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考試主義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要決定升學是否成功、文憑是否取得,往往是透過考試,因為考試成績可以是表達學業成就的方法之一。不過,當升學、文憑都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時,學生們陷入考試主義的泥淖,也就可以預期了。
考試的用意,是為了確認學習成效,作為學生重整知識的動力,甚至是讓學生能將知識記住的方法。
但是,考試成績能提供的是一個得分,最多一段評語,這是就符不符合試題的標準而言。即使先不談信度、效度、一致性、難度等等問題,試題的本身、標準是否能完美對應到學習內容,就足以有討論空間了。
而且,即便是能夠對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意外所得等等,都是考試所反映不了的,純以考試成績來看的話,其實就是一種結果導向,只重結果而不重過程。
結果導向倒也不是絕對不行,只是以結果導向栽培學生,學生死盯著成績,只關注升學、文憑,而不是將焦點放在學習本身,這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所以重整與記憶知識,對學生而言是不得已而為之,所以每考一樣,就是讀它、討厭它,在考過之後就忘記它,那麼重整、記憶的效果慘不忍睹,完全是剛好而已。
其實,回歸到考試本身,至少對考官們而言,就是要確認的是學生的學習成效。這樣的話,至少有五點應該達成:
其一,檢核學生記得多少,使用不開書考的紙筆試題;但是檢核整合能力、論述能力等等,其實開放開書考,比較能反映學生所學所能。
其二,純學術理論的使用紙本試題,比較偏實用性質的其實比較需要實體操作,如直接寫一段程式、編一段旋律、做一道料理等等。
其三,檢核學生學習成效的機制,應從看系不看校,進步到看科不看系,再繼續進步到看題不看科。因為,我們要看的是學生的真實能力,而不是考試能力,更不是要看文憑光環。
其四,一次次的作業所累積的成績,其實比一次性的考試成績更重要。
其五,學生是怎麼學習的、是怎麼思考的,其實更該是老師們、老闆們所關注的,畢竟這些才是因,考試成績都只是果了。
當然,如果出於成本考量,紙筆試題確實非常節省時間與準備工作,但是為了節省這個成本,那麼犧牲的,就是認識學生真正實力、挖掘真正人才的機會。
avatar-img
9會員
72內容數
對於現狀的不滿,除了宣洩情緒,還能轉換為有邏輯的思考。針對軍事的部分,我們也不必完全遷就於現實,夢想一番又何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洗丹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唯有讀書高的思維脈絡中,升學越高,成就越高。然而這種脈絡放到現代社會中,顯然很可議。 其實,回歸到升學本身,是因為現有的學習還不足,往上進修可以更有能力,而不只是為了表面上看得到的文憑,這樣的升學自然是很有意義的。
強迫入學的國民教育,確實不是只限定於滿足生活、職場需求,但是,脫離生活與職場的學術理論,也不是好事。 那些高大上的理想、說辭先撇開不談,從現實來看,國民教育就是大人們為孩子們安排的。既然大人們希望國家更有競爭力、兒孫輩更有競爭力,那麼課程內容就不得不細細思量了。
沒有給孩子選擇的餘地,就別指望他負責。 僅就選擇與負責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期待的是:當孩子為自己做了選擇,就該為自己的選擇去負責! 反之,如果是我們替孩子做了決定,那麼他的成效,不是孩子自己負責,而是我們得負責!
在唯有讀書高的思維脈絡中,升學越高,成就越高。然而這種脈絡放到現代社會中,顯然很可議。 其實,回歸到升學本身,是因為現有的學習還不足,往上進修可以更有能力,而不只是為了表面上看得到的文憑,這樣的升學自然是很有意義的。
強迫入學的國民教育,確實不是只限定於滿足生活、職場需求,但是,脫離生活與職場的學術理論,也不是好事。 那些高大上的理想、說辭先撇開不談,從現實來看,國民教育就是大人們為孩子們安排的。既然大人們希望國家更有競爭力、兒孫輩更有競爭力,那麼課程內容就不得不細細思量了。
沒有給孩子選擇的餘地,就別指望他負責。 僅就選擇與負責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期待的是:當孩子為自己做了選擇,就該為自己的選擇去負責! 反之,如果是我們替孩子做了決定,那麼他的成效,不是孩子自己負責,而是我們得負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文章探討成績在教育中的過度重視及由此帶來的壓力和挫折感。作者分享了他在嚴苛的成績文化中成長的經歷。並說明作為老師,他拒絕設定以成績為目標的學習方式,轉而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他的教學方法專注於可執行的目標。本文指出,教育的核心在於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而非追逐分數。這篇文章鼓勵讀者反思當前的教育方式。
在如今的教育環境中,學生對評估的態度令人擔憂。許多學生不再重視考試,甚至交白卷,這反映了家庭教育對他們的重要性。本文探討了教育人員如何看待當前學生的學習目標,以及父母在孩子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透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教育期望,強調父母設定目標於孩子未來學業的重要性。
Thumbnail
修讀教育學程和實施藝術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評量」這個環節總是有許多的困難,需要教學者不斷的思考、調整。在評量或測驗學生學習成果時,往往會以成果去做評估的基準,但是每位學生所適合的評量方式卻不盡相同,未必每位學生、每種科目都適合使用固定一種的評量標準。
Thumbnail
