

習慣養成|繼上篇文章 》習慣養成的熱度總是隨著時間遞減 談到的,時段的把控原則分別對養成習慣的影響,以及放大養成習慣成功機率的關鍵要素,本篇就專注的來聊聊,以24小時週期區分時段並且該如何加以分配。

▎行動時段. 醒來後的0-8個小時

通常這段期間會經歷上午及午後的辦公時間
相較於夜晚,這段期間對大多數人來說通常是以行動導向為主的,你說晚上比較有靈感、比較有動力工作那是另外一回事哦!
所謂行動導向,也可以說是承受困難、接受挑戰,以一天來說相對較為「容易」將那些難以執行、執行起來需面對較多阻力的習慣放到行動時段去執行可以增加養成習慣的機會。

▎緩衝時段. 醒來後的9-15個小時

通常這段期間會經歷下午辦公及下班後休息時間。
這段期間的生理特徵會處在一個比較放鬆的階段,會比較適合去養成一些比較不用克服太多事情的習慣,像是冥想、瑜伽或者是一些靜態類型的習慣。
如果你真的是越晚靈感越是一發不可收拾的人,那滿建議這段期間把這些想法寫下來,免得腦袋一直持續高速運轉影響到了以下的睡眠時段。
將那些能夠調節身心壓力且阻力較低的習慣放到這個時段去執行,不僅可以增加養成習慣的機會,對於原本就有的習慣,也是將強鞏固的好時機。

▎睡眠時段. 醒來後的16-24個小時

通常這段期間會經歷準備入睡及睡眠階段。
避免接觸太多的人造光、太多的刺激、飲食等等,因為會影響到睡眠,影響到睡眠就會影響到隔天起床的狀態,那這個階段不太適合強迫自己去養成某些需要花費很大精力或體力的習慣。
許多人在學生的時期都夜衝過、出了社會也追過流星雨、熬夜追劇,現在你可以知道,經常性地在這個時段追求太多刺激,長期下來會大幅降低養成一個習慣的能力,因為會直接影響到時段一的行動導向狀態。
將那些刺激、有挑戰性的事情放到行動時段,睡眠時段就放心地讓自己好好充電吧。
以上是一種分配思維的方式,並沒有硬性的規定只能這麼做,就像是你明知道吃零食會讓身體產生發炎,但偶爾吃你還是勉強可以承受的,再加上一些健康補給減少發炎的情況(當然對身體來說還是非常嚴重的負擔)。
時段把控的觀念推薦給你們,試著將今天提到的內容應用到生活中,我相信你們會有新的發現和體驗的。
暸解了三個時段的特性後,留言跟我分享你即將如何運用:
我想將____習慣,放到____時段。
本文引用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的神經科學家和終身副教授 Andrew Huberman 的研究資訊。

☕️ 在以下幾個地方找到我
🙋🏻‍♂️ 提問&合作歡迎寫信到 neil@neilhabit.com 與我聯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