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學現場與觀察(下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先說結論:學不會文言文是「心態」與「經驗」兩種加乘的結果。(前言講很久,結論又跳很快XDD)
走進某實驗教育現場,孩子們聽到要上「文言文」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不會!」「那很難耶!」「我不想上!」「我很笨。」之類的話語令我很驚訝。
再換到喜閱樹一開始的經典閱讀與思辨,孩子們一開始也會立刻說「文言文很難」、「孔子是老頑固」等等。
對,你剛踏進教室裡,學生已經帶了種種心思與感受
我們學習時的經驗值從來不是0,通常帶著「前理解」而來。
白話的說:在還沒開始接觸文言文前,孩子的態度部分反映出周遭大人如何看待文言文,以及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學習)與如何看待陌生事物。

學習如何學習

害怕新事物是正常的,緊張也沒有關係,我們一步步來。不只是學習文言文,其實我們都在「學習如何學習」。
我們也許可以想的是,文言文可不可以作為一種素材,來培養孩子們的「成長型思維」呢?
咦,你想問「難道其他科目不行培養思辨與邏輯」嗎?
當然可以啊!
只是如果用我手邊的文言素材,來討論、思辨當代性別與婚姻問題,《詩經》寫的「弄璋」、「弄瓦」等等就可以是素材之一啦!你不覺得談性別、自我探索等議題,有些短短的古典文本很適合嗎?(否則一堂課沒辦法丟一本小說啊!直接給兩首古典詩,學生就讀懂還能連結當代啦!)
意思是掌握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可以討論的素材或議題就變多了。(大概有點像………如果我會西班牙文、日文,我能在生活或課堂中舉的例就更多了!)(但可惜我還沒學……orz)
我們有沒有學習的「能力」、「餘裕」與「可能」呢?
(岔開問:不學文言文有沒有關係呢?這水好深XDD又要再繞回討論實用與否、有用無用的定義了……此處先不討論。)
可以對話、討論,也需要一定程度的閱讀,我們的文言文學習,是不是可以變有趣呢?

