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添加物,是一種迷思嗎?基於這樣的好奇而閱讀這本書。
但是,雖然標題說是通識課,文章的結構卻不容易找到作者的重點,大多數的篇章都圍繞在化學式的說明,結尾的地方卻沒有明確的回應章節,以英文寫作來說算是有點奇怪的地方,不知道是否與翻譯有關。
我認為書中最大的重點在於第七章,主要是說現今的科學論述上有幾個問題:1.欺騙、2.基本數學錯誤、3.程序問題、4.隨機性、5.統計欺瞞,包括P值操作。第八章再提出兩點:6.受干擾關聯、7.研究設計。(這也是封面所節錄的重點)
這部分的論述應該是該書的核心,以此為中心舉例各種生活中的例子去說明我們印象中有關聯的事物究竟是真是假。
這種論述也不難理解,書中的例子就不逐一贅述引用了。簡單來說,科學研究雖然有嚴謹的要求,但是當落實在現實生活中的時候,往往會有測不準確的時候。以茶葉為例:當我們設定一泡茶的茶水比例為250ml熱水搭配5公克的茶葉時,茶葉的顆粒大小是不規則的,也很難準確地落在5.00的數值。水溫雖然要求100度C,在注入過程中會不會有因為器具導致溫度下降速度不同、或者第一碗至第五碗的水溫會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導致溫度的輕微差距,進而影響每碗茶湯的滋味表現。又假設確實因為這些微的差異導致滋味有所影響,這些滋味的差異能否被品評者的感官所發現? 換個方式說,當品評者認為不同碗的茶湯有不同的滋味表現,是基於心理預設(認為每碗茶湯的味道應該不會相同),還是因為茶葉的差異(即便同一個茶農同一天做的茶都可能因為採收的時間影響每一片葉子的風味表現),或者是因為剛才所描述的在沖泡過程差異導致茶葉的風味表現有所不同。
站在作者的立場,可能會主張因為我們無法明確客觀地找出各種影響成果的因素,所以對於評判的結果會有所偏頗,進一步認為這樣做出來的審評結果是一種迷思或偏見。
但是他在書中的最後結尾也針對若我們生活如此無法判定基準的情況該如何生活,自問自答。認為要放開心胸,遠離菸害,多活動,攝取健康飲食。看起來又回到原本的主流健康飲食概念,這種繞圈式的寫作方式,對於讀者來說實在有點失望卻也在情理之中。
這本書最大的問題,在於他雖然指出科學研究可能的缺陷,自己本身的論述也陷入同樣的困境。尤其是將超加工食品的影響跟死亡率做連結,以此判斷加工食品對人體的危害,是相當嚴重的錯誤。他在書中提到兩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主張:1.如果將糖果或是超加工食品視為毒素,太貶低 “毒素”的意義,真正的毒素應該是像氰化物一樣,只需要極少量便足以造成人類死亡(P.293)。2.如果嚴格的飲食管理有可能只有讓自己多活1-3年,這樣的生活似乎沒有太大必要(P.300-301)。
健康生活並不是只有甚麼樣的食物會導致死的問題,生活的品質也是我們所在意的。作者其實一再提到科學進展緩慢,研究具有可疑之處所以不能輕信結論,但又不斷以化學分子為例,將死亡與不健康的概念加以連結,彷彿生命之中除死無大事。但對於長期慢性病、痼疾纏身這種不佳的生活品質卻忽視不理,未免太低估人們對於
健康的要求。
科學研究是需要足夠的機器、假設,才能逐步將理論實現化的過程。並非萬事萬物都能完全以化學式說明之。以茶葉為例,茶葉中的香氛分子多達數百種,這些數字可說是有能被偵測到、可寫為化學分子的。但是即便可以偵測到,我們卻很難將這些分子長期保存作為具體可用的香水或是將特定香氛元素萃取添加至各類飲品之中。市面上最常見的是茶樹香氛,但很難看到東方美人、金萱、凍頂烏龍的茶香水,便是因為現今的科學尚未有足夠的能力技術可以將這些香氛具體保存並再現,我們只能透過相似的氣味去模仿它們的味道,可是每個人對於這些味道的描述也未必一致,最後導致理想成品的難產。
邏輯上有所謂
倖存者偏差,意思是我們容易站在自己的優位去判斷他人的錯誤。例如:因為自己順利活下來,所以認為某傳染病是不危險的,將那些因病致死的人歸咎於沒打疫苗或是身體不夠強壯(甚至可以將信仰與染疫加以連結)等原因。 然而,這種偏見一來缺乏同理心,二來在科學追求普遍性的出發點來看是明顯的錯誤;如果一開始便已經預設神選之人才能通過病毒的考驗,我們對於病毒的研究也就顯得毫無意義。
在讀<五十歲豁然開朗>一書的時候也會有類似感受,作者是退休的大學教授,但能夠在五十歲豁然開朗的最大理由,是因為他的財富自由。可是這個財富自由的源頭並不是因為他的退休金足夠豐厚,而是因為他從年輕時開始將收入轉入股票市場。 投入股市而財富自由,這是他在書中暢論的重點。殊不知在股票市場裡,終究存在投資風險,即便因此得到安穩富足的下半生,也往往是他個人的特殊經驗,很難被普及化為大眾經驗。並不是每個人都買同一支股票就能安穩過日子,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股票市場裡獲利了結。作者在書中感嘆投資股票市場的好處,是不容易被複製的經驗,是一種倖存者偏差,卻還是成就了 <五十歲豁然開朗>一書,持續創造他的被動收入。
我想說的是:書並不是永遠都是對的,刻板印象貼標籤這個動作是大腦的自動機制,很難消除。尤其現今選舉時期,各種候選人的標籤更是不斷貼上,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思考。當你看到不同人的不同主張,思考其中的合理性,找出其中的偏見,才能真正理解文章或語句之中真正足以作為圭臬的價值。 或許目前各種健康飲食法各自有其謬誤,但未必表示因此可以盡情吃喝加工食品。科學研究有其侷限,關於塑膠微粒、香料對人體的危害目前未必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其危害,但活得健康、生活有品質的人大多數不會讓自己暴露在這樣高風險的環境,也不需要鐵齒地去用自己的身體證明這麼做對人體一點壞處也沒有。相對地,有許多疾病在深入探查罹病者共通的飲食習慣或工作環境,都發現某些共同危險因子,在身處高度污染的工業社會之中,想要維持身體的健康、生活的品質,還是需要更多的付出與關心。
小心駛得萬年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