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5|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打造WeMo的企業護城河-以「平台思維」為主軸,逐步強化核心競爭力

終於來到本系列最後的策略篇章。
透過先前的文章《打造WeMo的企業護城河-從「即時機車租賃平台」發展到「智慧移動顧問」》,我們重新檢視WeMo的現狀與整個產業的前景發展後,最終提出新的願景方向:
透過以租代買的多維度數據,滿足2B需求,最終達到智慧城市、綠色交通、移動產業顧問的遠景使命。
在上述的描述下,WeMo的長期目標是成為智慧移動顧問
接下來該如何打造企業護城河,才能讓WeMo從「即時機車租賃平台」發展到「智慧移動顧問」?我們的策略很簡單,就是
將平台思維運用至極致。
在平台思維下,核心營運方針就是持續開源2C以及拓展2B。目標仍是維持WeMo的品牌精神:
降低私有載具購買,釋放更多城市空間。
最終顛覆「移動產業」,創造台灣更美好的未來藍圖。
在以「智慧移動顧問」為長期願景的前提下,平台思維帶來的商業模式轉換,讓WeMo必須供需兩面一把抓,最終達到
租車時滿足2C的需求,還車時滿足2B的要求。
其中可以衡量供需兩端的KPI分別是
客戶終生價值(B2C)機車終生價值(B2B)
尤其是機車做為2B與2C的共同載體,是WeMo重要的生財工具,該如何整合雙方需求來提升整體綜效,則是未來WeMo重要的課題。
該如何提高每台機車所帶來的終身價值(資產利用率/周轉率)?
將策略規劃的大前提都假設完後,接續先前文章對於打造WeMo護城河的結論,本篇將接著根據各階段的供應端、平台端與需求端做說明。
以傳統的機車租賃業為起點,WeMo未來至少還需要三個打造企業護城河的階段才可能到達「智慧移動顧問」的遠程目標:
筆者自行整理製表
筆者自行整理製表

階段零-傳統機車租賃

在WeMo進入機車租賃市場之前,各縣市就已經有許多各自獨立經營的實體機車出租行,租車行提供的機車來源較難追溯。而消費者通常會選擇租車的原因不外乎就是觀光旅遊需求,或是臨時性的用車需求。
雖然WeMo不落在該階段,但WeMo在成立之初,基本上各縣市的機車租賃行為大多是上述的供需模式。

階段一-即時機車租賃平台B2C

供應端:Candy 3.0 (光陽)、WeMo Sentinel Box、WeMo Nexus。
平台端:即時機車租賃平台App WeMo Scooter
需求端:觀光旅遊需求、臨時用車需求、生活通勤代步。
與過往傳統租車行最大的差異就在於WeMo投放的機車都是光陽的Candy 3.0,熟悉機車操作的學習成本低。且核心技術都是由公司內部的技術團隊開發,本身掌握一定程度的技術Know-How。
重點是租金較傳統機車行便宜,短程的租賃價格與大眾運輸相當,因此可以把WeMo當作長期通勤代步的移動手段,24小時即時租車解決消費者半夜無法租還車的痛點。

階段二-發展從「行」延伸出去的服務

供應端:跨界合作(2C)、平台數據提供(2B)。
平台端:App WeMo Scooter新增WeMo Life功能。
需求端:串連生活大小事(2C)、開始拓展2B業務。
目前的WeMo正處於從階段一邁向階段二的過渡期,除了2C的經營外,平台思維也在階段二要開始加入進來。
為了吸引用戶更常使用WeMo的平台服務並產生依賴,開始發展「行」之外的生活服務替平台加值,因此必須引進外界的資源來搭建WeMo的「生態系」,透過異界合作與跨界行銷,以滿足消費者更多的生活體驗。
為培養2B的數據應用業務,可以先從小型專案開始累積經驗。(延伸閱讀:【5G 世代】車聯網衝刺智慧城市的關鍵

階段三-機車租用者變成數據供應者

供應端:機車租用者提供移動數據、感測器數據以及機車本身數據。
平台端:移動數據提供(WeMo Sentinel Box、WeMo Nexus)。
需求端:數據分析與應用、不同維度數據交叉分析、持續拓展2B業務。
如之前文章所提,在原先的商業模式下,機車租用者同時為客戶與用戶,但隨著2C的租用數量達到一定規模,且機車能收集到的維度資料也逐漸豐富,這時候機車的租用者反而變成數據供應者(用戶),而對移動數據有需求的公家機關或是企業組織,變成我們的最終客戶,營收也將從單一來源別變成兩種來源相互平衡。
在這個階段,2C達到一定程度的規模,資料量及維度能達到一定程度的規模,且還能透過異界合作與跨界行銷的數據資料與經驗,轉換成2B業務的資源;2B方面也可以開始挑戰中大型的專案,並結合行以外的生活數據與移動數據進行交叉比對,以獲得更多的洞察與商業價值。
隨著考量的變數更多,WeMo Sentinel Box與WeMo Nexus的技術也與之疊代與精進,甚至有機會開啟販售移動解決方案的服務。

