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有提到習慣因「看」而改變,這是經由模仿後的轉變,現在我們來看一下鏡子裡的自己是真實還是想像。
古代有一個商人到外地經商回來,妻子跟母親都很期待的問他:「這次回來有沒有新奇的東西?上次帶回家的瓷碗很漂亮,有沒有比那個還要漂亮的東西」。商人回覆有阿!在箱子裏面,說完就先去梳洗。妻子也很高興便去準備晚餐。
這時母親很好奇趕快跑去翻箱子,過一會很憤怒的跑來打了兒子一巴掌。
「你要帶女人回來也帶個漂亮的,帶個那麼老的滿臉皺紋是要幫你爸爸找小老婆嗎。」說完很生氣就甩門離開。商人當場愣住,以為母親找碴不想理她。
接下來換妻子從房間哭著出來,問她也不說話。只擺著一個臭臉。
吃飯時連父親也覺得不對勁,便問到底怎麼回事?
妻子:「你兒子到外經商帶個滿臉皺紋的老女人回來,要找也找個年輕的,是嫌媽媽不好嗎。」說完生氣的跑了。
這時媳婦嚎啕大哭說:「我沒看到老女人,我看他帶個年輕女人回來,還很難看。」語畢又哭著回房間並拿回銅鏡說:「還一直躲在裡面看我,不敢出來。」放下就又離開。
商人無奈的說,就是面鏡子阿………..。
是啊!投射出來的是自己的樣貌,但幾個能大方接受,能接受就不會有濾鏡的存在。
前篇提到習慣因「看」而改變連接如下。
探討一下鏡中自我的根據。
鏡中自我(英語:looking glass self)
由查爾斯·庫利所提出,他認為每一個人對他人都是一面鏡子,反應出他人所表現過的事情。
庫利在《人性和社會秩序》(1902)一書中提出此概念。
他認為,人的自我意識是在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通過想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獲得的。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人們首先想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其次想像他人對自己的形象如何評價,最後根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形成自我感。猶如人們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人們從他人對自己的判斷和評價這面「鏡子」中發展出自我意識。因此,人的性格不是遺傳而來的本能,而是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逐步習得、形成的社會性產物。
庫利的「鏡中自我」概念,對喬治·賀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等符號互動論者關於自我的概念以及角色理論產生過重大的影響。但此學說也遭到米德批評"缺乏反思性"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鏡中自我」的概念包含以下幾點
1.主體:(照鏡子)主要是在解釋個體如何從小觀看自己一直到年老,當我們小的時候照鏡子,會慢慢深化自己的長相,也不斷催眠自己我就是長這樣,我是好看的。會這樣是因為鏡中只有你,沒比較就沒傷害,小張說:「眼睛是向外看,看別人難看不知道自己醜」。
2.演譯 : (別人眼中的鏡面) 透過別人的觀看展現自己,「鏡子反射」即想像別人對他是如何觀察並加以判斷的一種想像。或許在別人眼裡根本沒哪麼重要,但我們卻為了存在展演別人眼中的你。
3.強化:(自己眼中的鏡面)這時又是從我們眼裡往外看,從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與行為去想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來獲得自我的概念。別人如果覺得你很溫柔,這時就會自我深化,進一步肯定自己是溫柔的人。
此理論分為三個部分:
1、呈現(presentation):對別人眼裡自我形象的想像
2、想像的判斷(identification):想像與判斷呈現出來的結果
3、主觀的解釋(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依自我的認知,來回應判斷出的結果。
我們在看每個人時都是一張圖像,而經由鏡子看到的會有那些效應。
★記憶催眠-會停留在年輕時期的長相,告訴自己我就是好看的,所謂一回生兩回熟看久就不膩,也就是習慣。
★說服自己-為什麼濾鏡屹立不搖還能不斷開發新的APP,只是因為我們習慣修飾過後的長相,多看幾回還會說服自己,我就是長這樣,強化自我概念。
★透過別人的嘴正面回饋後,會努力呈現別人眼中的自己,其實或許被誤解了,所謂剛認識是文質彬彬,熟悉後變瘋子,就是這樣來的。
結語
看慣的臉還會不自覺包裝自己,有些人「醜」這個字只存在自己心中別人的臉上,往往高標準看別人,低標準要求自己。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放下別人的觀點,活出自我,乾淨、整潔就是自我要求的基本態度,其他隨緣。
您好,我是Lena,以上為個人創作文章,不是唯一也沒對錯,輕鬆看待,展望未來。
歡迎一起加入社團漫談人生
粉絲團追蹤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知識的累積來自於【分享】 學習的動力來自於【同伴】 感謝您閱讀Lena創作文章,沒有唯一也沒對錯。輕鬆看待,謝謝!! 請幫我按個 愛心讚加分享,有您的鼓勵才有我寫作的動力,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