用重讀:挑戰經典

2022年春,我們講《論語》。結束後,學生碎碎唸,不得不承認孔子說的「有些有道理」。今年的秋季班,我們直接邀請學生來挑戰孔子,沒想到討論更是熱烈。
「經典」的意義是什麼呢?
文言文,很容易想到註釋、默寫與教條,但怎麼不讓「道德」變成說教?
我們試著把文言文變成素材,而非教條,降低孩子的陌生感,久而久之,也就破了「文言文很難」的心理魔障。
「文言文很難,但我可以!」「文言文沒有想像的那麼難嘛!」「好啦!文言文很難,但我有試了。」
上課回饋~
回到教材教法的問題與教學體驗,文言文的引導與學習,還在等待更多創造。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幾年會教文言文其實是一場意外,畢竟我接觸的大學與實驗教育,都鮮少有學文言文的人口。只因為有些奇妙的因緣,開始教起了老本行(?)。在大眾的認知裡,文言文主要是應付考試需求。但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文言文的合理性或該不該廢,只是一些教學觀察。如果你是正在猶豫或痛苦文言文的學習者,不妨參考看看。 兩年多來的
是人際的練習場域,但有時候會發生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處理適當,可以加強小孩的問題解決能力。處理不當,也可能強化無助與挫折感。 周一接小孩下課時,我問起在學校的情況。小孩一口氣說起了掃地分配,語序有點不清。慢慢聽懂事情經過,原來是三人一組,有一人請假(A),一人拿不動水桶(B),拖地與拿水桶的工作全落
趁著小孩出遊,看了之前熱映的好萊塢電影「媽的多重宇宙」,因為裡頭的意象與素來關注的議題有關,趁機紀錄觀影心得。 電影分成三部曲,看似藉由同志議題在談母女的和解,但我覺得重點更在於「母親/女性/女兒/人」的覺醒。 電影要處理的議題可以分成五個層面: 有些影評弄不清浣熊威門為什麼得死?
前些日子帶著台北班的學生討論一本帶著淡淡哀傷的繪本 雖然要升四年級的他們愈來愈需要練習閱讀長文 不過,我們平常就交錯著各種說明文字與新聞 繪本裡依然可以訓練推理與討論,特別是有些繪本的文字量也不少。 畢竟在喘息的暑假中,放低練習的頻率,偶爾推進討論強度,也是一件交錯訓練大腦肌肉的方式 #閱讀理解
綑綁高教教師的評鑑曾經讓我非常困擾(可能現在還是XDD),但這也許是進入高教的代價。 在學期結束前一天,前輩打來討論TA(教學助理)的事,我趕忙請教。原來私立科大有多種入學方式,學生的學習起點、家庭境況差異性也很大(對,我後知後覺。)(之前只是猜測啦!因為兼任老師沒有行政業務……)。
前文說到學生兩極化的反應,自然可以選擇不回應,或者……我要在一周內想出新的應對方式。 其實,挫折與猶豫從學期初開始累積,上學期末的評鑑顯示零星學生確實有著強大「憤怒」。但實際要去「理解」這是學生的憤怒與挫折,並不簡單。 這番話徹底改變了我的「觀點」,也是學期中以前的內在工作。 終於,皆大歡喜(?)
這幾年會教文言文其實是一場意外,畢竟我接觸的大學與實驗教育,都鮮少有學文言文的人口。只因為有些奇妙的因緣,開始教起了老本行(?)。在大眾的認知裡,文言文主要是應付考試需求。但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文言文的合理性或該不該廢,只是一些教學觀察。如果你是正在猶豫或痛苦文言文的學習者,不妨參考看看。 兩年多來的
是人際的練習場域,但有時候會發生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處理適當,可以加強小孩的問題解決能力。處理不當,也可能強化無助與挫折感。 周一接小孩下課時,我問起在學校的情況。小孩一口氣說起了掃地分配,語序有點不清。慢慢聽懂事情經過,原來是三人一組,有一人請假(A),一人拿不動水桶(B),拖地與拿水桶的工作全落
趁著小孩出遊,看了之前熱映的好萊塢電影「媽的多重宇宙」,因為裡頭的意象與素來關注的議題有關,趁機紀錄觀影心得。 電影分成三部曲,看似藉由同志議題在談母女的和解,但我覺得重點更在於「母親/女性/女兒/人」的覺醒。 電影要處理的議題可以分成五個層面: 有些影評弄不清浣熊威門為什麼得死?
前些日子帶著台北班的學生討論一本帶著淡淡哀傷的繪本 雖然要升四年級的他們愈來愈需要練習閱讀長文 不過,我們平常就交錯著各種說明文字與新聞 繪本裡依然可以訓練推理與討論,特別是有些繪本的文字量也不少。 畢竟在喘息的暑假中,放低練習的頻率,偶爾推進討論強度,也是一件交錯訓練大腦肌肉的方式 #閱讀理解
綑綁高教教師的評鑑曾經讓我非常困擾(可能現在還是XDD),但這也許是進入高教的代價。 在學期結束前一天,前輩打來討論TA(教學助理)的事,我趕忙請教。原來私立科大有多種入學方式,學生的學習起點、家庭境況差異性也很大(對,我後知後覺。)(之前只是猜測啦!因為兼任老師沒有行政業務……)。
前文說到學生兩極化的反應,自然可以選擇不回應,或者……我要在一周內想出新的應對方式。 其實,挫折與猶豫從學期初開始累積,上學期末的評鑑顯示零星學生確實有著強大「憤怒」。但實際要去「理解」這是學生的憤怒與挫折,並不簡單。 這番話徹底改變了我的「觀點」,也是學期中以前的內在工作。 終於,皆大歡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指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無法獲得時,不去開導他,不到學生想說卻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 同事聽到我說目前還沒讓小孩補美語,很詫異地說:「英文很重要耶!」 小學低年級的美語課很簡單,很多小朋友都去美語補習班上課,進度超前學校的課程。小女幼兒園開始上美語
Thumbnail
學生升上國中,在考試壓力之下,很容易開始討厭文言文--這一討厭,就是六年之久,直到高中畢業才解說,那何不如早一點開始「玩」文言文呢? 在我們的課堂上,五、六年級就開始「玩」文言文,關鍵在於「主動產出」,賦予學生創作的自由。一路玩下來,怎麼會討厭文言文呢?
Thumbnail
終於完成了這本成語的讀書會。 坦白說,我是有點訝異國小的孩子對於成語,沒有以往的熟練。因為基礎不是很熟練,要學習更多的成語,就顯得「捉襟見肘」。 在最後一次課程,決定讓孩子「愉快學習」,而進行了「妙語說書人」之成語大考驗。也就說,說書人的說詞必須是成語。(坦白說,這對孩子也是一個難題啊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講到「有甚麼用」,文言文肯定是第一位,跟數學並列冠軍。
Thumbnail
想看懂文言文,就得先看懂文言文的句子。想看懂文言文的句子,就得先看懂句子裡的詞。 「但我就是看不懂那些詞啊!」 放心!這回將告訴你如何用「猜詞義」讀懂文言文的句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循序漸進說明「讀文言文的步驟」! 這回,我們先解釋「讀文言文的步驟」,以及「整體理解」的閱讀原則,從大方向來談讀文言文的方法!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指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無法獲得時,不去開導他,不到學生想說卻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 同事聽到我說目前還沒讓小孩補美語,很詫異地說:「英文很重要耶!」 小學低年級的美語課很簡單,很多小朋友都去美語補習班上課,進度超前學校的課程。小女幼兒園開始上美語
Thumbnail
學生升上國中,在考試壓力之下,很容易開始討厭文言文--這一討厭,就是六年之久,直到高中畢業才解說,那何不如早一點開始「玩」文言文呢? 在我們的課堂上,五、六年級就開始「玩」文言文,關鍵在於「主動產出」,賦予學生創作的自由。一路玩下來,怎麼會討厭文言文呢?
Thumbnail
終於完成了這本成語的讀書會。 坦白說,我是有點訝異國小的孩子對於成語,沒有以往的熟練。因為基礎不是很熟練,要學習更多的成語,就顯得「捉襟見肘」。 在最後一次課程,決定讓孩子「愉快學習」,而進行了「妙語說書人」之成語大考驗。也就說,說書人的說詞必須是成語。(坦白說,這對孩子也是一個難題啊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講到「有甚麼用」,文言文肯定是第一位,跟數學並列冠軍。
Thumbnail
想看懂文言文,就得先看懂文言文的句子。想看懂文言文的句子,就得先看懂句子裡的詞。 「但我就是看不懂那些詞啊!」 放心!這回將告訴你如何用「猜詞義」讀懂文言文的句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循序漸進說明「讀文言文的步驟」! 這回,我們先解釋「讀文言文的步驟」,以及「整體理解」的閱讀原則,從大方向來談讀文言文的方法!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