階段四-成為「智慧移動顧問」

供應端:生活數據、感知器數據、產官學數據、私人機車數據。
平台端:提供智慧移動顧問服務。
需求端:產品評價(廣告、置入性行銷)、商業洞察、產業脈動、新市場的評估、新商業模式的評估。
隨著累積的顧問經驗越來越多,2B的業務反而成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除了WeMo平台本身所獲得的生活數據以外,透過2C的跨界合作以及2B的數據應用,手上擁有的數據種類也趨加完善。
最終WeMo手邊將擁有產、官、學、民2B與2C的各種多元數據,加以將數據做整合與應用,可以用來當作商業洞察以及了解目前的產業脈動。甚至可以提供想進入台灣經營「移動方案」、「智慧城市」、「綠色交通」等產業的國外企業當作商業可行性評估報告,以及海外企業進入台灣的商業模式可行性評估。

策略規劃結論

透過3C策略的評估,我們初略了解WeMo的現況以及產業定位。
接著思考未來可能的環境與產業趨勢,結合WeMo的現狀並重新檢視與勾勒企業願景,並提出「智慧移動顧問」的遠程目標。
然後以企業願景與遠程目標為準繩,透過「平台思維」進行策略思考與規劃,WeMo的發展從「及時機車租賃平台」到「智慧移動顧問」共需要打造三個階段的護城河才能達到。
依此擬定核心營運方針 — 透過自身核心競爭力,從產、官、學、民四個面向開源2C與拓展2B,一手包辦供需兩方的需求。為此,發想出機車終生價值的概念,就是為了讓機車效用最大化。
隨著核心競爭力的積累,企業護城河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十年的「智慧移動顧問」養成計畫將付諸實現,以「降低私有載具購買,釋放更多城市空間」的企業願景也將透過的「智慧移動顧問」的方式重塑台灣移動產業的樣貌。

結語

原本預計闡述WeMo策略規劃系列的文章,只需要花到四到五個篇幅,想不到最後因為闡述的太詳細,最終用了一篇開頭、三篇3C策略、三篇策略規劃,共七篇文章才做完收尾。
若以一篇文章大概三千字來看(基本上應該都會超過),總共也是寫了至少兩萬字的字數阿!
總而言之,總算又完成了一個系列,這陣子為了喚醒去年的記憶,又不知道死了多少腦細胞。
如果喜歡策略規劃系列的讀者,也請不吝給予掌聲!!
另外,因為超怕長篇文章且前後有連貫,若有讓人看不懂或是邏輯混亂的內容,可能會嚴重影響閱讀體驗與閱讀的舒適度。因此有認真看完整個系列的讀者,請麻煩盡可能提供「任何」寫作上的反饋!以利未來筆者進行下個系列文章的時候可以對內容、排版、用詞遣字多做點注意與調整。
文章的最後,在這做個預告,針對WeMo策略規劃系列,還會加發一篇延伸思考案例,主要是作為補充資料,供WeMo借鏡其他產業的營運模式用,與系列本傳關聯性不大,也沒有上下文連貫的負擔,到時候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當輕鬆小品看看。
若對本篇文章或WeMo系列文章有不同的觀點與看法,也歡迎各位看官與相關業者不吝分享指教,謝謝。
有緣人,我們下篇文章見。

參考資料

  1. App WeMo Scooter
  2. 【5G 世代】車聯網衝刺智慧城市的關鍵

延伸閱讀-WeMo策略分析

  1. WeMo的「3C策略分析」主題系列文章-前導篇
  2. WeMo的3C策略-競爭者篇:用五力分析找出誰是主要競爭者
  3. WeMo的3C策略-公司篇:透過商業模式九宮格整理WeMo的商業模式
  4. WeMO的3C策略-客戶篇:透過4P行銷組合與GoShare、iRent做差異比較
  5. 打造WeMo的企業護城河-從「即時機車租賃平台」發展到「智慧移動顧問」
  6. 打造WeMo的企業護城河-該如何提高「客戶終生價值」與「機車終生價值」?

延伸閱讀-機車產業相關數據

  1. 台灣機車產業的未來趨勢:電動機車、市場飽和與國際化
  2. 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
  3. 假如新竹縣市合併,對台灣機車市場版圖有什麼影響?
  4. 各縣市的人口、持照人數與掛牌數之間的關聯探討
  5. 每年機車新車掛牌數量最高與最低的月份出現次數
  6. 看不出機車掛牌數與人口數據間的直接關聯,卻與持照人數有明顯正相關
  7. 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佈變化
  8. 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新掛牌數的市場變化與趨勢
  9. 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
  10. 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11. 從機車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12. 台灣近八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
  13. 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機車市場變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所見所聞,整理成自己的重點筆記。 主要分成兩大類 動力機械:單件作用與運作原理。 商業思維:商業邏輯與做事思維。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