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讀一下小學生的課本,會很驚訝地發現,其實我們根本在教小孩子許多連大人自己也辦不到的事。 學著包容別人,做事要有計畫,維持正義感。 要能承受失敗。
在安靜的房間,讀著深繪里獨特的語言,我小心地讓自己恢復適度的思考。
適度。
不評價,不謾罵,不歪斜。盡量公正的看待自己的那種思考。
是怎麼發展出深繪里這樣的角色的呢?我不禁試著想像那作者日常的樣貌。
每天慢慢地、仔細地搜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一切,轉化成心的語言,流過自己的喉嚨,變成自己的東西。然後存起來。
系統化地、不間斷地存起來。
這是一種物理性的作業。看似簡單,但你要做得透徹、做得夠久,那背後必定需要某種類似信念的東西。
相信自己這麼做有意義。相信這一切有意義。相信看不見的畫面⋯⋯
我的問題在於缺乏那樣的信念。
因為我被其他的價值突襲了。
錢。
地位。
身份。
豪邁又實用的價值。
原本習慣性地觀察路上每一個人,偷聽每一場閒聊,現在,我只是眼神遲滯地望著他們,任由他們上演自己的人生,不認為那與我有任何關係。
「你要對人充滿好奇。」
「要觀察。帶著小本本。」
「每天寫作。」
太多了。
我想,這類似發霉。
心長出菌絲,被白白的綠綠的東西包覆。
一但被爬滿就來不及了。明明知道,卻什麼也不想做,靜靜看著這一切發生。
好消極。
不及格。
懶惰的學生。
——這樣說起來,國小課本根本是人生的預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