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收養文件時,除了能稍微知道申請人身處國家(目前大多是北歐)的政府福利和生活情形之外,也會大致接觸他們之間「流行」的教養觀念。 他們大多會說成為父母之後,會教導孩子要尊重多元(性別、信仰、文化),也說會在孩子小的時候,採用time-out 的管教方法。 Time-out 原意是比賽時叫的「暫停」,意指暫停當下的活動/比賽,現在成為近年來歐美社會流行的管教方式名稱,大概運作方式就是:小孩不乖、行為犯錯之後,有時是打人等比較有攻擊性的行為,他們會把小孩帶離現場,讓他冷靜下來和反省自己。有的是單獨留在某處,有的會陪在身邊(也許是為了安全或陪伴的理由),但精神是:帶離現場、冷靜、反省。 知道意思是一回事,但轉化中文之後會怎麼說呢?中文世界大多是翻成「隔離法」,我不知道說中文的父母看到「隔離法」會如何理解,但總覺得這個詞還不夠到位,或許還有誤導之虞。 為此我還回想自己以前被哪些類似方式管教過,浮出腦海的有面壁思過和罰站。但首先「面壁思過」好像有更適當的詞,叫做 naughty corner(字面翻譯:不乖之後被罰待在那個角落),若翻成「罰站」的話,time-out不一定會要小孩站著,有時會坐在樓梯間。 來回參考意思和目前有的中文翻譯之後,我暫時決定不按照主流翻譯的「隔離法」,而是直接採用意譯,翻成「暫時帶離」,但翻譯就是這麼神奇,等到下次出現,我可能又會因為有新的理解而推翻自己。
每次翻譯最確定的,就是當下的翻譯不見得是最確定的。
如果喜歡文章內容,歡迎贊助支持我的寫作