想要寫寫些關於以前學習的一些想法 有種對於教育說法會認為,考試單選題會只求一個標準答案,這種標準化的做法讓人容易忽視真正的思考能力 但是,後來想想,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考題是多選題或開放式問題呢? 反而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加不確定,更難掌握
Thumbnail
過去的閱讀重結果,未來的閱讀重思考;重結果的測驗,以選擇題呈現,重思考的測驗,期待學生以文字表述觀點。教師在鼓勵學生閱讀之餘,亦應考核學生的文字產出能力,方能真正落實108課綱強調的核心素養,達成「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之目標。
Thumbnail
你可曾想過,讀書、學習是為了什麼?為了考好成績?念好學校?賺大錢? 在升學至上的教育制度中,我們往往會看見,很多人到了選大學的階段、甚至進入職場、人生過了大半,卻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從國小、國中、高中,我們就像被壓在沈重的書山下,整個社會操著鞭子要我們好好讀書、考試考好,未來就會一路順遂?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Thumbnail
成績,似乎與臺灣的教育密不可分。時常把成績掛在嘴邊的父母、時常將成績作為評判標準的老師、時常將成績互相比較的同學隨處可見。 究竟成績要怎麼看待?在經過國中三年、高中半年多的洗禮後,這篇文章透露作者對成績及競爭的看法,讓人反思自己對成績的態度。
課程的評分方式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條件,課程內容、在教什麼才是,然而同學好似重視前者的比例大勝後者。
Thumbnail
從科舉制度以來,華人對於考試制度就很熟悉,然而我們想討論的是學測的信度與效度如何?學測成績牽涉到學生申請大學「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四技申請」、「軍校正期班」、「警察大學」等入學管道招生使用,重要性不言可喻。   從科舉制度以來,華人對於考試制度就很熟悉,然而我們想討論的是學
Thumbnail
文章探討成績在教育中的過度重視及由此帶來的壓力和挫折感。作者分享了他在嚴苛的成績文化中成長的經歷。並說明作為老師,他拒絕設定以成績為目標的學習方式,轉而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他的教學方法專注於可執行的目標。本文指出,教育的核心在於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而非追逐分數。這篇文章鼓勵讀者反思當前的教育方式。
在如今的教育環境中,學生對評估的態度令人擔憂。許多學生不再重視考試,甚至交白卷,這反映了家庭教育對他們的重要性。本文探討了教育人員如何看待當前學生的學習目標,以及父母在孩子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透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教育期望,強調父母設定目標於孩子未來學業的重要性。
Thumbnail
修讀教育學程和實施藝術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評量」這個環節總是有許多的困難,需要教學者不斷的思考、調整。在評量或測驗學生學習成果時,往往會以成果去做評估的基準,但是每位學生所適合的評量方式卻不盡相同,未必每位學生、每種科目都適合使用固定一種的評量標準。
Thumbnail
想要寫寫些關於以前學習的一些想法 有種對於教育說法會認為,考試單選題會只求一個標準答案,這種標準化的做法讓人容易忽視真正的思考能力 但是,後來想想,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考題是多選題或開放式問題呢? 反而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加不確定,更難掌握
Thumbnail
過去的閱讀重結果,未來的閱讀重思考;重結果的測驗,以選擇題呈現,重思考的測驗,期待學生以文字表述觀點。教師在鼓勵學生閱讀之餘,亦應考核學生的文字產出能力,方能真正落實108課綱強調的核心素養,達成「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之目標。
Thumbnail
你可曾想過,讀書、學習是為了什麼?為了考好成績?念好學校?賺大錢? 在升學至上的教育制度中,我們往往會看見,很多人到了選大學的階段、甚至進入職場、人生過了大半,卻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從國小、國中、高中,我們就像被壓在沈重的書山下,整個社會操著鞭子要我們好好讀書、考試考好,未來就會一路順遂?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Thumbnail
成績,似乎與臺灣的教育密不可分。時常把成績掛在嘴邊的父母、時常將成績作為評判標準的老師、時常將成績互相比較的同學隨處可見。 究竟成績要怎麼看待?在經過國中三年、高中半年多的洗禮後,這篇文章透露作者對成績及競爭的看法,讓人反思自己對成績的態度。
課程的評分方式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條件,課程內容、在教什麼才是,然而同學好似重視前者的比例大勝後者。
Thumbnail
從科舉制度以來,華人對於考試制度就很熟悉,然而我們想討論的是學測的信度與效度如何?學測成績牽涉到學生申請大學「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四技申請」、「軍校正期班」、「警察大學」等入學管道招生使用,重要性不言可喻。   從科舉制度以來,華人對於考試制度就很熟悉,然而我們想討論的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