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2/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好好對待

週末來到看起來是一家很有個性小店,除了店規說話不能太大聲以外,也有先告知口味較輕,注重食材的原味,然後店長看起來很冷的介紹了店規「我們口味比較淡喔相對於外面的店家...我們講話大概只能像那樣喔(指著某桌講話很小聲的客人)...」等等,哇!看起來店長真的好有個性!
當店長的咖啡送上來的時候,發現她的咖啡真的如她所說酸苦平衡,不會酸到「打冷顫」,也不會如日本昭和咖啡廳追求的那般苦澀,但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咖啡總是描述好多不同層次的風味,但我就是喝不出來,我幾次很有感覺的是有一次喝從日本帶回來的藍瓶咖啡豆,有很明顯聞到咖啡裡面的杏桃香;另一次是在屏東喝到濃濃可可口味的咖啡,大概那麼多層次的味道,我實在品嚐不出來,而這個疑問以前也問過曾經的合作咖啡師,他回答我的也很攏統,或是我自己無法體會。
當店長來問我的今天的餐點如何的時候,跟她說很好喝以外,我也提了我的問題,「怎麼去體驗咖啡中的層次風味呢?」我以為店長可能也會簡單講一下,畢竟已經快打烊了,她說「不然我們來做個小測試如何?這樣也有助於後續的努力方向」她拿了剛剛給我們磨好品香味用的乾咖啡粉,請我們先聞第一次,在用領口或是袖口摀住鼻子大吸一口氣到感覺到布料本來悶住的空氣透過深吸氣,把布料另一邊的空氣都吸過來為止,再次聞第二次同樣的乾咖啡粉,恰好我是第二次味道比第一次濃烈,我的朋友是相反過來的,店長接著解釋我是嗅覺派,而我朋友是味覺派,這是所謂的先天上構造有些人味覺較靈敏、有些人嗅覺靈敏的稱呼,嗅覺派對香味敏感,比起太過濃烈的香精味,相對喜歡更加自然的精油,而通常有腸胃不怎麼好,容易有腸胃炎的狀態,對於食物的耐受性較差,天生比較喜歡較清淡調味、食物的原本味道;味覺派則是對味道靈敏,天生比較喜歡重調味,腸胃通常比嗅覺派更有本錢亂吃,但無論是哪個派,只能說那是先天的,後天成長環境也會影響,譬如我朋友雖是味覺派,但不喜好重調味食物,而是偏好食物的原味等。她也說到,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有些人很重視食物的原味,有些人吃對他來說只是填飽肚子,既然今天我們會有這樣的對話,也代表我們是比較偏向前者,我們才能針對食物的細節來做討論,她也很開心能夠有這樣的對話。
回到家後我不禁想起,我在拜懺的時候,出自〈普賢行願品〉的一句偈「於一塵中塵數佛」,總一直讓我想到,如果連在一粒塵這麼小的空間中都有那麼多的佛,那我們對於身邊的一事一物是否要如同普賢菩薩精神一般「禮敬諸佛」,在梵唄課時法師也教我「法從恭敬中求」,這樣想來,並不只是眾生是未來佛,連身邊的事物,塵間,都充滿著佛,如果我們對於身邊細微事物,都保持尊重,不隨意浪費、不需索無度,如同《斷捨離》中提到的概念,斷捨最後要達到離的境界,就是脫離對物品的執著,也能讓心靈呈現更加自在的狀態,我覺得這其實也是佛法運用在生活中很美好的地方,如同今天對待咖啡一樣,當我認真去品嚐咖啡,雖然想知道味道層次但不執著,恭敬對待喝咖啡這件事,其實也是很好的所謂活在當下的過程,也許能在短暫中獲得禪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